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读书故事:无法与经典共情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故事:无法与经典共情不少学生都曾经说过,对于这部作品无感。那么,当我问学生,大卫每周挣六先令或七先令的工资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时,学生们经过计算得出,10岁的童工大卫,辛苦干一天,大约挣得人民币7分钱。当学生计算出这个答案时,他们往往对大卫的艰难生活有了理解。有不少学生反映,大多数经典都年代久远,很难产生共情。真的如此吗?《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自传性作品。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部分主要写了10岁的大卫·科波菲尔被继父送进远离家乡的货行当童工独自谋生以及与房东米考伯夫妇共甘苦的生活。当学生在感受这些作品时,他们的心灵接受、安放了这些伟大作品的某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将来就可能发芽、生根、开花,最后结出伟大的果实。而让学生愿意通过学习课本中的节选而去读原著,无非是要让这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下的文字和文化以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连结。大多数经典都年代久远、难以共情,事实真的如此吗?
暑期是整本书阅读的好时机,然而在今天这个碎片化阅读、网络信息阅读的时代,阅读“大部头”的经典书籍,似乎成了一件困难而辛苦的事,或者说是一件奢侈的事。
虽然语文课本收入了不少经典作品的节选,但是有多少人读完这些经典著作?现状似乎并不乐观。就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我曾在复旦附中所执教的班级中做过这样的调查:有多少学生读完了这整本书?很遗憾,全班40名学生,没有一人读完全著,只有一多半同学读完了课本的节选。
这也让语文教师反思,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伟大的作品。如果只是将其“囚禁”于语文应试知识与应试技能中,简单地从应试知识与应试技巧掌握的角度,讲一讲小说的三要素,那这样的学习不仅是对伟大作品的不尊重,而且几乎是无价值的。
为何语文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对这些伟大作品的阅读与学习?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是助推人类精神不断走向高贵、走向圣洁而永远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生长的力量。
当学生在感受这些作品时,他们的心灵接受、安放了这些伟大作品的某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将来就可能发芽、生根、开花,最后结出伟大的果实。而让学生愿意通过学习课本中的节选而去读原著,无非是要让这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下的文字和文化以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连结。
大多数经典都年代久远、难以共情,
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不少学生反映,大多数经典都年代久远,很难产生共情。真的如此吗?《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自传性作品。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的部分主要写了10岁的大卫·科波菲尔被继父送进远离家乡的货行当童工独自谋生以及与房东米考伯夫妇共甘苦的生活。
不少学生都曾经说过,对于这部作品无感。那么,当我问学生,大卫每周挣六先令或七先令的工资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时,学生们经过计算得出,10岁的童工大卫,辛苦干一天,大约挣得人民币7分钱。当学生计算出这个答案时,他们往往对大卫的艰难生活有了理解。
10岁的童工大卫,在远离家乡的货行独自谋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在文学作品中,大卫心里装有“过去所学的、所想的、所喜爱的,以及激发我想象力和上进心的一切”。当我问学生你们10岁时,是否心中也装有类似的思想?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当他们发现这一点时,这也成为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重要契机。
不难发现,如今高中生,缺少了一些对人生的想象力。失去了想象力,人就已然被“囚禁”。学习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象力激发的意义。
可以说,高中语文课本中入选的《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狐独》等几部经典,是人类精神家园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棵树的根须都已深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腹地。带领学生学习这些作品,让这些经典作品与当下的生活经验产生连结,方能让学生认识、理解、欣赏这些根须有怎样的特点,它们是怎样深深地扎入人类精神文明腹地的,它们是怎样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大地的营养的,又是怎样反哺人类精神文明大地的。
将经典与文字产生连结,
方能与学生一同享受经典的“好”
怎样将好文章的“好”与学生一起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永恒话题。经典文学作品都具有艺术的必然性,其中一点就是语言选择的必然性、不可替代性。而且,语言都有其时代特征,让学生在经典作品阅读过程中,了解语言的魅力,是阅读的重要收获之一。
提及经典作品中的语言特点,不得不提鲁迅。1934年,鲁迅先生创作了《拿来主义》。在讲授这篇经典时,教师常常会遇到麻烦,学生对“孱头”“昏蛋”“废物”的理解,总是难以到位。从字词的本义出发,从语源上去推敲,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孱”的本义是女子一胎多子,生产后身体虚弱无力。后来人们用“孱头”来形容那些软弱、懦弱,缺乏勇力的人。这样点一点,学生对那些因“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就能有较切近的理解。
“昏蛋”,也叫“浑蛋”“混蛋”“糊涂蛋”。人们用“昏蛋”“糊涂蛋”来骂那些分不清楚是非,不明事理,又自以为是、自我存在感极强的人。他们往往会在某种极度情绪中,做出自以为真理在握其实是毫无理性的“过头”的事情来,破坏力极强。
“废”的本义是指被灾难,如战争破坏的房屋。后来人们用“废物”来形容“无用之物”。“废物”的主要特性,就是失去了它作为某物的基本特性,失去了作为某物的用处。
当文字的疑惑不清解决之后,让同学试着将“孱头”“昏蛋”“废物”三个词语互换,看看是否可行。当他们发现,这是不能互换的时候,语言使用的精确性也会让他们有深刻的印象。
用经典关照学生的内心世界,
方能让学生理解经典的价值
记得还有人不喜欢《劝学》,说用了那么多比喻,多数是堆砌,深处更是炫博;并且,说理几乎只用比喻,没有真正的推理。让学生在学习《劝学》名篇中,除了欣赏其精妙的比喻、自然的推理,更尝试感受它对我们自身的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学”的意义与价值,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经典的价值。
《劝学》中,其实有荀子对“君子”的信仰,也是对“学”的信仰——人是要向君子看齐的,而“学”是人向君子看齐的基本方式。当一个人有更高的追求时,就会对“学”有一种源于生命深处的喜欢,于是,“学”就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倘若停止学习,人也就停止了自我超越。其中讲到“学”对人的改造意义——去除“非人”性,成就人性;“学”对人具有“发展”与“约束”的双重意义,从而做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其实,荀子自己知道,这一辈子肯定是学不成君子了,但“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不正是接纳吗?!知道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后永远向更好的方向努力,这难道不是每个人追求的心理境界吗?!
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多的是从“发展”的角度思考与腾挪,失去了对“约束”的思虑与作为,于是就出现了“高智商的野蛮人”,出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人都在有我无他的“他人即地狱”的困境中作困兽之斗。有感于此,我将教育理解为:教育对生命具有约束与解放的双重意义——对生命进行文化约束的同时,唤醒、解放其生命力。
作者:黄荣华(作者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