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重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梳理及考点清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重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梳理及考点清单)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示:给……看。惠:同“慧”,聪明,有智慧。诣(yì):拜访。乃:就,于是。
第八单元知识梳理
21.《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注释
惠:同“慧”,聪明,有智慧。
诣(yì):拜访。
乃:就,于是。
示:给……看。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二、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主题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形象。
四、课后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
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指导:先理解借助注释,理解全面意思,再进行背诵哦!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杨氏之子迅速听出了客人孔君平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五、拓展延伸
1.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2.关于作者刘义庆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2.《手指》
一、本文主题
本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它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二、重点字词
养尊处优:养: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附庸:a.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b.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三、易错音、易错词
字音:
窈窕(yǎotiǎo) 弦(xián)
字形:
搔(不要忘记又里的一点)
庸(笔画较多,安排和各部件的位置)
四、多音字
薄:(bó)薄弱;单薄。
薄:(báo)这张纸很薄。
五、课后习题
1.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借助关键语句梳理出答案。
大拇指肯吃苦,不图名利。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中指养尊处优,工作往往是“略为扶衬”。无名指和小指可爱,能力薄弱。
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再抄写下来。
方法指导:一是从作者的用词来体会风趣。二是从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来体会风趣。
①从作者的用词来体会风趣
句子如例句。
体会:“曲线优美”一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而作者用它描写中指“相貌最堂皇”,显得十分有趣;“养尊处优”通常是指人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用它来形容中指的地位,也特别形象。
②从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来体会风趣
句子: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体会:说中指的地位之优,作者由中指、无名指、食指的样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公、关平和周仓,手指和人物之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样比作新颖、贴切,语言也更生动、活泼。
3.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与同学们交流。
大拇指:社会上吃苦耐劳的普通劳动者,老实憨厚、为集体为他人默默付出的同学等。
食指: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消防战士,班集体中的活动积极分子,家里的“顶梁柱”等。
4.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方法指导:这次小练笔,重在运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把事物当作其他事物来写”的表达方法。选定好对象后,先确定用第几人称来写;再把选定的五官之一当作其他事物来写时,考虑清楚它们的相似之处。落笔时,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举例时,要围绕想表达的意思来写,不要随意举不相关的例子。
范例:
耳朵就像是一对侍卫,在脑袋的两旁各自守卫。当危险来临时,它们立刻抖一抖精神,竖立起来。一丁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们的“法眼”。有一次,我在马路上行走。突然,耳朵们听到车铃声。耳朵们马上向大脑首长报告。我才能迅速躲开,逃过一劫。它们的作用真是不容小觑。
23*.《童年的发现》
一、本文主题
这篇课文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二、重点字词
胚胎:生物学上指动植物发育过程的早期,胎生动物的幼小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至可以独立生存前,寄生在母体内,称为“胚胎”。
祸患:灾祸;祸害。
天赋:天生的才能,自然的禀赋。
痴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沉迷不悟。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脑力,尽心思考。
困窘:a.贫困窘迫。b.为难,感到难办。
三、易错字
绞(jiǎo)尽脑汁 困窘(jiǒng)
四、课文梳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因为一次想起自己的发现——独立思考出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笑出了声,竟当众收到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梦中飞行-求救老师-大胆想象-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四年后,当生物课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我”想起自己“童年的发现”笑出了声,被老师轰出教室。“我”安慰自己,“重大的发现”有时还面临着风险。
五、赏析语段
1.关于梦中飞行的描述,特别生动、具体,好像真的飞起来了一样,很有意思。
2.请教老师的部分,“我”和老师一问一答,显得“我”特别急切、好奇心旺盛,令人忍俊不禁。
3.第12自然段,说“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我想象出一个孩子抓着一条鱼拼命观察的样子,觉得很有意思。
4.第13自然段,“我”绞尽脑汁思考“为什么是九个月”,得出的结论特别天真,充满童趣,而且“我”还沾沾自喜,觉得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十分可爱、有趣。
第八单元核心考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