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测试卷(2)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综合全练)
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测试卷(2)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综合全练)文章重要信息的感知与提取的步骤:(4)信息较集中的主旨句、标题用语。(1)标示时空转换、上下句(段)关系(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承接)、提示语境特征的提示语。(2)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语。(3)显现人物情态、环境特点的描写语。
《访梅》阅读答案解析:
一、1、D
2、翻看舅爷的画集,我们不佩服 帮舅爷寻作画色彩无果,我们后悔
教你解题:文章重要信息的感知与提取
要快速、准确地感知、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应注意透露文章重要信息的句子的基本特征。这些语句一般是:
(1)标示时空转换、上下句(段)关系(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承接)、提示语境特征的提示语。
(2)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语。
(3)显现人物情态、环境特点的描写语。
(4)信息较集中的主旨句、标题用语。
文章重要信息的感知与提取的步骤:
(1)找准信息部位;
(2)筛选有效,淘汰无效;
(3)准确表达。
3、(1)对舅爷的画不佩服,有些不以为意。
(2)为我们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感到惭愧。
4、(1)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写出了舅爷作画前的用心、专注和反复斟酌。
(2)“瘫”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却无果的沮丧与失望。
教你解题:赏析句子
(1)结合特定的语境去分析、品味句子。
(2)理解句子的含意,既要说出其表层含意,又要说出深层含意。
(3)从句式特点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4)从修辞角度入手,练习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思考运用该种手法的作用。
(5)从写作手法上赏析句子: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看句子有无特定的表达方式,掌握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②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如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6)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入手,抓住语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分析句意。
(7)从内容情感上赏析句子。
5、①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有好奇心;②要关注表面看来“简单”的事物,体会其中的内涵;③要努力地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
二、1、写太阳出现的张扬是为了在对比和反衬中表明月亮出现的静气、闲适,带给人光明又和人分享光明,带给人欢乐又和人分享欢乐。
教你解题:分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内涵,把握它们的作用。
(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中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构思之妙。
(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分析写作技巧。因为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主张表达出来。
(4)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看全文是否结构严谨;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
(5)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看材料和中心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看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答题格式:明写法 述内容 析效果。
2、(1)句子通过排比修辞,多角度、多侧面热情歌颂了月亮的冷峻和宽容、坚定和无私。句式铿锵,有节奏感。
(2)低沉、舒缓、动情。这句话描述了黄黄为家“献身”的最后告别的一幕,表现了作者至今对它的敬重、不舍和怀念。句中透出作者悲凉无奈的心境,所以朗读时应采用低沉、舒缓、动情的语调。
3、月亮“常青的学校”教会我们:教人保持美好的人性;教给人纯洁温润的品性;教人坚持的信念;教人理解、宽容和大度。
4、作者用“被露水打湿的月亮”作标题,特别在结尾点题中给予照应,意在借月亮起落、月亮的品质告诉人们,人世间是美好的,但人世间依然会有悲伤,会有无奈,会有丑恶,会有灾难……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像月亮那样,泪水中迎看光明,哭泣中期盼善良,艰难中创造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