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看法(鹰击长空万里阔)
我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看法(鹰击长空万里阔)长沙航院1973年由空军装备部创办,“军”字是其永恒不变的底色。学院从事国民教育,实行军地共建的管理体制,军民融合成为了学院发展最鲜明的符号。 军民融合 共画最大“同心圆” 它就是位处长沙南城,长株潭融城核心地带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沙航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近年来,长沙航院借职改之天时,得融城之地利,政通人和,紫气东来。 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了长沙城最经典的城市印记。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长沙航空职院一角。(本文图片由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久有凌云志,乘风击长空。
在中国航空职教版图,无论是底蕴还是创新,有一所职业院校都是前三甲的存在。怀航空报国之梦,铸大国军工品质。低调难掩其美名,内敛不湮其光辉。
它就是位处长沙南城,长株潭融城核心地带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沙航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近年来,长沙航院借职改之天时,得融城之地利,政通人和,紫气东来。
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了长沙城最经典的城市印记。
军民融合 共画最大“同心圆”
长沙航院1973年由空军装备部创办,“军”字是其永恒不变的底色。学院从事国民教育,实行军地共建的管理体制,军民融合成为了学院发展最鲜明的符号。
“感谢学校的培养,让我学到了知识,练就了本领,才可以报效国家。”谈起在航院的学习岁月,2018年才毕业的龙文浩非常激动。他是学飞机维修的,2017年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第一名,被授予“青工技能大赛金奖和全国工程建设系统青年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青葱年岁就成为了少年工匠。
现在进入了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成为了地方航空公司顶尖机械维修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发力地方人才培养的同时,学校也走出了一条“思想政治教育为先、专业技能锤炼为重、军事素质培养为要”独具特色的军队定向士官培养之路。
2019年12月31日,2017级1008名定向士官全部告别终身不能忘怀的校园,光荣入伍。这批定向士官学员中有83名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9名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105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4名同学荣获国家和省级竞赛奖项。
“毕业的士官学员中,有被首批选入‘辽宁舰’服役的,有荣立三等功的,有被中央电视台誉为‘风一样的女子’的,有为国庆70周年阅兵作飞行维修保障的,有在走过天安门的军队方阵里接受检阅的。”该院党委书记陈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全国培养士官生最早、在校生规模最大、为部队输送人才最多的高校,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直招士官试点单位,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2014年8月,单独成立士官学院,加强对士官生的教育培养,开设有飞机维修、导弹维修等10个专业,覆盖陆、海、空、火箭军和武警等军兵种。
截至目前,学院向部队培养输送的专业技术士官人数突破5000大关,居全国高职院校之首。
学院先后在全国、军种定向培养士官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10余次,30余所定向士官培养院校慕名而来学习交流。
近年来,这种独特的军民融合、军地共建发展模式,为学院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学院培养的人才既为军队服务,同时又为地方服务。毕业生接近一半到部队担任士官,一半到军队装备修理工厂、中国航空工业与中航发制造企业、民用与通用航空公司等就业。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结硕果
“长沙航院的学生纪律性强,专业基础扎实,在工作岗位上肯干实干,我们非常欢迎。”
谈到学院的毕业生,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简称331厂)人事处处长张喜明豪不掩饰自己的喜爱之情。
长沙航院与331厂的校企合作,其实在长沙航院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近年来,双方的合作更上一层楼,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双方合作组建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中国航发班”, 331厂不仅委托学院培训新员工,连技能竞赛也在学院搞,甚至一次就派了40多个生产一线的班组长、车间主任来学6S管理、星级评价和数字化工卡。
与此同时,长沙航院与航空工业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基地共建、师资共培、科技服务等方面也结下了姻缘。
双方共建湖南省飞机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优质协同创新中心。
长沙航院与上述两公司的合作是学院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空军航空装备修理系统为学院聚焦航空产业办学,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院与系统所属工厂同呼吸、共命运、唇齿相依,校企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
学院先后与空军36厂、上飞公司、哈飞、贵飞、中国航发、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等企业在飞行器维修、复合材料、机场运行等多个专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2018年,现代学徒制班的罗凯和江岚同学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同时,学院持续推进与四川航空、深圳航空、顺丰航空等企业的订单培养,三年订单规模超过1000人。
近年来,学院还不断创新“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三方、四证、八段、双导师的“348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9%,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均超过98%。
在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同时,学院还建成了中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专业航空馆——湖南航空馆,对社会免费开放。
航空馆外场停泊的各式飞机(包括功勋战机、轰炸机、客机、无人机等)和武器装备,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航空馆也成为湖南省爱国主义、全民国防和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牵头成立了“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又发起成立了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全国航空工业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取得民航CCAR-147、CCAR-66和无人机AOPA等资质,搭建了“军政行企校”五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战略平台。
