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好像是二年级时,学校拆除了泥课桌,取消了高中年级。五年级开学时,两个班合并成一个班,从那个学期开始,结束了上半天课。我们低年级教室里是木头做的课桌和凳子,高年级教室里是泥课桌,是用土坯砌成桌子形状上面抹了黄泥。即使这样,教室也不够,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小学是上下午交替上课,我一至四年级都是上半天课。《离开学校》村里有座砖窑,砖窑往西二百米左右,有一所学校,那时候校名是“东方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学校曾经设立小学一直到高中的班级。教室很简陋,每个教室都有两个门,每个教室后面的地面,也都有一个防空洞口,上面用木板盖着。老师多次警告,不准揭开木板,胆大的男孩子还是趁老师不在,偷偷打开洞口,看着里面阴森森的,也没人敢进去。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

记忆中的故事》之四

离开学校

今年春天,我收到头条君的邀请,回答问题:“如果时间能倒流,你愿意回到哪一天?”我仔细回顾走过的这几十年后,认真的写下了“回到1981年的夏天,语文老师骑车,找到我家的那一天。”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岔路口,每一条路都通向不同的人生。正因为这样,选择才尤为重要。而正确的选择需要有远见卓识,要用长远的眼光制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四十多年前,上帝没有将这些禀赋赐予十五岁的我身上。所以,才有了下文: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2)

《离开学校》

村里有座砖窑,砖窑往西二百米左右,有一所学校,那时候校名是“东方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学校曾经设立小学一直到高中的班级。

教室很简陋,每个教室都有两个门,每个教室后面的地面,也都有一个防空洞口,上面用木板盖着。老师多次警告,不准揭开木板,胆大的男孩子还是趁老师不在,偷偷打开洞口,看着里面阴森森的,也没人敢进去。

我们低年级教室里是木头做的课桌和凳子,高年级教室里是泥课桌,是用土坯砌成桌子形状上面抹了黄泥。即使这样,教室也不够,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小学是上下午交替上课,我一至四年级都是上半天课。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3)

好像是二年级时,学校拆除了泥课桌,取消了高中年级。五年级开学时,两个班合并成一个班,从那个学期开始,结束了上半天课。

升初中时学校搬到新校址 ,上学要穿过两个村子,再经过一个有个大土坑的岔路口。记得冬天放寒假到校领通知书那天,正赶上一夜狂风暴雪,早上风雪不停肆虐着。风雪打在脸上生疼,逆风去学校,像有人往后推着走,睁不开眼迈步也艰难,几个人一起抱团往前走。

走出村子没有遮挡,风更大。一晚的风雪把土坑用雪填平了,与路面齐平。看不清路的我们就掉进雪坑,所幸,松软的雪不会受伤,一番手脚并用的攀爬,好不容易爬上来。到校得知,一路上到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掉进雪坑挣扎了一番……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4)

那时,最喜欢的课是作文课,我是一班的学生,二班的语文秦斌老师,给我许多的鼓励,他虽然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却让我写了作文就交给他批改。记得作文本上,秦老师用红笔密密麻麻的小字批注。我的作文,他也常在他的班级朗读。

老师的鼓励如一缕春风,让热爱书写的种子在人生的早春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初一下半学期,我转学来到离家近的包钢十一中。初一年级有六个班,当时一班是重点班,我在三班的普通班,刘亚娟老师,是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没多久,老师就发现我对语文课的喜爱,对我多了一些关注。有一天,她看见我课间看一本《三侠五义》,问我喜欢这本书?我说没有别的看的,就借到这本书。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5)

放学时,刘老师叫住了我,让我和她回家。我坐在老师自行车后座上,一起穿过家属区,来到位于电影院后面的老师家。

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两间平房。我第一次踏入老师的家,紧张而不安。老师推开一间屋门,指着靠墙一个书柜对我说:“你自己选,喜欢什么书带回家看吧”!

我的心狂跳起来,从来没有面对这么多喜欢的书。有《红岩》《青春之歌》《战争与和平》《简爱》《茶花女》等等许多名著。老师告诉我,她和丈夫都痴迷阅读,看见同样喜欢阅读的我,就心生喜欢。从这一天开始,我接触到外国名著,走进一个文字的广阔世界。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6)

刘老师让我当了语文课代表,每次考试后,她都兴奋的告诉我,两个班,我的语文成绩是第一名。

那时,学生偏科严重,历史、地理、生物课被视作副课,不受重视,课上纪律很差,乱哄哄的几乎没有多少人注意听讲。我的历史老师李学政,是六班的班主任,是一位清瘦的长者。

可能是喜欢看历史故事的缘故吧,我也喜欢历史课,他的每节课我都不被周围嘈杂环境影响,认真听讲。一段时间后,李老师对我说“一个小姑娘,能喜欢历史真难得,你愿意的话,我的课你坐到前面来吧”。我没有离开自己的座位,只是更认真听讲回报老师的关注!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7)

初二下半学期快要结束时,学校通知从下个学期开始,对不是包钢职工子弟的学生,收取每学期15元的借读费。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数目。我们兄妹六个,父母身上背负的担子已经很重了,每个学期正常的2元学费,好几个孩子同时开学,已经是父母的重负了。怎么能再向父母要15元借读费?怎么开口?……

内心一番挣扎,心里暗自决定退学。回家后,我装的漫不经心的样子对父母说出不想念书了。那时候,我和村里同班的几个同学经常在一起,父母觉得我是玩心重,就说“你不想念书就别念了”!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8)

时隔多年,回想起这一幕,我仍为自己的无知和目光短浅而不胜唏嘘。善良宽厚的父母,即使自己再怎么辛苦,只要我们愿意念书,节衣缩食也会供姊妹们上学。我们自己选择退学,他们也不会多说什么,就真的以为不想念书了。

