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日游活动方案:抱怨新员工总来公司
员工一日游活动方案:抱怨新员工总来公司文 | 崔少华 阳光保险集团阳光大学项目经理本文是2019年5月推送的第22篇干货,计3010字,阅读时间6分钟。发现平台:先观后评,识别人才赋能平台:线上 线下,双管齐下育新人生产平台:打造阳光产权市场
本期导读:
新员工培养如何玩出新意?一起来看~
阳光保险倾力打造平台赋能型企业大学,从人才挖掘到培训赋能、从经验沉淀到产品研发,随处可见阳光人的热情与智慧。
-
文化平台:传播阳光“最强音”
-
发现平台:先观后评,识别人才
-
赋能平台:线上 线下,双管齐下育新人
-
生产平台:打造阳光产权市场
本文是2019年5月推送的第22篇干货,计3010字,阅读时间6分钟。
文 | 崔少华 阳光保险集团阳光大学项目经理
来源 | 《培训》杂志5月刊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生力量,
也是后备力量,
更是企业精神得以发展延续的希望所在。
▼▼▼
为此,阳光大学着力打造“平台赋能型企业大学”,精心设计了文化平台、发现平台、赋能平台与生产平台等几大平台,为组织发展和人才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平台助力新员工培训
01
文化平台:
传播阳光“最强音”
“心一致,行动一致”,是阳光大学文化培训阶段一直坚守的理念。为避免新员工在初始阶段道路跑偏、行为失当,阳光大学加强内容深化与文化形式的创新落地,创立了科学的文化培训体系,传播阳光“最强音”。
用知识导入,让理论先行
企业文化培训既要“狂风暴雨”,更要“润物细无声”。为强化员工对文化的认可与融入,阳光大学在培训初期组织新员工参观“阳光金融城”和“阳光博物馆”,实地体验、感受阳光的历史与文化。学员参观完以后,被要求书写不少于500字的参观感悟,并于次日完成提交。
在知识考核上,阳光大学形成了“线上考试 文化通关 线下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
新员工培训文化考试
-
线上考试主要包含阳光文化核心理念、企业发展历程、保险基础知识等内容;
-
线下考试主要考核阳光文化的理解、公司战略与制度理解、阳光管理工具和工作法、阳光礼仪等。
如何凝聚团队?文化因子不可缺
文化是“阳光之魂”。为让文化融入理念、注入灵魂,深化新员工的理解,阳光大学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规则。
诵唱司歌——《阳光时代》,要求学员们脱稿清唱,歌声嘹亮;
背诵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风格以及企业精神与文化定位,并对选择其中一项展开“阳光文化”主题演讲,每组演讲5分钟。
在文化拓展实践训练中,阳光大学带着对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设计拓展项目,让员工“在玩中学、学中思”。
从拓展项目“急速60秒”中,学习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统一——激情与理性、速度与品质、灵活与专注;
从拓展项目“盗梦空间”中,感悟企业精神,战胜自我,创新变革等。
“急速60秒”“盗梦空间”拓展训练
礼仪规范,树立企业完美形象
礼仪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形象,尤其作为保险行业,它不仅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企业文化以及员工修养、品德的“名片”。
阳光大学特地召开“礼仪规范”小讲堂。培训课上,礼仪讲师寓教于乐,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示例,针对员工工作中常见的形象,办公室、会议、餐宴、座次及乘车等礼仪展开了趣味教学和互动。
小至“微笑、站、坐、行、走”规范,大至企业归属感、荣誉感的塑造,从形体、心态、意识不同层次的对员工进行提升。
仪表规范示例
02
发现平台:
先观后评,识别人才
享受了阳光文化的“沐浴”之后,接下来阳光大学通过“人才观察团”、讲师评价与学员互评等视角识别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组团观察,唯才是举
新员工从进入班级开始,项目经理、人力资源部、授课讲师便组成“人才观察团”,从文化认同、团队协作、小组贡献、领导潜质、课堂表现、培训纪律等方面全方面观察学员,形成有利的数据支撑,为后续寻找高潜人才提供证据保障。
人才观察维度及要求
将“视野”尽可能拓展,不拘于一角,不止于一方,不让千里马“骈于槽枥”,不让人才埋没于“乡野”。
寻找身边的榜样
为使学员在认识自我、学习他人的过程中保持十足的热情,阳光大学将能力素质模型中的维度细化成“人物画像标签”,设置“人才夸夸榜”,让学员之间互相夸赞、贴标签,从身边发现榜样。
“人物画像标签”(部分)
企业价值观:兢兢业业、肯付出、精益求精、不服输、热心肠;
领导潜质:气场强、正能量、有主见、果断、有原则;
