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漫矿业事故通报:银漫矿难网购黑车致22死
银漫矿业事故通报:银漫矿难网购黑车致22死在2018年《胡润百富榜》上,吉兴业以45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名第902位,同时,他还是内蒙古赤峰市的首富。吉兴业是银漫矿业实际控制人。2019年2月23日,兴业矿业旗下全资子公司西乌珠穆沁旗银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承包方温州建设集团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西乌珠穆沁旗分公司通勤车由辅助斜坡向井下运送其采矿工人时,车辆失控,撞向辅助斜坡巷道,造成重大运输安全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2人死亡,28名受伤人员正在接受救治。 这不是兴业矿业和银漫矿业第一次出事。背后的首富老板
矿,是财富的代名词。
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国内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城市。
这片土地下埋藏着的,是赤裸裸的财富。据专家估测,全市矿产资源远景储量的潜在价值在5万亿元以上。
然而财富多与风险相伴。
2019年2月23日,兴业矿业旗下全资子公司西乌珠穆沁旗银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承包方温州建设集团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西乌珠穆沁旗分公司通勤车由辅助斜坡向井下运送其采矿工人时,车辆失控,撞向辅助斜坡巷道,造成重大运输安全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2人死亡,28名受伤人员正在接受救治。
这不是兴业矿业和银漫矿业第一次出事。
背后的首富老板
吉兴业是银漫矿业实际控制人。
在2018年《胡润百富榜》上,吉兴业以45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名第902位,同时,他还是内蒙古赤峰市的首富。
虽然被誉为赤峰首富,但吉兴业在当地的低调却异乎寻常。其被外界所知,大概始于2007年,他谋求IPO之时。
2008年曾有媒体赴赤峰采访,在途中的出租车上,司机向记者如数家珍地转述吉兴业的故事。
“10年前,他还背着一麻袋矿石,坐火车到北京四处求专家化验呢”,随手一指窗外,“看见那个玉龙国宾馆没(当地唯一一家五星级国宾馆),人家刚刚花了9000万买下来。”
言语中透露着一种夹杂猎奇和钦佩的味道,吉兴业被形容成一个传奇富豪般的人物。
不仅在当地人眼中这是一位能人,在与其有过接触的券商人士眼中,吉兴业的“形象很平常很普通,1.7米的个头,四十八九岁。”但是在普通形象背后,他实则有着并不普通的能量。甚至当地券商高层还对采访的记者承认,吉兴业在他心中“是最有实力的人”。
虽然吉兴业距离全国首富还有着比从赤峰到北京更远的距离,但在赤峰市,吉兴业的首富位置却是坐得十分稳当。“他手里的资源很多,光采矿权就有80多个,他在锡盟及其他一些地方(的矿产),曾有人算过账,他手里矿一天的处理能力,是500吨每个单矿,这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加在一起就更厉害了。”从该券商人士对吉兴业的描述中,一个手握巨量矿藏的资源巨擘的形象,似乎慢慢清晰起来。
或许是手中80多个矿权给了首富极大的底气,有券商高层认为吉兴业“把自己看得比较高”,甚至对“券商的人似乎不屑一顾。”
其实,首富的底气不仅仅来自手中的矿权,更来自对这些矿权整合,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专业技能。
曲折的收购之路
吉兴业手里80多个采矿权中,银漫矿业是极为重要的一个。
在兴业矿业财报中,曾介绍银漫矿业以铅锌银矿和铜锡银锌矿蕴藏为主,含银量较高、矿产品位较高,剩余服务年限较长,为国内最大单体银矿,也是国内最大白银生产矿山。就在事故发生前一天,兴业矿业公告银漫矿业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1月,这座“银山”被兴业矿业收购,现在是其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
自2014年开始,兴业矿业曾两度试图收购银漫矿业,而这条收购之路,堪称曲折。
2014年12月11日,兴业矿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筹划重大重组而停牌。2015年3月5日兴业矿业公告称,公司准备收购银漫矿业100%股份。但3月25日,兴业矿业宣布,因银漫矿业仍处于矿山建设阶段,矿区建设工程规模较大,后续建设进度低于公司预期,导致投产及盈利时间均具有不确定性,终止重组。同时,兴业矿业承诺自公告之日起至少6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第一次收购失败并没有打消兴业矿业与银漫矿业之间的“姻缘”。2015年10月29日,承诺期刚刚结束,兴业矿业再度宣布准备收购银漫矿业100%股份。
2016年2月23日,兴业矿业公布重组草案,拟以“定增 现金”的方式收购银漫矿业100%股权,评估值为27.35亿元,是2014年10月银漫矿业增资时估值的1.75倍。