目光短浅的我一意孤行,自认为是省下15元,减轻了父母负担。殊不知,那个年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眼前的钱是省下了,代价是从此我远离了学校,失去了选择更好人生道路的平台!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9)

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表面却是无所谓不上学。十五岁的我明明不想离开学校,却固执的隐瞒自己的渴望。不到最后缴费期限,我还照常去上课,期待能有转机。惶惑中决定不去和刘亚娟老师告别,因为我知道,看见老师,我假装的无所谓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离校那天终于到了,班里还有一个同伴也选择退学。记得是上午课间操后,第三节课的铃声响起,我俩背起书包离开教室。走下台阶,快出大门时,大门对面花坛边坐着教导主任和副校长。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0)

我们被叫过去,校长严厉的问“没放学,你俩不上课要去哪?”要是平时,看见威严的两位老师这么严厉的责问,早已战战兢兢了。退学离校的我们,心里有着对校方的怨愤。要离校了就没有了顾忌,也不再紧张,我大声说“学校要借读费,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们没交钱。不是我们不上课,是不交钱学校不让来上课了”!

两位老师沉默了,谁也没说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两位老师看我们的表情,老教导主任乔老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老师目光里的无奈与惋惜,我们当时就觉察到了。幼稚的以为两位老师假惺惺,明明你们是领导,收费的是你们,还在惺惺作态。无知肤浅的认为一个校长就能有权决定全校的任何事物……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1)

许多年以后,才理解那声叹息里有对贫穷的悲悯!更多的是惋惜梦想还没有飞翔,就被贫穷过早折翼的学生!

一个星期后,正是快放暑假时,天气炎热,我一个人在家,大门外突然响起刘亚娟老师高声呼唤我的名字。我以为听错了,连忙走出去。

大门外刘老师两条辫子搭在胸前,满脸汗水推着自行车站在大门边。我连忙让老师进屋,老师讲了许多上学的重要性。她以为是父母心疼借读费,不让我上学了。老师好几个小时一路问路找到我家,要见见我的父母!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2)

我忍着哽咽,说不是父母,是我自己不想念书了。老师问了几遍为什么,我低头不说话,眼泪掉下来。

老师叹口气, 摸着我的头发对我说“你现在年龄小,不懂事,现在苦一点,将来就会好过了”!我们长久的没说话……

我没有带老师去找父母。临走时,老师对我说“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这段经历珍藏在我心底,虽然我辜负了刘老师对我的期望,可我一直铭记她对我的关爱。尤其是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跻身于职工子弟们中间,在那种被轻视的状态下,老师的关注犹如一缕春风,温暖了一个敏感细腻的农村女孩孤独的心!

父母回来后,我也没有告诉老师来过……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3)

多年以后,我已为人母,在一次等车中偶遇刘亚娟老师,我们一眼就认出彼此。老师拉着我的手,第一句话是“离开学校你后悔吗?”我默然……

我又何尝不想念书呢? 要知道四十多年前,对我们家来说,15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同样的15元借读费,让品学兼优小我四岁的妹妹差点也与学校无缘!

我退学几年后,妹妹面临同样的15元借读费,和我一样,不愿意给父母增加负担,她也选择退学。在院子里,来来回回一根绳子拉着小平板车,上面坐着两个外甥和弟弟。去地里满满挑两大筐菜,回来切碎喂一百多只鸡。

一年后,深知离开学校滋味的二姐,问妹妹“你想不想念书?”妹妹哭了……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4)

二姐也是班里品学皆优的学生,当年高中非常难考,理科成绩非常棒的二姐却轻松考上了。当时东河区食品厂招临时工,二姐为给家里补贴家用,辍学进入食品厂。 许多年以后,二姐还能给初中的女儿辅导数理化……

二姐第二天就去了学校,找到她的班主任,老师也曾惋惜二姐辍学,二话没说,让妹妹尽快去上课。当然了,15元的借读费是必须要交的。

第二天,父亲装满一小车胡萝卜拉到市场去卖。我和妹妹一边一个推车,说来也巧,正好卖了15元。第二天,妹妹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说她不想念书。父亲一再追问下,她哭着说“一车胡萝卜都被我一下子花没了”!……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5)

时隔我退学几年后,小我四岁的妹妹,又差点被这15元借读费挡在校门外。更何况几年前的境遇,这样,就能理解我当初的选择了…

多年以后,我们姊妹们经常聊起当初各自的选择。感慨那时候的我们,懂事的让人心疼……

虽然我们姊妹们没有远见卓识,目光短浅的给自己的人生留下许多遗憾。可在那个年代,那个年龄的局限下,我们更看重生活重压下父母的艰辛。正因为对父母赤城的爱,才让我们幼稚的选择和父母一起面对贫穷!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6)

虽然我在校时间只有短短的近七年时光,那段青涩懵懂的时光却给予我最简单纯粹的快乐,也是我最留恋怀念的岁月……

人生的上半场我走的跌跌撞撞,也曾摔得灰头土脸,我被同时代的人远远的抛在后面。

几十年过去了,额上皱纹鬓间白发道尽世事沧桑。这时,岁月把同时代的人重新置于相同的起点,人生下半场开始了。

走过大半生,热爱的事物一直在心底蛰伏着。在下半场,让尚有余温的梦想从心底释放,没有任何功利性,仅仅只为自己的热爱去学习。

离开学校一年多(离开学校)(17)

岁月洗净铅华,走入平和豁达的年龄,终于悟出: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学校,只要活着,就没有离开学校!每个人都需要 成长,这和年龄无关。学习,是一辈子的功课,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从来没有离开学校!共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