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将对霍去病的评价(霍去病首战即封侯)
历代名将对霍去病的评价(霍去病首战即封侯)霍去病问道:“从东往西,右将军、前将军和左将军都没看到匈奴主力,伊稚斜单于和右贤王真的不关心漠南的战事吗?”星月之下,篝火旁,霍去病手持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比划。旁边蹲坐四个军候(军职八品),外围站着八个百夫长(军职十品)。算上霍去病,这十三个人,是八百精锐的大脑。霍去病帐下有四位军候(军职八品):高不识、仆多、邢山、徐自为,各统骑兵两百。高不识和仆多是匈奴降将,邢山是从小被匈奴掳走的汉人。徐自为家族的徐卢,本是匈奴一位小王。景帝时七个匈奴小王南下投诚,全部封侯,其中徐卢封容城侯。徐卢的姓氏并不是中原的徐氏,匈奴人投诚时一般都会起一个汉人姓名。徐自为不是徐卢的后代,但他能力不俗,是这个家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图-匈奴鼎盛时期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中、前、后、左、右、强弩六将军,十余万骑,从定襄郡出发,浩浩荡荡出征匈奴。
霍去病,从小与匈奴降将学骑射,年仅十七岁,鹰目方口,白袍银铠,一派天下任我纵横的气势。
武帝授霍去病票姚校尉(军职四品),选善骑射者八百人,多为匈奴降卒。
霍去病帐下有四位军候(军职八品):高不识、仆多、邢山、徐自为,各统骑兵两百。
高不识和仆多是匈奴降将,邢山是从小被匈奴掳走的汉人。徐自为家族的徐卢,本是匈奴一位小王。景帝时七个匈奴小王南下投诚,全部封侯,其中徐卢封容城侯。徐卢的姓氏并不是中原的徐氏,匈奴人投诚时一般都会起一个汉人姓名。徐自为不是徐卢的后代,但他能力不俗,是这个家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图-匈奴鼎盛时期
星月之下,篝火旁,霍去病手持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比划。旁边蹲坐四个军候(军职八品),外围站着八个百夫长(军职十品)。算上霍去病,这十三个人,是八百精锐的大脑。
霍去病问道:“从东往西,右将军、前将军和左将军都没看到匈奴主力,伊稚斜单于和右贤王真的不关心漠南的战事吗?”
仆多答道:“以前我的部落在大青山东北麓的草原上,只有几百人,常因单于一句话,就要举族搬迁,或全部及马高的男子出征。右贤王也多次派人叫我们出兵,我族却从来不理会。匈奴的单于和右贤王,是互不统属的,只有利益一致才会联合出兵。”
高不识接话道:“我的情况刚好相反,我的部落在狼山脚下,受右贤王节制,不知单于为何人。”
霍去病追问道:“如果你们是伊稚斜单于或右贤王,会怎么做?”
邢山分析道:“我从小跟着匈奴人作战,我跟过的部落,少数比以前强大,更多的是被兼并,或直接消失了。在草原上,只有持续强大,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兼并,失去部落名称,族众成为骑奴。伊稚斜单于一定会救漠南各部,不会坐视我们扫荡漠南的,只是他真沉得住气啊。右贤王则不然,刚上任不久,是伊稚斜单于的侄子,他首先要控制右地诸部,尤其是河西走廊的浑邪和休屠。现在右贤王绝不想跑到漠南开战的,战争就会死人,就会损失兵力,这样下去他这个右贤王也做不长,伊稚斜单于早晚派个儿子顶替右贤王的位置。”
仆多补充道:“我也认为单于一定会南下,右贤王却根本不会出兵。”
霍去病再问道:“我们人少,只能放单于大军过去,在从背后狠狠打一下。”
外围一个声音道:“干脆突袭龙城,把伊稚斜单于的老巢端了。”原来是百夫长赵破奴,他是在匈奴长大的汉人。
图-卫青直捣龙城
赵破奴的话让大家想起了卫青突袭龙城的壮举,但自那之后,匈奴就加固了城防,留了数千人把守。赵破奴这个提议,可以认为是一种喊口号,让大家听了激情澎湃,但不会有人真的赞同。
徐自为道:“万一伊稚斜单于不来,我们岂不是空跑一趟,更打不了龙城。不如前往夫羊句山北麓,在大将军破右贤王之地,相机偷袭右贤王的一些偏师部落,砍些人头回来,如此也不耽误袭击单于。”
霍去病道:“说得好,徐军候的提议正合我意。不过我们不能沿大将军的路线走,还是先从南边登山,再从山上杀下去。”
几日后,霍去病军出现在夫羊句山上,群山耸峙,长风吹拂里,林荫深处时有河溪流淌,危险的气息从天而降。
霍去病、邢山、徐自为、高不识、仆多五个人围观一位已逝的老者,汉军骑哨射中了他的战马,老者从马背跌落,他是摔死的。
邢山沉声道:“用这种老头做斥候,看来藉若侯就在附近。”
图-匈奴鼎盛时,从单于的视角看汉朝
高不识接话:“我曾运送一批草料到藉若侯营中,他帐下有四五千人,但老人居多。”
仆多脸露疑色道:“藉若侯一向都是给单于输送草料牛羊,理应在伊稚斜单于后面,难道单于的大军和我们擦肩而过?”
