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学旅行一般去什么地方:东京有镰仓 沪杭有径山
日本修学旅行一般去什么地方:东京有镰仓 沪杭有径山相州江之岛去的那天正逢节分祭(立春前的一个节分,一般在2月3日或4日,今年和中国的除夕挨着),江岛神社非常热闹。人们撒豆祈福,让鬼怪出去,福缘进来。特别要说的是,沿着海岸线一路从镰仓高校前走到江之岛,看到了富士山,充满了需要“定睛一看”的魔幻不真实感(果然,返程时却看不到了)。其实,看过葛饰北斋在《富岳三十六景》里那幅《相州江之岛》就不会觉得奇怪,一边是江之岛灯塔,一边是若隐若现的富士山,尽管隔了很远,却可以同时入画。过了这种逛拍吃的旅行初级阶段后,镰仓的好就在漫无目的的散步中流淌开来。作为日本封建时代第一座首都,又在政权更替中被弱化了政治力量,镰仓便成就了现在既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又不那么严肃的古都氛围。《倒数第二次恋爱》里小泉今日子饰演的单身女主角千明在46岁那年做出了“将家安在镰仓,每天往返东京”这个举动,或许足以解释镰仓的迷人:背山面海,海浪的辽阔,山寺的静谧,消解了大都市的繁忙焦虑
日本我独爱镰仓。
开始以为是受日剧影响。远的必举《灌篮高手》的例子,现在游客还是习惯性坐江之岛电车在“镰仓高校前”站下车。这次去,又看到妈妈们很配合地帮子女在樱木向晴子招手的路口拍照。而那些妈妈,想来也是我们的同代人,少女时代也曾暗恋过流川枫;近的必须翻出百看不厌的日片《倒数第二次恋爱》和《海街日记》,主角们都爱在“极乐寺”站上下车,绿色站牌,红色邮筒,一直都在,最适合拍同款照,再用那些台词金句拿来配图做无主情话。
电车在镰仓晃晃悠悠
极乐寺前的绿色站牌和红色邮筒
过了这种逛拍吃的旅行初级阶段后,镰仓的好就在漫无目的的散步中流淌开来。
作为日本封建时代第一座首都,又在政权更替中被弱化了政治力量,镰仓便成就了现在既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又不那么严肃的古都氛围。《倒数第二次恋爱》里小泉今日子饰演的单身女主角千明在46岁那年做出了“将家安在镰仓,每天往返东京”这个举动,或许足以解释镰仓的迷人:背山面海,海浪的辽阔,山寺的静谧,消解了大都市的繁忙焦虑;而镰仓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东京一小时左右车程,又恰好将自己介于出尘入世之间。
镰仓有很佛系的一面,毕竟幕府时代佛教盛行,留下了众多寺庙:建长寺、圆觉寺、长谷寺、东庆寺、净妙寺……大大小小不计其数。有心者还将每一座寺庙和拍过的影视作品截图对比——明月院的紫阳花,极乐寺里的葬礼。
去的那天正逢节分祭(立春前的一个节分,一般在2月3日或4日,今年和中国的除夕挨着),江岛神社非常热闹。人们撒豆祈福,让鬼怪出去,福缘进来。特别要说的是,沿着海岸线一路从镰仓高校前走到江之岛,看到了富士山,充满了需要“定睛一看”的魔幻不真实感(果然,返程时却看不到了)。其实,看过葛饰北斋在《富岳三十六景》里那幅《相州江之岛》就不会觉得奇怪,一边是江之岛灯塔,一边是若隐若现的富士山,尽管隔了很远,却可以同时入画。
相州江之岛
相比知名旅游景点镰仓大佛、鹤岗八幡宫等,镰仓文学馆清静得很。
川端康成把《千纸鹤》中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逢安排在镰仓圆觉寺一间茶室;圆觉寺坐禅也治好了夏目漱石的忧郁症;小津安二郎与母亲定居北镰仓的山之内,死都没有离开……谈及镰仓文学,一不小心就会给人那种“啊,原来他是镰仓人”的后知后觉。
文学馆原为加贺百万石的藩主、旧前田侯爵家的别邸,是一幢有近百年历史的半木造法国新装饰艺术风格的洋馆。脱鞋参观既安静又干净,进门后先抽签,签上是一位镰仓作家和一句此人名言。我抽到夏目漱石,朋友抽到太宰治。这种简单的互动挺好。
我抽到的夏目漱石签
民居和店铺分散在街道两旁,木结构矮房,还是《镰仓物语》里的景象。进去要一碗荞麦面,再带两个和果子,只能用现金支付。出来的时候电车穿过街道中央,叮叮叮,好像要把人带回镰仓时代。
这次我没有在镰仓住下,之前那种要离开心爱事物前的别离愁绪便减轻了不少。大概是冬日清冷,以及多次前往的熟悉感,或者说参照物的更新,给了我回去也必定看得到风景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