近年来,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与学院合作开办订单班近200个、共建校内产学研基地4个、共建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空中乘务等123个校内星级实践教学现场和203个校外实训基地。
从企业引进技能大师7名、聘请客座教授36名、兼职教师174名。空军12厂、35厂等企业向学院捐赠波音737、杜二飞机、罗宾逊R44直升机、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阿勒-31ф发动机、光电雷达等教学工装设备1000多台套(架) 价值近3亿元。
近两年为军队、企业以及中高职院校等举办各类培训项目100余个,培训552036人日;开发行业管理标准6项,编写航空修理系统职业分类目录和培训教材等8种规范性文献,构建了航空修理从业人员资格考核与教育培训标准体系。
学院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举办缅甸航空维修技能培训班、巴基斯坦飞机维修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班,得到受援方高度评价,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品牌制胜 特色专业吐芬芳
宋福林是学院2005届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毕业生。留校后因工作需要,学“数控应用”的他,被要求改做“数控维修”,甚至“智能制造”。2016年,宋福林捧回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收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在2017、2018年的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上,宋福林和他指导的师生团队,连续两次双双获得全国一等奖。宋福林被师生们称为“国赛金牌教练”。成为了长沙航院最年轻的技术技能大师。
从数控维修到智能制造,宋福林专业的不断转型,实现了对人生极限的不断超越。也成为了学院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最好的印证。
长沙航院除了本姓“军”外,航空专业是其另一个特色。但在2012年以前,33个大而全的专业中,22个与航空、与空军一点关系都没有。
2012年以来,学院确立了“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才”的思路,陆续停招、撤销与航空产业对接不紧密的专业23个。新增航空类专业13个,开设的22个专业与航空产业紧密对接、与航空企业深度融合。
以飞行器维修技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空中乘务等国家、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为牵引,组建了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群、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群、空中乘务四大特色专业群,推进专业集群发展。
2019年,四大特色专业被教育部立项为国家级骨干专业。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列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深度对接航空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文化引领 校园治理显担当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也是治理能力建设的核心。真正行之有效的高层次的管理,是文化,是源于内心的自觉行为。
2014年,长沙航院对南门外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将南门外服务用房及周边排水沟进行统一修缮,在暮石路边砌筑服务摊位,搭建雨棚,并接通电路、安装插座,配置烤火炉,为周边卖小菜的娭毑们提供方便。这一幕生动演绎了什么是“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体现了一个高职院校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底缊。
这种底缊源于学院大力开展的文化建设。而学院的文化建设是以作风建设为引领的,其一是践行“四个始终”,其二是争做“四有航院人”。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干部作风是第一民生”理念,全体师生大力践行“始终不忘航空情怀、始终牢记使命责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坚守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争做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航院人。学校文化建设,气象万千。
“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学院制服胸卡的存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习惯养成,现在已经成为学院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走进校园,你可以看到学院没有物业、没有保安,但任何时候都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美丽和谐。校内行车禁鸣缓行,按章停车,车头一致朝外。
你还可以看到,学院教职工上班不用打卡,但加班加点却成为常态。
“我家孩子比原来懂事多了,寒暑假回到家也知道主动帮我分担家务了!”学生家长如是说。
26年来,长沙航院坚持开设劳动教育课,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务实重行的品格,劳动教育深入人心。
现在的校园环境,不用提前通知,不用突击做卫生,任何时候来都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而接受过劳动教育的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成为了人才市场的宠儿。
办学47年来,长沙航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6S精细化管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军队文化与职教文化、湖湘文化、航空文化、航修文化、学院文化传统有机融合。
将“匠心铸魂,航空报国”的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和“零缺陷、无差错”的职业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航空实训文化,构建了具有浓郁军队特质、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润物无声、以文化人。
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文化建设荣誉接踵而来: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直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标兵单位和首届文明标兵校园。
“全体航院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朝着和谐、美丽、幸福新航院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在全面小康决胜年到来之际,长沙航院院长朱厚望的讲话掷地有声。
岁月恒久远,佳篇永流传。经过47年发展,长沙航院已从昔日的黄土荒坡、一穷二白到如今幼木成林、高楼并起,成为湖南省卓越校、国家优质校,进入国家“双高校”建设行列。
朱厚望有一句口头禅:陪你长大,护你成为参天巨树。到如今,一语成真。今年已是他在航院工作的第34个年头。
鹰击长空,不仅仅是长沙航院航空报国的豪迈情怀,也是砥砺奋进、勇往向前的一种姿态,更是一场创新发展、谱写华章的生动实践。
而长沙航院的这场伟大实践,今天已丰收满园。(张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