面试官问你期望的薪酬(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
面试官问你期望的薪酬(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在招聘之前,公司一般都会根据市场行情,拟定一个预估的工资额度。如果HR认可你,那么他可能是想知道你的薪资期望是否与他们相符,如果相差不大,那么你被应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面试官问你的薪酬底线是多少?这个回答要有技巧。你要了解公司的工资策略。比如,你应聘这家公司是标杆型企业,他们的工资策略是领先级的,也就是说他们工作价位一般是75分位。你报出75分位的薪酬底线,显示出你的自信。当然前提是你要镇得住。比如,同等职位,这个公司是市场价格的75分位,就是要超过同类企业75%的人。否则,你干脆直接说,我希望贵公司给我的薪酬底线不要低于市场价格的50分位。不要说具体数字。很多岗位的薪资是有一个浮动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把薪水定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学问的。企业直接抱一个最终薪水给候选人,一来不够尊重候选人,二来也可能因为少量的薪水差异而错失合适的人才。给多了,企业增加了支出,给少了候选人不来。候选人提出的薪资
面试官问到你对薪酬的期望值时,其实已经在考虑是否录用你了。如果他心理价位是5000-8000,你说出你的薪酬范围是12000-15000,即使是他愿意开出的最高价,与你的理想价值也差的较多,他也不会再考虑你了。另外,通过询问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面试官也会根据你的表现来收集信息,进行下一步的准备。你的表现比较心虚的话,面试官便有还价的余地。
公司一般对校招岗位都有固定的薪酬设定,除非是特别难得的优秀人才(例如,带科研成果的博士或者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比赛中拿过奖等等),否则是基本不接受变动的。
因为校招面向的都是没有经验的学生,公司希望招聘一些后备力量,还需要付出培养时间,而且每年的可选择余地也很大,所以应聘这种岗位的时候尽量谦虚!
你可以说:薪酬上我相信公司会有合理的安排,作为应届生我更看中贵公司的发展机会等等。
很多岗位的薪资是有一个浮动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把薪水定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学问的。企业直接抱一个最终薪水给候选人,一来不够尊重候选人,二来也可能因为少量的薪水差异而错失合适的人才。给多了,企业增加了支出,给少了候选人不来。候选人提出的薪资,如果在公司给定的范围内,则可以按候选人的要求给薪资,甚至还能多给一点,让候选人抱着感恩的心情入职。如果不在企业的薪水范围内,企业也有机会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做针对性的准备。比如强调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其它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也可能因为特别需要这位候选人,而调整原先的薪水计划。这样可以在薪水的确定方面做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所以当面试官问你,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时,他在自己的心里其实已经对你完成了估价,即你值多少钱,他实际上清清楚楚。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回答就不仅仅是在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什么,还需要考虑你能给提供什么。
作为被面试的一方,实际上你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也就是说,公司可以没有你,但是你却非常想要得到这份工作。在一种并不对等的情况下,面试官提出和你谈条件,那么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得到一个,你开出的条件比他能提供的条件低,至少不能高的结果。
面试官问你的薪酬底线是多少?这个回答要有技巧。你要了解公司的工资策略。比如,你应聘这家公司是标杆型企业,他们的工资策略是领先级的,也就是说他们工作价位一般是75分位。你报出75分位的薪酬底线,显示出你的自信。当然前提是你要镇得住。比如,同等职位,这个公司是市场价格的75分位,就是要超过同类企业75%的人。否则,你干脆直接说,我希望贵公司给我的薪酬底线不要低于市场价格的50分位。不要说具体数字。
在招聘之前,公司一般都会根据市场行情,拟定一个预估的工资额度。如果HR认可你,那么他可能是想知道你的薪资期望是否与他们相符,如果相差不大,那么你被应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有些人会提出明显超出市场行情的薪资,面试官会怀疑你对这个职位本身是否了解,或者你对自己是否过于自信,亦或是你可能已经拿到别的offer,只是出于比价或试一试的原因才来面试。
过低的期望薪酬说明你把自己姿态放的比较低,要么你是非常想来这个公司或者非常想争取这个职位,偏低的薪酬你也可以接受;要么就是你对自己不够自信,担心薪酬报高了影响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你的薪资预期太低,那么你的价值就会显得很廉价,自己的工作也会失去激情。换种说法,HR可能是想知道,你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及工作价值是否有清楚的认知,对市场行情是否了解。
通过你的薪资预期他们也可以适当调整工资额度,也算是一种变相地了解市场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