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电子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电子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1、本书的单元安排:    教材分析: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年7月第1版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课时:90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组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年7月第1版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课时:90课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电子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1)

教材分析:

1、本书的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自然美景 第二单元:学习生活 第三单元:家庭亲情

第四单元: 感悟人生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 第六单元:想象世界

2、教材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七年级下常用汉字200个左右。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4、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6、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本册学习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和实施:

课程纲要1节

第一单元

《春》3节

《济南的冬天》2节,

《雨的四季》1节,

《古代诗歌四首》5节

第二单元

《秋天的怀念》2节

《散步》2节,

《散文诗二首》2节

《世说新语》2节

第三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节

《再塑生命的人》2节

《<论语>十二章》3节

第四单元

《纪念白求恩》2节

《植树的牧羊人》2节

《走一步,再走一步》2节《诫子书》2节

第五单元

《猫》2节

《动物笑谈》2节

《狼》3节

第六单元

《皇帝的新装》2节

《天上的街市》2节

《女娲造人》1节

《寓言四则》3节

写作:6次12节

综合性学习:6节

名著阅读:12节

课外古诗词诵读:6节

语文基础知识:4节

课程评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电子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2)

课程评价总成绩=过程评价成绩 期末成绩

(总成绩100分,过程评价占30﹪,期末成绩占70﹪)

1、过程评价(30﹪)

过程评价成绩(30分)=课堂表现(10﹪) 作业表现(5﹪) 写作得分(5﹪) 单元测试成绩(10﹪)

2、期末成绩(70﹪)

期末成绩(70分)=期末笔试成绩(100分)×70﹪

3、评价结果处理

课程评价总成绩=过程评价成绩 期末成绩。根据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秀(30﹪)、良好(30﹪)、合格(30﹪)、不合格(1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电子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电子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