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哪吒搞笑版(拿扎落咋辣砸)
四川话哪吒搞笑版(拿扎落咋辣砸)全国方言读“哪吒”,堪称大型搞笑现场所以,哪吒两个字怎么念,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牵涉到各地方言,就热闹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带入自己的家乡话念一下,然后好奇地问朋友,“你家乡怎么念?”《哪吒闹海》视频截图关于哪吒,还有一个著名的梗,就是他的名字怎么念,各地方言不太一样。《哪吒》火了之后,无论微博还是朋友圈,“你们那里的方言怎么念哪吒”都成为热门话题,刷了屏。前段时间,曾有一个短视频段子很火,一个小朋友看书上的哪吒故事,他读出来的是“那坨”。当然,这只是一个文字错读的搞笑段子,其实,哪吒这个经典人物,很多人小时候在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听大人讲故事了,以至于念书后看到哪吒两个字,会有点奇怪,原来是这么写的啊!
《哪吒》票房超过《大圣归来》后,《大圣归来》特地制作了一张祝贺海报,上面写着“哪吒登顶,大圣恭贺”。
《哪吒》也制作了海报回应,“谢过大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同为中国传统神话里的经典形象,《大圣归来》和《哪吒》凭借全新改编的热血故事和精良的动画制作赢得了观众的口碑,两部电影一前一后“薪火相传”名副其实。有趣的是,这两部动画片的互动:《大圣归来》祝贺海报里画的江流儿和小哪吒在追逐,大圣在一边看热闹,江流儿的台词是“丫头,加油啊”;而《哪吒》的回应海报,是小哪吒怒气冲冲地怼江流儿,“再叫声丫头试试”。
看到这个梗,估计全年龄段的人都会会心一笑,哪吒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问题,大家小时候都有过疑问吧。
《哪吒闹海》视频截图
关于哪吒,还有一个著名的梗,就是他的名字怎么念,各地方言不太一样。《哪吒》火了之后,无论微博还是朋友圈,“你们那里的方言怎么念哪吒”都成为热门话题,刷了屏。
前段时间,曾有一个短视频段子很火,一个小朋友看书上的哪吒故事,他读出来的是“那坨”。当然,这只是一个文字错读的搞笑段子,其实,哪吒这个经典人物,很多人小时候在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听大人讲故事了,以至于念书后看到哪吒两个字,会有点奇怪,原来是这么写的啊!
所以,哪吒两个字怎么念,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牵涉到各地方言,就热闹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带入自己的家乡话念一下,然后好奇地问朋友,“你家乡怎么念?”
全国方言读“哪吒”,堪称大型搞笑现场
杭州话“哪吒”读“na zha”
哪吒普通话读[nézhā],这个发音已经非常普及了,但说起各自的家乡话,就不一样了。
成都人说“那抓”,广东有人说“拿砸”,浙江人有人说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苏人说“闹赵”。昨天的采访中,《哪吒》导演饺子也现身说法,说四川方言念“luoza”。还有“辣砸”“罗抓”“鹅扎”“落咋”“泥渣”“娜扎”“梨渍”等稀奇古怪的发音版本,网友讨论出来哪吒方言发音太多了,看着都很奇葩。
有个闽南网友脑洞大开,“哪吒不是太乙真人用莲藕摆成人形复活的吗?咱们闽南话‘莲藕’的发音就是‘哪吒’。”闽南话里“哪吒”叫“莲藕”?如果说前面一连串方言读音起码还能在文字上有迹可循,那“莲藕”就真的要靠想象力了,只能说中国方言博大精深。
家乡话念哪吒是一回事,用普通话念哪吒是另一回事,同样搞笑。特别是对很少在书面上接触这哪吒两个字的老人和小孩,哪是个多音字,但很多人不知道,会直接把“哪”读成“那”。吒又是一个非常用字,不小心的话,很容易看成“托”或者“坨”,所以,真的有人把“哪吒”念成“那坨”也不奇怪。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能念对的,80后、90后大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封神榜》,哪吒的普通话发音应该早已深入人心。
《封神榜》视频截图
关于哪吒的家乡话发音,我问了一些朋友和同事,毫不夸张,几乎全军覆没。不管是杭州、萧山、余杭、绍兴的,还是武汉、上海的……统统迷失在“你会用自己的家乡方言读‘哪吒’吗”这句终极拷问里。
杭州姑娘小刘一开始还挖苦,这是什么低级问题啊,杭州话“哪吒”不是读“nuo zha”吗?第二次再问,她有点开始怀疑人生了,拼命回忆童年里的“哪吒”是不是应该读“na zha”呢?等到第三次发问,小刘终于扛不住,彻底凌乱了,她掏出手机向母亲大人求助,杭州话里“哪吒”究竟该怎么读。
关于杭州方言“哪吒”怎么读的问题,我特地请教了杭州方言研究专家曹晓波。曹老师明确告诉我,杭州话里,“哪吒”应该读“na zha”(音似普通话的拿扎,但发音更短促、干脆,更平)。曹晓波说,“杭州地区‘哪吒’的发音,起源是中古音,我们今天普通话里头的‘哪吒’发音其实是满清后语音演变后而来的发音。真要溯源起来,还是我们‘哪吒’的发音更古老一些。”
哪吒两个字为什么难读?
