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恶性肿瘤做过开颅手术(我院成功实施首例)
因恶性肿瘤做过开颅手术(我院成功实施首例)7月25日上午,手术按预定计划开始,麻醉医生将患者特殊麻醉,手术医生完成开颅步骤,待目标手术区域脑组织暴露后,麻醉医生及时调整麻醉药用量让患者很快苏醒睁眼。监测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确认其神志清楚、表达正常、没有任何不舒服感受后,开始让患者分别完成多组指令性任务:活动右侧手脚远端,按顺序大声循环念出数字1、2、3、4。。。。。。,观看电脑屏自动播放的图片判读物体名称。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清醒由于患者头部肿瘤体积大、边界不清,位于优势半球,且临近重要的运动和语言功能区,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该部位的病灶必然造成右侧肢体偏瘫,语言表达困难,甚至完全性失语,如果切除范围不够,肿瘤又极容易复发。面对两难选择,神经外科脑肿瘤团队经过MDT讨论,决定采用最新的手术方案——清醒状态开颅 神经电生理监测 多模态辅助导航技术。方案确定后,神经外科和麻醉科专家团队,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心理辅导和评测,制定了详尽的麻醉手
7月25日,神经外科和麻醉科专家团队成功联合实施了“清醒状态开颅”脑肿瘤切除手术,在保留患者正常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同时完全切除功能区肿瘤。
患者王某,男性,49岁,长期从事工程基建工作,身体状况良好。3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轻微头晕,随后逐渐加重,1个月前已经明显行动不便,右侧肢体乏力,说话时言不达意,还有停顿和口吃现象。
到医院行MRI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额颞岛叶发现了大片弥漫性病灶,最大平面直径已超过10cm,初步判断为低级别胶质瘤。
术前MRI影像,左侧额颞岛T2高信号均为病变范围
由于患者头部肿瘤体积大、边界不清,位于优势半球,且临近重要的运动和语言功能区,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该部位的病灶必然造成右侧肢体偏瘫,语言表达困难,甚至完全性失语,如果切除范围不够,肿瘤又极容易复发。
面对两难选择,神经外科脑肿瘤团队经过MDT讨论,决定采用最新的手术方案——清醒状态开颅 神经电生理监测 多模态辅助导航技术。
方案确定后,神经外科和麻醉科专家团队,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心理辅导和评测,制定了详尽的麻醉手术方案和处理预案。
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清醒
7月25日上午,手术按预定计划开始,麻醉医生将患者特殊麻醉,手术医生完成开颅步骤,待目标手术区域脑组织暴露后,麻醉医生及时调整麻醉药用量让患者很快苏醒睁眼。监测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确认其神志清楚、表达正常、没有任何不舒服感受后,开始让患者分别完成多组指令性任务:活动右侧手脚远端,按顺序大声循环念出数字1、2、3、4。。。。。。,观看电脑屏自动播放的图片判读物体名称。
在患者与监测医生交流的同时,手术医生一直不停地用神经刺激器在大脑皮层探测需要保护的主要功能区位置,在脑表做好标记。测试完成后,麻醉医生让患者进入相对较深的麻醉状态。
手术医生在精确判定患者运动语言、辅助语言和运动功能区位置后,再分别通过影像导航和术中超声辨别肿瘤边界,最后成功避开神经功能区的警戒线,将肿瘤从正常神经纤维的包围圈里完全切除下来。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术后2小时清醒,没有留下任何功能障碍。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小知识
清醒开颅术,在医学上又称之为“唤醒麻醉功能区脑肿瘤的切除术”。术中唤醒脑功能测定是麻醉科和神经外科的前沿技术,多用于神经外科功能区病变,包括运动区、语言区、高级认知功能区等,不仅需要对麻醉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对气管插管技术和术中监护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神经外科和神经电生理医师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以唤醒麻醉、神经电生理监测、神经导航、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功能磁共振等多种高端技术为支撑,术中实时监测手术区域脑功能,最大限度切除脑肿瘤的综合手术技术,是目前功能区手术的金标准。
总监制:齐 进
总编辑:赖 春
责任编辑:龙秋帆 胡冰燕 赵芝洪
作 者:【神经外科】马 原 杨 涛【麻醉科】巩 固
来 源:西部战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