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书香天山学习讲座(天天阅读周周推荐)

书香天山学习讲座(天天阅读周周推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以行践言、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高眼力、激发活力、发掘潜力、增添动力、磨炼毅力。让六(5)班学生乔冠文印象深刻的是今年10月的“五祖寻根,赓续中华精神”活动,他说:“通过寻‘祖’、访‘祖’,我们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到哪里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血脉之根。”“心怀天下,为国育才”是上外云间中学的办学宗旨,栽种仰望文化的种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的使命。学校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每天第一节课5到10分钟是新闻演讲、科学演讲、英语演讲的专属时间,演讲既关注身边事,又放眼天下事,“脚下有根、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人生有为”的云间学子在这个由阅读衍生的舞台上发光发亮。“阅读习惯的养成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学校教育的引导不可或缺。”上外云间中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刘晓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眼下,在上外云间中学,书香校园建设正香气四溢,天天阅读、周周推荐、月月分享的浓郁氛围不仅让师生们乐在其中,也成为学校助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深化教育内涵的重要抓手。

书香天山学习讲座(天天阅读周周推荐)(1)

阅读基因融入教育肌理

“尽管校舍尚在建设中,‘读书润泽生命,奋斗点亮未来’的校训却已经在每一名学生的内心生根。”上外云间中学筹备组组长杨敏说,今年建校之初,学校就确定了走出“测试性阅读”困境,塑造以养成思想力、创造力、表达力为目标的新阅读观。“双减”背景下,阅读也成为减负增效的有力措施。

翻开学生的阅读笔记,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日期、阅读摘要及阅读感受。高一(1)班学生严静颖在阅读笔记中写道:“阅读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我感受到苏东坡有一种和当下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大自然的光风霁月,身边的人与物,都是他安顿心灵的载体。这本书让我对苏轼的旷达与深情、乐观与超越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书香天山学习讲座(天天阅读周周推荐)(2)

“阅读习惯的养成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学校教育的引导不可或缺。”上外云间中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刘晓兵介绍,初中部推出每月共读一本书计划,每本书的阅读分为“自主阅读”与“班级共读”两个阶段。在自主阅读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精要的阅读笔记;而在班级共读阶段,师生们精读书籍并交流分享心得。高中部引导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至少半小时,辅以摘录和思考,每周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每月定期开展专题阅读、小组共读好书活动等。

阅读不仅让学生受益,也成为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支点。为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营造学习氛围、提高综合素质、丰富精神生活、激发阅读热情,学校每月举行“云间书香”教师专项读书分享活动,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发自灵魂的渴求而读书;真正有价值的读书,不仅让人获取知识,更让人拥有人文情怀。”语文教师刘献姣介绍,勤读、苦读、乐读,个人读、小组读、师生共读,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会和学生一起眼观世界、思考当下,并以课前演讲和微辩论等形式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书香天山学习讲座(天天阅读周周推荐)(3)

知行合一擦亮生命底色

“心怀天下,为国育才”是上外云间中学的办学宗旨,栽种仰望文化的种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的使命。学校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每天第一节课5到10分钟是新闻演讲、科学演讲、英语演讲的专属时间,演讲既关注身边事,又放眼天下事,“脚下有根、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人生有为”的云间学子在这个由阅读衍生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注重引导学生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以行践言、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高眼力、激发活力、发掘潜力、增添动力、磨炼毅力。让六(5)班学生乔冠文印象深刻的是今年10月的“五祖寻根,赓续中华精神”活动,他说:“通过寻‘祖’、访‘祖’,我们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到哪里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血脉之根。”

经典阅读滋养心灵,阅读经典是人与书的一种深度相处。教师们欣喜地看到,“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成为大多数学生甚至家长有意识去关注的“要事”。刘晓兵介绍,不管是校园内的“有字书”阅读,还是走出校园的“无字书”阅读,教师和家长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鼓励学生在与书本和一切外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与作品对话、与伙伴对话、与亲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我对话,并在对话过程中,正确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理解人、事、物与“我”的联系、与“我们”的联系以及与所处时代的联系。

■记者 王梅 文 上外云间中学供图

■文字编辑 丁艺婕 陆佳

■栏目责编 李翔 ■栏目主编 周样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