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心理三级专业技能卷)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心理三级专业技能卷)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案例分析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工作问题烦躁,情绪不好两个多月。
大家都知道,心理咨询师三级专业技能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和心理测验技能,之前小瑞也教过大家,关于复习着三个章节的时候,应该结合着基础知识的心理的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学这三个章节一起来复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小瑞就带着大家开始来学习一下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的考试重点!
请点击查看 心理诊断技能章节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技能章节重点
在心理咨询技能章节比较重要的章节是:效果评估、建立咨询关系以及制定个体方案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上图还告诉了同学们关于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的重点。大家都知道,只要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二级才可以接诊患者,那么这个章节就在后期实践有了很大的作用了。下面从一道案例分析大题上来看一下,本章节容易考到的知识点都有哪些。还是和之前说的一样,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一定要重在实践上,多做历年真题会对同学们很有帮助的哦~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工作问题烦躁,情绪不好两个多月。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心理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感到烦躁吗?
求助者:主要是工作不顺心,领导排挤我。
心理咨询师:您的意思是,因为领导排挤您,所以您觉得在工作上不顺心,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那您能谈谈是什么样的事情让您觉得领导排挤您吗?
求助者:我是一年前从国外留学回来,进入这家国企的,一直跟着现在的领导工作。这一年来,他总是让我做些收集资料、整理文件等无足轻重的事情,从来没有交给我任何重要的工作。两个多月前,我们部门有个大项目,我主动要求在这个项目中参与一些重要的工作,他答应得挺好,结果还是让我做些辅助工作。
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件事,您开始觉得领导排挤您?
求助者:是啊!他这就是排挤我啊!他一定是怕我这个海归博士盖过他的风头,所以处处压着我,不让我参与重要的工作。最近两个多月,见到本单位其他领导我都生气、心烦。父母有时劝我两句,我还和父母大发脾气,惹得父母伤心。
心理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在工作上,领导的做法让您觉得他排挤您,这让您感到愤怒、心烦,甚至还影响了生活和您与父母的关系,对吗?
求助者:是啊!
心理咨询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单位其他部门的新员工都承担了重要的工作吗?
求助者:没有,他们基本上和我差不多,都是做些无足轻重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既然新员工做的工作都差不多,那您为什么觉得您的领导排挤您呢?
求助者:我是海归博士啊,领导就应该重用我!
心理咨询师:你们这些新员工中,只有您一个人是海归博士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
心理咨询师:那其他海归博士是否也觉得领导排挤他们呢?
求助者:这倒没听说。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领导暂时没有委以重任,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接受,而您却认为领导是排挤您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应该说是您对这件事的想法存在问题。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是合理的,有些想法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想法导致恰当的情绪和行为,而不合理的想法则导致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
1.单选题: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A是( )。
A.惹父母伤心
B.回避朋友同学聚会
C.领导排挤自己
D.领导未委以重任
【章节】心理咨询技能
【知识点】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通过产婆辩论术指出求助者的情绪困扰C(烦躁、愤怒、向父母大发脾气等)是由其不合理的信念B(认为领导排挤自己)所致,而非外界事件A(领导没有委以重任)所致。
2.多选题: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包括( )。
A.烦躁
B.向父母发脾气
C.愤怒
D.回避同学朋友聚会
【章节】心理咨询技能
【知识点】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答案】AB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通过产婆辩论术指出求助者的情绪困扰C(烦躁、愤怒、向父母大发脾气等)是由其不合理的信念B(认为领导排挤自己)所致,而非外界事件A(领导没有委以重任)所致。
3.多选题: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包括 ( )。
A.歪曲的认知
B.现实的刺激
C.不合理信念
D.非理性思维
【章节】心理咨询技能
【知识点】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答案】AC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通过产婆辩论术指出求助者的情绪困扰C(烦躁、愤怒等)是由其不合理的信念(歪曲的认知、非理性思维)B(认为领导排挤自己)所致,而非外界事件A(领导没有委以重任)所致。
4.多选题: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
A.乱贴标签
B.绝对化要求
C.过分概括化
D.选择性消极关注
【章节】心理咨询技能
【知识点】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答案】B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合理情绪疗法的掌握情况。
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非理性观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 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以及糟糕至极(awfuliz-ing)。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而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糟糕至极则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结合本案例,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是“领导没有委以重任,就代表领导在排挤自己”,求助者的这种观念是一种过分概括化,同时也是对人或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
选项A的乱贴标签是Beck认知曲解类型之一,其本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形式,以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完事(例如,“我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我这样贪吃,丑恶可恨,简直像一头猪”)。
选项D的选择性消极注视也是Beck认知曲解类型之一,含义是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略其他方面,以致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后面还有更多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答案与解析,因篇幅较长,小瑞暂且搁置,明天,我们来个更猛的!2016年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直接摆上,深度剖析下一章节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