霍去病却欣然道:“如此最好,前将军、左将军、中将军拖住单于主力,我等若灭掉藉若侯,正好断了单于后路,足可影响整个战争的形势。”霍去病等还不知道单于绕了一大圈,正在左地伏击了赵信和苏建。
藉若侯的名声霍去病早有耳闻,他的名字叫产,是冒顿单于最小的弟弟,军臣单于和伊稚斜单于的祖父辈,藉若侯是军臣单于给他的封号。匈奴风俗重少轻老,饮食衣物先给少年,有剩余才给老者。匈奴很多人年老后食不果腹,不服老的人也很多,藉若侯就是其中最著名的“老当益壮”者。
图-戈壁中的河流
藉若侯年近七十,无法冲锋陷阵,就担任给大军输送草料和牛羊的任务。匈奴很多老人都来投奔藉若侯,死在军旅途中,总好比在后辈的蔑视中死去。前来投奔藉若侯的人当中,有军臣单于和伊稚斜单于的叔叔罗姑比,这些老人在匈奴地位江河日下,这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汉朝截然不同。
即便是输送草料和牛羊,伊稚斜单于都嫌藉若侯的军队速度慢,藉若侯只能在单于本部与右地之间,逐水草而居,一直有老人慕名来投奔,也算自成一族。
一连搜索几日,这天阳光洒在原野上。霍去病等人趴伏在山坡上的草丛里,俯视坡底,发现下面有个小湖,水纹荡漾,湖旁的草地上竖起百多个帐幕,成群的战马牛羊正悠闲地吃草。
众人难掩兴奋,霍去病去下令:“留几个人观察,其余人都回树林睡觉,今晚劫营。”
到了晚上,明月高挂。
“战马的马蹄都用牛皮包好了吗?马嘴都用笼子套上了?”霍去病见赵破奴小跑过来,迫不及待问道。
“都弄好了,校尉大人,随时可以杀过去。”
十三个人蹲到地上,就着月光,霍去病用石头在地上画出一个敌人营地草图。
“匈奴人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出现在这里。所以今夜的偷袭,必定成功。大家可以放开手脚,为所欲为。我们分成四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切入,不要恋战,贯穿敌营再后队变前队,反身杀回来,来回穿插,直到不再有人抵抗。”
“明白。”十三个人异口同声答道。
荒漠中温差大,此时正是下半夜,天气非常寒冷。帐篷里的匈奴骑兵都在酣睡,站岗的骑兵因为受不了严寒和疲劳,躲在营寨附近的帐篷后面烤火睡觉。也有几个老兵比较负责任,强撑着靠在营寨的木栅栏上打盹。
轰鸣声低沉,一个老哨兵本能的伸手去拿挂在脖子上的牛角号,一支长箭笔直穿过他的颈部,带起一蓬鲜血,巨大冲击力随之将他带倒。
八百精锐冲进匈奴大营,一时间喊杀声响彻了黑暗中的草原。
徐自为的铁戟撕破了第一个帐幕,两百匹战马怒吼着,踩在熟睡的敌兵身体上,飞驰而过,随即更多的战马尾随在他们后边,从已经死去的敌兵尸体上践踏而过,转眼见十几个匈奴人就成了一摊血肉模糊的肉泥。