难以形容是好事多磨还是天不遂人愿。就在这一次重组草案公布后不久,计划又一次陡然生变。2016年6月27日,银漫矿业的一处施工单位发生一起责任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兴业矿业则于8月17日公告称,由于银漫矿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且尚未收到明确处理结论,公司决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本次行政许可项目。银漫矿业的收购眼看就要“断送”。
行至断桥处,却见又一村。2016年8月19日,银漫矿业收到西乌旗政府下发给西乌旗安监局的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原则同意结案。兴业矿业与银漫矿业之间的这场情缘再次复苏。
兴业矿业公告称,将根据上述处理结论,配合中介机构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及时申请恢复本次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查。终于,兴业矿业成功收购了银漫矿业,“虐恋”最终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
半年后,这笔收购显示出它的药效。
2017年上半年,银漫矿业就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占兴业矿业的34.78%,净利润9113.92万元。相比之下,2016年上半年,整个兴业矿业的营业收入才2.38亿元。
也就是说,单单一个银漫矿业,就比整个兴业矿业的营收收入更高。可见银漫矿业使得兴业矿业业绩实现了质的飞跃。凭借银漫矿业,兴业矿业一举成为国内白银龙头企业。难怪乎吉兴业多次受挫仍不改收购之心。
2018年上半年,银漫矿业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占到兴业矿业的42.44%、净利润2.45亿元,占兴业矿业的66.75%,已然成为兴业矿业最重要的资产。
在兴业矿业的产业布局中,银漫矿业是可以称作“现金牛”的存在。如今这头牛猛然跌倒,兴业矿业的未来忧患已到明面上。
网购的运输车辆
就在兴业矿业和银漫矿业一同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之时,一场矿难将二者双双拖至台前,一些台下暗处的片段,也变得清晰起来。
本次事故车道为无轨井下斜坡道,日常人员运输都是通过机动车运输来实现,事故的发生与人员超载难脱关系。在事故现场,事故车辆为一辆绿色三桥柴油动力矿区运输车,从车辆大小来看,核定满载人员不会超过20人,而事故发生时,车上人员为50人。
现场工作人员的表述是,“事故发生时,因为基本没有坐的空间,车上的多数人为站姿或蹲姿。”
事实上,金属矿的坑下斜巷道是一种特殊的机动车道,由于空间狭小、路面坡度大、环境视线级差、安全隐患众多。
人员的严重超载,大大增加了车辆的制动距离。在事故现场,事故车辆前部受损严重,而车辆撞击点前方几米的斜坡道坡度突然增大,因此,不能排除车辆速度失控情况下司机选择紧急避险的可能。然而刹不住车,主要原因并不能说是因为超载。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井下运输车辆需要经过相关机构的检测检验,持有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志。然而本次事故的井下运输车辆,是不具备井下作业资格的运输地面人员的车辆。甚至连地面作业的安全设施设计规定都未达到。
这辆不具备任何安全生产资质,甚至全方位不达标的作业车辆。是报废、改装还是来不及检测?都不是,根据事故调查组调查得知,这辆出事的车,是网购的。没错,就是网购的。
图片|央视新闻客户端
或许是地下的银矿激发了银漫矿业的冒险心理, 种种行为,均属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行为。
调查组还发现,事故发生后,企业把安全生产责任全部转嫁给了外包施工队伍,并违反了停产复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此前银漫矿业向有关部门报告其春节期间不停产,但实际上1 月15 日就进行了停产。2 月13 日,企业擅自复工,但没有进行安全监管报备,严重违反了停产复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这就是所谓“要钱不要命”。
24日晚,兴业矿业发布公告称,银漫矿业已于24日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如果银漫矿业长期无法正常生产,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第二日,开盘即跌停,现在正以8.16%的跌幅,躺在跌幅榜前列。
这一次,低调的首富是否还能继续低调下去,已经不那么重要。对吉兴业来说,首富的位置能否再保得住都成问题,恐怕无暇顾及其他。
编辑:胡相越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
但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布留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