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2002年非典中小学生征文,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一

2002年非典中小学生征文,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一等学生出完板报,我一看,乐了。 2003年,当时我是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因为“非典”停课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疫情结束,回到学校,大家都很开心,打扫教室,出板报,忙得不亦乐乎。

2002年非典中小学生征文,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一(1)

【按】作为语文老师,我的语文课,绝不只讲教材,也绝不只停留在课堂,我一直给学生强调一点,那就是时时处处皆可以学语文,凡是有语言的地方,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不必非要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考试。

我是这样给学生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今天开始,本公众号连载三期“时时处处学语文”的实例。今天发布第一期。

“毅然告别非典”,这个说法你觉得别扭吗?

2003年,当时我是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因为“非典”停课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疫情结束,回到学校,大家都很开心,打扫教室,出板报,忙得不亦乐乎。

等学生出完板报,我一看,乐了。

黑板上赫然写着六个字的大标题:

毅然告别非典

我让学生们读一读,琢磨一下这个句子有问题没有。大多数人找不出问题,但又隐约觉得有一点儿别扭,这别扭在哪里呢?

我来分析一下:

“毅然”,坚决的,毫不犹豫的样子。我们还经常把“毅然”和“决然”连用,说“毅然决然”来形容非常坚定果断。

但是不是任何表示坚决的,毫不犹豫的意思,都可以用“毅然”呢?

不妨看两个例句:

他毅然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他毅然离开父母家乡参加革命。

这两个例句中“毅然”的用法都比较常见,都没有问题。

但请注意,前一句中是毅然去某地(干某事,见某人等),这个只要下定决心奔赴就可以了;而后一句中则是毅然离开某地(不干某事,告别某人等),虽然也有下定决心,毫不犹豫的意思,但这其中又有隐约含有在感性上的不舍的意味。这一层意味在工具书上一般不明确揭示出来,但是,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下。

语文学习中,使用工具书非常重要,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工具书。因为工具书中提供的字词的意思,只是典型的意思,或者说字典义,当一个字一个词进入到具体语境中,还会有千变万化的语境义,而要把握这些语境义,非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更多的典型语境应用不可。要在这些具体的语境中揣摩这些词语的具体应用。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断强调语文学习要多读书的原因之一。

“毅然告别非典”这个说法之所以让人觉得有一点儿别扭,是因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有一点儿舍不得离开“非典”似的。“非典”没什么舍不得的,还是让它抓紧滚蛋才好。

然而,谁又能想得到,17年后,类似于“非典”(注意我说的是“类似”,而不是“就是”。坚决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新冠”又来了呢?

不知道等到疫情结束,返校上课,学生们又会出怎样的板报呢。

千万别出什么“感谢你,冠状君”这样的东西才好,因为“毅然告别非典”还只是语病的问题,而“感谢你,冠状君”这样的说法则完全是三观的问题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