两个原因:梵音舶来品和文白异读
跟朋友聊这个话题。很多人开始自信满满,最后都陷入“应该是这样吧”的自问自答中。绍兴姑娘燕子直接点评这个问题实在太“魔性”了。“小小‘哪吒’两个字,就能考验你几十年的方言功底扎不扎实啊。”她理智分析,“不管在杭州,还是在老家,现在大伙儿,碰到影视书面语嘛,都习惯直接用普通话发音,‘哪吒’在方言里本身出镜率就非常非常低。经不起推敲的,可能你多问两遍,大家就搞不清楚究竟应该读什么了。要不是最近这个电影热映,很多人可能好多年都没用方言发过‘哪吒’这个音了。”
有人说,无论用普通话,还是方言,“哪吒”都不是很好读,因为“哪吒”本身是从印度舶来的梵音啊。类似还有梵语舶来词“般若”,读音“bo re”,是大智慧的意思。
哈佛大学文学博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教授夏维明认为:“哪吒是印度神话中两位神的合体,其一是《罗摩衍那》中的夜叉,那吒俱伐罗。另一个原型是克利须那神。”在印度佛教里,“哪吒”的全名是那吒俱伐罗(或那罗鸠婆,梵文 NalaKūvara),是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护国天王毗沙门天王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样子是三面六臂的鬼王,其职责是护卫佛法、扫除邪恶、保护世人。
喜欢研究民俗文化的胡先生却认为,方言哪吒难读,主要是文白异读惹的祸。
什么是文白异读?这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等。在中国,吴语、闽语、瓯语的文白异读现象最为频繁复杂。举个杭州人都懂的例子,上海话中“大衣”的“大”念做 [da],是文读,接近普通话;但“大人”中的“大”念做 [du],是白读。再比如上海话中,上海人的人读[niŋ] 到了人民广场中的人,它又读[zəŋ],这些都是约定俗成读法。
哪吒[nézhā]偏偏是从梵文转过来的特殊发音,转成方言里的文读就特别尴尬,怎么读都觉得舌头打结,不大“合适”。
全民抢“哪吒故里”?
除了全民家乡话说哪吒外,不少地方的人还在争做“哪吒老乡”,想让自己的家乡成为“哪吒故里”。
比如电影里提到的“陈塘关”,被四川人认为是哪吒的故乡,遗址在今天的南广古镇,据说3000年前,李靖就驻守在那里。这次的电影制作团队正好来自四川,特地安排太乙真人说了一口四川话。
但天津不服啊,他们说,四川离海太远了,你让哪吒怎么闹海?我们的陈塘庄才是陈塘关,哪吒闹海就在附近的三岔河口。天津历史上有过一座哪吒庙。据天津《地方志》记载,陈塘庄街在历史上还有一座“哪吒行宫”,供奉着哪吒和托塔天王李靖的神像,但后来也被拆除了。
福建人跳出来说,那我们也有一个陈塘关啊,相传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其中还有一个领袖叫陈塘呢;这下安徽也坐不住了,《封神演义》里提到哪吒在陈塘关出世时的河叫九湾河。巧的是,安徽也有九湾河,南岸便是陈塘渡,渡口不远还有龙潭。
怎么争都好,但要清楚的是,哪吒终归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哦。
你的家乡话是怎么念“哪吒”的?
来源: 都市快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史涵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