汉军怒吼着,疯狂的驱打着战马,肆意从匈奴的帐篷上飞驰而过。前排的人用长兵器撕开敌人的牛皮帐幕,中间的骑兵从尚在酣睡或已惊醒或茫然不知所措的敌人身体上践踏而过,后边的骑兵手执各种利器,不但驱马踩踏,还挥动兵器肆意劈杀漏网的敌兵。被铁骑席卷而过的地方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四支铁骑像四只咆哮的猛虎,一路嗜血,疯狂冲击匈奴营帐。汉军深知,不杀敌就被敌杀,因此狠命打马奔驰,不论是卧倒的匈奴人还是坍塌的帐幕,一律踩在脚下,肆意践踏,任意摧残,把匈奴人的绝望和惨叫统统淹没在血腥之中。
营帐中奔跑出来侥幸死里逃生的匈奴人,刚长吁一口气,下一队二百铁骑又杀过来,比起睡梦中被格杀的同伴,他们的命运更加悲惨。
只有部分匈奴人为了保护粮草辎重,骑上战马拿着兵器向草料场和牛羊圈靠拢,三五成群组织在一起,结成小型阵势,准备负隅顽抗。
藉若侯须发皆白,知道自己的骑队遭到劫营,刚穿好战斗服,只见刀光飞闪,高大的帐幕随着飞射的奔马从中裂开。汉军铁骑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冲过中军大帐,像平地上刮起的一股旋风,藉若侯做梦也难想到,自己是被汉军铁骑踩踏死的。
面对排山倒海的汉军,匈奴人以为是汉军主力到了,很多老人追随藉若侯,早就打算死于战场,此刻竟毫不留恋人世,连抵抗的想法都没有了,闭眼等待命运的审判。
匈奴虽有四五千人,但群龙无首,惨败的命运已经不可挽回。四支铁骑在逐渐失去阻力的战场上越跑越快,喊杀声越来越小,匈奴人慌不择路的身影随着铁骑的反复践踏已经逐渐稀疏。想要活命的匈奴人四散开去,生怕自己被狂野的铁骑卷走,再也看不到早上的太阳。
汉军在营中来回奔杀了十余次,就连零星的抵抗都没有了,马踏连营的效果真是惊世骇俗。最后只剩草料场和牛羊圈附近还有上百骑结阵抵抗,霍去病下令强弩射之,这最后的抵抗力量,变成了活靶子,惨不忍睹。
清晨,空气中充斥着浓烈的血腥味。霍去病坐在一匹死马身上,旁边放着藉若侯的首级。
赵破奴和一队士兵押着几个老者,走到霍去病面前,把他们摁到地上跪下。为首的老者不愿下跪,赵破奴一脚踢中其腿弯,老者应声跪地,痛苦得脸都快变形了,额头上密密的一层汗珠。
赵破奴兴高采烈地解说道:“校尉大人,这个是单于的叔父前右贤王罗姑比,另外几个是藉若侯的相国、当户,其他俘虏全杀了。”
霍去病还是个大孩子,却少年老成,双目精芒电闪,冷冷地看着这几个人,面无表情道:“大将军常说,久战必亡。把他们绑在马背上,立即撤兵。”
霍去病见好就收,率军回师,汉军把带不走的辎重全部烧掉。奔驰十余里,后方烈焰腾空而起,映红了半边天,即使是获胜方,仍让人瞠目结舌,肝胆俱裂。
此战霍去病折损百余人,斩首和掳获2028级。武帝龙颜大悦,封骠姚校尉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1600户。军候(军职八品)邢山、徐自为、高不识、仆多擢为校尉(军职四品),百夫长(军职十品)赵破奴擢升为鹰击司马(军职五品)。其余百夫长、什长、伍长,也都各有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