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0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结合数十年的工作经验
工作20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结合数十年的工作经验2、定额计算规则:一般的设计对此类的挖土都有明确的要求,为防止扰动复合地基的持力层,设计要求保留一定厚度的覆土层,预留的覆土用人工清挖,不允许机械施工。(见下截图)褥垫层是CFG复合地基中解决地基不均匀的一种方法,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在CFG桩的设计中,褥垫层是设计的关键,它对最终沉降、调整桩土应力比、调整桩土水平荷载,起着重要作用,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的话了桩的优点没有发挥,太薄的话了应力过于集中在桩上,土的作用便不能发挥。设计的褥垫层厚度一般设计在200mm~300mm之间(以石家庄为例,设计的褥垫层厚度一般设计在200mm~300mm之间,但以200mm厚的居多)。二、挖土的设计要求与定额计算规则1、挖土的设计:
徒弟对量时的土方工程量被第三咨询方扣了,原因是挖土的放坡起点算错了,应该由褥垫层上表面开始起算,但他从褥垫层底标高开始计算。定额计算规则有明确说明,他的情况又不属土质不好之列(见计算规则剪辑图)。
徒儿即时傻了哑巴眼,但却百思不得其解,乃微信问我其故,这下可把我给难将住了。吾非定额编制的参与者,定额编制考虑的因素在官方没有公布的情况下,岂是我也是无所从能知晓的。徒儿虽是善意,奈何我被他举在高空,上下不得。
如回答他“规则怎么说你就怎么算”,显然不是他说想要的答案。吾非官方,给不了他答案,但“请了郎中总有药吃”,我只能通过对工艺的分析和他谈谈自己对该规则的理解,并在此并与大家一起讨论。(注:正常施工,遇特殊地质的处理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
一、关于褥垫层
褥垫层是CFG复合地基中解决地基不均匀的一种方法,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在CFG桩的设计中,褥垫层是设计的关键,它对最终沉降、调整桩土应力比、调整桩土水平荷载,起着重要作用,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的话了桩的优点没有发挥,太薄的话了应力过于集中在桩上,土的作用便不能发挥。设计的褥垫层厚度一般设计在200mm~300mm之间(以石家庄为例,设计的褥垫层厚度一般设计在200mm~300mm之间,但以200mm厚的居多)。
二、挖土的设计要求与定额计算规则
1、挖土的设计:
一般的设计对此类的挖土都有明确的要求,为防止扰动复合地基的持力层,设计要求保留一定厚度的覆土层,预留的覆土用人工清挖,不允许机械施工。(见下截图)
2、定额计算规则:
对此设计要求,定额也有相应的计算规则。对用人工清挖的预留覆土,定额考虑了相应的系数。由此可见,定额的规则不是杜撰臆想来的,是完全符合规范,符合实际的。(见下截图,某省的计算规则)
三、实际的施工
1、工程设计:CFG桩的上面为褥垫层,褥垫层的上面为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上面为基础。(见下图)
2、实际的土方施工为先大型机械挖土,后人工清槽挖土。大型机械挖土的底标高约为设计标高 300mm。挖至 300mm后,机械挖土就此结束。由此可得出结论:机械挖土放坡的起点就在机械挖土的结束处。(见下图)
四、放坡起点为何从褥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1、根据防止扰动持力层,保留一定厚度的覆土再用人工清挖的设计要求,预留的覆土层理论上为人工清挖;
2、此时的覆土厚度只有二、三十厘米厚,人工清挖从‘设计标高 300mm’开始下挖,而下挖的二、三十厘米厚度与褥垫层的厚度很是相当。此时的机械挖土的放坡和工作面已固定,加之厚度又很薄,完全可以不用放坡(见下图),这样的作法它一则是可行、可取的,二则也是更经济的。
这也许就是计算规则放坡起点为何从褥垫层上表面开始的原由。如是,说明了定额的编制是十分的科学、合理、经济。
3、如果基坑的工作面宽裕,还可以根据褥垫层的铺设部位,缩小开挖面积(见下图),而挖这样的土根本这就更用不着做放坡了,如此能够更经济、更高效。
五、说在最后
由此,我想到了2018年曾创作的一条每日必知,与之很有相似之处。(见下截图)
“为什么全国各地的定额垫层模板含量要比计算的垫层模板都大?”
答:全国各地的定额都有一个混凝土模板含量参考值表,但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垫层模板含量要比自己计算的大。因为定额考虑了分段浇筑的拦截模板、下凹的地梁、基坑等下凹口两侧的拦截模板。因其不在图纸中体现,只能在方案中出现,所以做预算时无法计算到该部分面积。(见图A、图B)
“为什么全国各地的定额垫层模板含量要比计算的垫层模板都大?”这个问题发表了一年多,到目前为之,尚未看到有反对的观点,但也不代表它是的正确的。毕竟定额的编制是高端的科学活动,极其严谨。非一般常人所能为,高度也非一般人所能启及。
其实,本文想表达的并非是结论的正确与以否,结论的错与对也不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造价员必须将书本上的知识与施工实践进行有深度的结合。一个有丰富结合施工实践并善于分析的造价员,其水平肯定不会太差。因为我的理念是:懂施工,预算才会更精。
真心希望各位同仁,发表观点与看法,进行一起作更深入的探讨,期待您的高见!
*本文系黄燕翔原创,独家来稿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
高见!
*本文系黄燕翔原创,独家来稿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