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最新教案,22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设计配套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最新教案,22春季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设计配套课件识字课时安排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第一单元 快乐识字
本单元由四篇识字课组成,包含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识字方法。课文编排既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又富有童趣。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本单元是集中识字,教学时仍应充分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分类 |
具体内容 |
内容简说 |
教学要点 |
课时安排 |
识字 |
春夏秋冬 |
本课用图画和短语来展现四季最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 |
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和1个笔画;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
2课时 |
姓氏歌 |
本课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儿歌之中,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国的一些姓氏文化。 |
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7个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姓氏文化。 |
2课时 | |
小青蛙 |
本课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
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7个字和1个笔画;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
2课时 | |
猜字谜 |
本课有两则猜字谜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
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了解合体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
2课时 | |
口语交际 |
听故事,讲故事 |
本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
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
1课时 |
语 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复习前后鼻音的发音;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良好写字习惯;借助拼音正确认读8个四字词语,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读懂诗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
2课时 | |||
字词句运用 |
“读一读,记一记”是字母表的呈现;“读一读,写一写”是巩固前鼻音、后鼻音的发音及生字的书写;“读一读”是一首儿童诗。 | |||
书写提示 |
学写铅笔字,注意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 | |||
日积月累 |
积累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 | |||
和大人一起读 |
《谁和谁好》是一首以友谊为主题的儿童诗。 | |||
快乐读书吧 |
读读童谣和儿歌 |
课文以童谣和儿歌为例,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 |
喜欢读童谣和儿歌,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书籍。 |
1课时 |
识字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 |||
学前准备 |
学生预习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师备课 |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风、雪”4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借助插图、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景物特点。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图片、视频激趣,直观理解四季。
(课件出示具有鲜明的春、夏、秋、冬季节特征的图片及四季变换的视频)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指名说出图片及视频呈现的季节,再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四季还有哪些景物或气象特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板书:春夏秋冬)学生认读课题。
(1)按顺序齐读、倒着读、打乱顺序读。(2)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3.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图文对照,读词识字
1.(课件出示4幅扇面图)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分别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2.(课件出示词语: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指导朗读。
(1)教师提示:词语要连读,不可读破,如“春风”,不能读成“春~风”。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教师指名读,再根据学情,指导生字读音,“风、霜”二字重点正音。
(3)去掉拼音,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读词语,如指名读、教师领读、齐读。
(4)指导识记生字“霜”。
①(课件出示植物上霜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霜降的景象,再讲解霜是什么。
霜是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在寒冷的清晨,我们可以看见草地上覆盖一层白色,这就是霜。
②指名读并观察“霜”字:“雨”字头,“相”字底。雨字头是表意的,“相”是表音的。
③认识新偏旁——雨字头(⻗):带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课件出示雪、冰雹、雾、雷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再分别对应汉字“雪、雹、雾、雷”,识记“霜”。
3.游戏巩固:找朋友。
将写有“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的卡片分别贴在对应的图片下。三、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指名读。
2.(课件出示短语: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学生自主拼读,同桌互读,教师指名读。教师正音,“吹、落、降、飘”重点正音。
3.引导学生发现短语和词语的不同。
4.识记生字“吹、落、降、飘”。
(1)识记生字“吹”。学生做“吹”的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所以是口字旁。
(2)识记生字“落”。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再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会从哪儿落下来?
