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助人为乐之星(助人为乐不留姓名)
校园内助人为乐之星(助人为乐不留姓名)她们的行为真正诠释了“雷锋精神”,不用惊天动地的事迹,只需要力所能及的付出;不是只做一件震惊他人的大事,而是点滴小事的累积。雷锋精神,不应该只在三月五日发扬,雷锋精神更应该像一粒种子,播种在少先队员的心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伴随孩子们一生。一封表扬信,送来了赞扬,也坚定了高坎小学全体教师的育人信念,坚定了我校德育的方向,在“自然教育”的理念下,为国家社会培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健康向上的人才一直是高坎小学的育人目标,厚植红色基因,深耕先锋意识,高坎小学必将努力前行!
3月5学雷锋日刚刚过去,一封手写的表扬信悄然出现在校长的桌面,这是一位七十五岁高龄的高坎旧站村民亲笔书写的表扬信,这封信为何而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七十五岁的宋照伟老人于今年2月18日到高坎邮局办事,回家的路上手里拿了一桶油三袋大米,物品沉重老人正感觉左右为难之时,突然迎面走来了两个女孩,她们见老人拎不动就走上前说:“爷爷我们俩个帮您拿吧。”说完便一人拿了一袋米一直把老人送到了家。
临走时老人问这两个女孩的名字,她们谁也不说,只是笑嘻嘻的说:“爷爷再见! ”宋照伟老人被这两个质朴的孩子打动了,经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两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是高坎中心小学的学生,于是便有了这封真诚感人的感谢信。正像老人信中所写——这件事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却反映出高坎小学在学雷锋做好事的教育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反映出班主任老师日常对孩子们的细致教育,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虽然已过60余年,但在高小仍然可看到雷锋精神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在收到表扬信之后,学校德育处深入各班级进行访查,终于知道了两个助人为乐却不留姓名的女孩子分别是来自于三年一班的郭佳欣和六年四班的张雨欣。随后学校在间操时间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朗读了表扬信并表扬了两个少先队员的助人行为。两个质朴的少年虽不善言谈,但阳光下她们的笑脸是那么纯真自然。
她们的行为真正诠释了“雷锋精神”,不用惊天动地的事迹,只需要力所能及的付出;不是只做一件震惊他人的大事,而是点滴小事的累积。雷锋精神,不应该只在三月五日发扬,雷锋精神更应该像一粒种子,播种在少先队员的心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伴随孩子们一生。
一封表扬信,送来了赞扬,也坚定了高坎小学全体教师的育人信念,坚定了我校德育的方向,在“自然教育”的理念下,为国家社会培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健康向上的人才一直是高坎小学的育人目标,厚植红色基因,深耕先锋意识,高坎小学必将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