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老兵守墓(一老妇人去烈士陵园扫墓)
二十五岁老兵守墓(一老妇人去烈士陵园扫墓)只是还是得靠这个孩子的命,这孩子若是命好,夫家善待,也能过得不错。若是命不好。夫家不善待,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两口子商量着把刘法玉卖掉去做人家的童养媳。这样自己家里能换点钱买粮食,孩子在有钱人家也可以过得好一点。这位老人叫做刘法玉,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她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不是喜悦,反而是满面的愁容。她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又是一个女孩。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孩还可以种地或者干点苦力活补贴家用,但是女孩却不行。家里本就已经揭不开锅了,刘法玉的母亲心疼地抚摸着这个幼小的女孩。不爱,不疼是假的,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只是实在是养不起。
1986年的一天,年迈的老母尚且活生生地站在这里,上一秒还在为自己逝去的丈夫哭泣,可下一秒却看到了自己的墓碑。
任谁遇到了这种事都会觉得十分的气愤,工作人员问道:您那块墓碑咋办?
老母亲却哽咽着说道“我死之后一定要把我埋在这里。”
并非这位老人十分善解人意,只是眼前的这块墓碑是她的意难平。
老人和前夫的少年恩爱这位老人叫做刘法玉,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她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不是喜悦,反而是满面的愁容。
她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又是一个女孩。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孩还可以种地或者干点苦力活补贴家用,但是女孩却不行。
家里本就已经揭不开锅了,刘法玉的母亲心疼地抚摸着这个幼小的女孩。不爱,不疼是假的,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只是实在是养不起。
两口子商量着把刘法玉卖掉去做人家的童养媳。这样自己家里能换点钱买粮食,孩子在有钱人家也可以过得好一点。
只是还是得靠这个孩子的命,这孩子若是命好,夫家善待,也能过得不错。若是命不好。夫家不善待,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机缘巧合,没过了多久,就找到了买童养媳的人家。
在母亲的哭泣声中,刘法玉来到了前夫的家里,那时她与前夫的年纪相差不多,二人相处也不错。前夫人家带刘法玉也是极好的,可谓是因祸得福。
两个孩子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大男孩更像是个哥哥一样疼爱刘法玉,两人同吃,同住,一起玩耍。
渐渐的到了成婚的年纪,他们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在一起了。刘法玉自小被当做童养媳养大,用那时候人们的话来说就是知根知底,家里长辈也没有嫌弃她的出身,都觉得是一门不错的姻缘。
刘法玉夫妻两人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有一日,刘法玉的丈夫突然说要参军。其实刘法玉并没有怎么读过书,但是他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丈夫做出这样的决定,她自然也跟着一起。
二人正在青年之际,就这么报了名,参了军。一个前线打仗,一个后勤保障。
组织还特别给像刘法玉这样的没有学习过专业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很快,刘法玉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疗兵。
刘法玉和前夫阴阳相隔年迈的老人在烈士陵园抚摸着那块冰冷的墓碑,好似只有她才能感觉到上面的温度。回忆再一次冲进老人的大脑,老人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学成的刘法玉和其他的医疗兵一起四处奔忙,为伤员治疗,每一场战争平息之后,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女孩子,本来柔弱的他们此时却要和死神作斗争,他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刘法玉虽然辛苦,但是内心的使命感让她一刻都不敢停下来,直到她的同伴,急切地呼唤她,一开始她还以为是同伴处理不过来了,叫她去帮忙,直到她匆匆赶过去,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
心情接近崩塌的刘法玉,没有时间悲伤,她拿起身上仅有的药物,拼尽一切全力,要把这个人救活,但是作为医疗兵的她心里其实清楚,这个熟悉的人注定了要离开自己。
湘江战役的惨烈程度,刘法玉不是不清楚,而且刘法玉也不能把太多的药物和时间浪费在注定的结局上。
还有更多的战士在等着他们营救,刘法玉收拾好心情,含着眼泪向他心爱的丈夫道别,转身再一次投入对战友的拯救当中。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她手里发生,她很欣喜,也很沉重。
她欣喜这些战士能够被挽救回来,但是她又很难过,因为被挽救回来的这些生命中没有她深爱着的那一个人。
不知道忙碌了多久,他们才收到命令退出战场,重新回到营地坐下来的那一刻,刘法玉才有时间去悲伤。
和丈夫的点点滴滴逐渐回荡在她的脑海里,年幼时期一起玩闹放纸鸢的样子,那场简单却有十分隆重的婚礼,那个人满怀爱意的笑容,甚至是出战之前的嘱托。此时此刻都历历在目。
身旁的同伴在安慰着刘法玉,大家害怕痛失所爱的刘法玉一蹶不振,事实上,确实有一点。
因为起初参军的时候是两人一起的,此时却只剩下她一个人,突然失去的爱人让她极度地缺乏安全感,精神一度接近崩溃。
刘法玉也是消沉了好一阵子的,上级领导看着她整天魂不守舍的样子,也是感到十分的难过和心疼。为了能让她振作起来,上级领导派给的她一个任务,希望她可以带着丈夫的信念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对呀,丈夫的信念,刘法玉渐渐回忆起来两个人当初报名参军的原因,收拾心情,带着任务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
老人回忆到这里,仿佛是恍然大悟。或许这次任务就是她墓碑出现在这里的真正原因吧。
乌龙性老人之死其实说起来这个任务虽然困难,但是相比于去前线打仗还是简单一些的。那个时候战士们的医疗条件太差了,大多数人的伤口都没有办法好好地处理。
这就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后遗症的出现,为了能够更好地治愈这些伤口,让战士们好得更快一些,上级领导决定让刘法玉去获取一些药物。
交代好了与刘法玉交接的人,刘法玉和另一名同志一起踏上了寻药之路。
只是现实中却没有电影中演得那样轻松,没有贵人相助,好不容易拿到药物的刘法玉众人却被警察发现了。
提供药物的人为了掩护他们离开不幸牺牲,而刘法玉和另一位同志也被捕。他们受尽严刑拷打,始终没有透露有关组织的只字片语。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刘法玉逃了出来。另一位同伴和她走散了,不知所踪。刘法玉尽力地在寻找组织的踪迹,但是一个弱女子的力量终究是太小了。
再加上组织的行动十分隐蔽,刘法玉也不能四处打听,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组织这件事渐渐变得飘渺,不切实际。在一户好心人家的帮助下,刘法玉暂时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长时间的相处,这户人家真心相待,让刘法玉再一次产生了归属感,刘法玉和这户人家的儿子再婚,婚后一家人生活还算是幸福,很快生儿育女,一直到今天。
刘法玉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墓碑,或许是欣慰,或许是感慨组织原来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渐渐地,老人不再哭泣。
结语都说天意弄人,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个万全的,就像刘法玉虽然和组织失去了联系,但是却重新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挚爱情和一个温暖的家庭。
暮年之际,再次看到组织对自己的惦记,或许这一生也算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