(3)识记生字“降”。
①认识新偏旁——双耳旁(阝)。
“降”的甲骨文为
,左边是一座土山,沿着山势向下走留下一串脚印。由此看出“降”的本义是指从高处向低处走,引申为“降低、落下”。左边的山,后来就演变成偏旁“阝”。
②结合动作,发现“降”和“落”意思相近,所以它们连在一起可组成一个词——“降落”。
(4)识记生字“飘”。引导学生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的,在空中飘飘洒洒,这都是“风”的功劳。“飘”,形声字,“风”表意,“票”表音。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飘”的场景,如操场上国旗迎风飘扬、风吹衣裙飘动等,进一步理解“飘”。
5.多种形式认读4个生字,如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6.(课件出示4幅扇面图,打乱顺序)指名将“吹、落、降、飘”的字卡贴在对应的图片下。
7.(课件出示短语)指导朗读,提示朗读时要注意适当停顿,读出节奏。
8.师生合作朗读(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边读边想象短语描绘的情景。
师:什么吹? ——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 ——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 ——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 ——生:冬雪飘。
9.交流:春、夏、秋、冬还有哪些迷人的景致?仿照4个短语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春、冬、风、雪”的动漫笔顺)学生仔细观看,注意笔顺及笔画的空间分布,重点观察“雨”变成“”后的变化。
2.书写指导。
春 上部三横要注意长短的变化,撇、捺舒展,宽度超过最长横,使整个字保持平衡;“日”小。
冬 折文要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底下两个点要写在一条直线上,上小下大。
风 风字框底部写平稳,里面是撇和长点。
教师范写横斜钩():起笔写横,略斜,顿笔后折向下写竖,慢慢往外斜,至末端顿笔向上钩。
雪 雨字头横钩的横段要写得长一些,第四笔竖稍长;下面的部分位于雨字头中间。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后进行描红、临摹。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教师相机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进行评议交流。学生再练写。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小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2)同桌互相读一读生字,交换欣赏书写的字;合作读读词语、短语。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能正确认读“游、池、入”3个生字,会写“花、飞、入”3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和短语,想象它们描绘的美景。
3.认识大自然的常见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霜 吹 落 降 飘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听写由会写字“春、冬、风、雪”和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查互纠,订正后再练写。
3.师生自由谈话,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读词识字
1.(课件出示第5幅插图)学生观察、交流。
(1)图中都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分小组互相交流,并在相应位置标示出来。
(2)教师提问:你能用两个字说出图中的景物吗?你能用三个字介绍景物的特点吗?
(3)相机出示词语,学生自主拼读,同桌交流字音。
(4)教师正音:“池、入”是翘舌音。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动作演示。教师指名模仿鱼在水中游动的动作,让学生加深对“游”的字形的记忆。
(2)熟字比较。如:入—人;池—他、地。
(3)组词拓展。
(4)图文结合。(课件出示游泳图、池塘图、一人进门图)指名将“游、池、入”的字卡贴在相应的图片下并自主朗读。
3.(课件出示词语、短语)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教师领读,提醒学生读短语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4)师生合作朗读(边拍手边读)。
师:什么青? ——生:池草青。
师:什么红? ——生:山花红。
师:谁出水? ——生:鱼出水。
师:谁入林? ——生:鸟入林。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练习说一个完整的句子,用上“青草、红花、游鱼、飞鸟”等词语。
5.教师点击插图上的草、花、鱼、鸟,学生说出相关的词语或短语。
6.(课件出示二字词语)师生互说。
师:表示草和花的颜色的字是什么?——生:青、红。
师: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哪些颜色的物体?——生:蓝天、白云、黄土。
师:“青、红”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多姿多彩。
师:鱼和鸟是怎样活动的?——生:鱼游、鸟飞。
师:还有什么动物会游,什么动物会飞?——生:鸭子、海龟游,风筝、飞机飞。
7.(课件出示三字短语)结合图片,理解内容,重点感受“出、入”这对反义词。
(1)理解词语。
“池草青、山花红”是静态描写,从颜色方面写出了春天的斑斓多彩;“鱼出水、鸟入林”是动态描写,一“出”一“入”,从动作方面写出了动物的生机勃勃。
(2)说一说类似的短语。
生1:梨花白、山泉清、园柳碧。
生2:燕筑巢、鸡捉虫、蝉饮露。
三、背诵课文,拓展提升
1.图文对照,诵读全文。
背诵方法:可以结合相应图片背诵;也可以根据词语或短语的朗读节奏,抓动词记忆。
2.欣赏图片,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风景图)学生看图并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如太阳、树木、山丘、田野等。
(2)鼓励学生用刚才说的词语仿照文中短语说一说,如太阳升、树木绿、山丘高、田野美。
四、巩固练习,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花、飞、入”的动画笔顺)学生仔细观看,注意汉字的笔顺及笔画分布。
2.书写指导。
花 草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两个竖向笔画写得短,略向里斜;右下竖弯钩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
飞 横斜钩要圆润倾斜;撇、点要相接,但不能连笔写。
入 书写时,撇、捺舒展,撇低捺高,捺的起笔微微往下压,与撇相碰,收笔在一条横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后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并引导学生根据讲解再次书写。
5.鼓励学生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同桌合作听写词语。
五、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本文词组分为几类,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开展“寻找春天”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观察春天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丽。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大多数词语表现的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不用过多讲解。教学中,我重点采用图文对照和动作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懂词语的意思。如让学生看图说说画面,然后找到对应的词语或短语;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几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以理解。我还设计了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合作朗读,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学习的紧张气氛。问答式的合作朗读,不仅揭示了短语的结构,还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一问一答中学到了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