创新能力:有创意、爱思考、思维活跃、点子王、办法多;
专业能力:业务熟、爱钻研、勤学习、技术大拿、笔杆子;
成功潜质:想事周全、看得远、多面手、皮实、有担当。
-
首先,需要创意布置“人才夸夸榜”和“人物画像标签库”,在学员进入班级后即可融入其中;
-
然后,引导学员在培训期间全程关注身边同学的表现,茶歇或休息期间,随时可以择取“人物画像标签库”中的标签,贴到“人才夸夸榜”上;
-
每天培训结束前,让学员将自己的“人才夸夸卡”拍照发到朋友圈集赞,集赞前三名的学员发放神秘奖品。
“人才夸夸榜”
公开演说,展现自我
“阳光少男少女说”作为阳光大学人才发现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学员充分展现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也是“人才观察团”考察学员的重要途径。
“阳光少男少女说”活动规则
此环节主要激发学员思考加入阳光的初衷,将自身的梦想与阳光梦想相结合,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通过公开的演说,分享自己的阳光梦想和行动计划。另外,还能帮助学员树立自信心,提高文化认同度。
03
赋能平台:
线上 线下,双管齐下育新人
在新员工正式培训阶段,阳光大学采取线上、线下混搭方式,鼓励学员探索知识挖掘与沉淀的创新方法。
线下反思与总结——“举镜子”
自新员工入职第一个月起,每月引导新员工开展一次“举镜子”活动(成长、融入、工作开展情况的全面总结),设置“举镜子”模板,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反思与总结。
新员工指导人以“举镜子记录表”为依据,开展新员工面谈,并线上给出指导意见。
-
为达成工作目标,最近您采取了什么行动?
-
您有什么发现和进步?
-
在团队中您建立了什么样的工作关系?
-
您最关注什么?下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
-
您希望下阶段获得什么具体的发展?
-
您希望下阶段建立什么新的工作关系?
新员工入职4~5个月时,阳光大学组织开展“文化再学习”活动。该活动细化了阳光文化中的“人际行为准则”和“工作行为准则”,引导新员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准则,强化对“阳光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阳光文化中的“人际行为准则”和“工作行为准则”
其次,鼓励新员工萃取自身或身边的优秀“阳光文化案例”,采用访谈、讲述等方式,开发制作“阳光文化案例集锦”。
智能化线上管理——“阳光学堂”
在线上学习设计方面,阳光大学充分利用公司内部线上E-HR系统与学习平台——“阳光学堂”,设计全生态培训方案。
其中,E-HR系统规划了“新员工试用期轨迹图”。在新员工入职当天,轨迹图会被自动激活,于各个任务节点自动推送相关任务——指导人面谈、岗位目标书、试用期自评、转正流程触发等。所有环节实现线上自动推送和跟进,智能化管理新员工的整个试用期。
新员工试用期轨迹图
入职第二天,线上学习平台“阳光学堂”会自动生成新员工学习账号,线上学习任务—“新员工入职宝典”同步自动推送,员工在电脑端或手机APP,均可随时随地登录学习。
“阳光学堂”电脑端页面展示
线上课程会按设定好的顺序自动跳转,未及时完成的课程和环节,除“阳光学堂”智能提醒外,还对接邮件系统,自动发送邮件提醒员工及时完成。全程智能化管理新员工的线上学习环节,保证培训的时效和质量。
04
生产平台:
打造阳光产权市场
好的培训离不开好的课程,好的课程更需要好的讲师来传承。为此,阳光大学开发了标准化课程、“新员工标准化产品包”,希望将项目共享化与产品化,建设阳光知识产权市场。
标准化课程包示例
首先,阳光大学在前期新员工培训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机构——集团子公司新员工进行了标准化产品设计开发。包括线上和线下标准化培训流程、标准化课程、讲师手册、学员手册、培训工具包等。
另外,从职级、工作经验、授课经验等维度出发,设定了严格的讲师筛选条件:
-
文化类课程讲师必须是部门总以上级别;
-
专业类课程必须是相关领域或条线的专家级讲师。
讲师授证培训班
针对新员工培训的每一门课程,开展讲师授证培训班,传授课程知识,训练授课技巧,并设定了严格的通关考核(讲师授证通关率为70%~80%),考核通过方可取得授课资格。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5月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editor@trainingmag.com.cn
除了新员工培养,阳光大学在战略承接、人才开发、培训运营等方面的成果亦是可圈可点,曾入榜了2018中国企业大学50强。
往期文章推荐
这3个底层能力,决定你的人生层次
真正“走心”的沟通,是透明的……
“零售王国”里那些学得会的人才培养妙招——启发不止一点点!
欠了不少“计划账”,“3T”教你怎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