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
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因而,卓琳专门叮嘱过和小平同志打牌的人:只有在打桥牌的时候,他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此后,和小平同志打牌的人也越来越认真了。桥牌是一种智力性很强的游戏,最初大家积极鼓动小平同志打桥牌,还是因为他平时太过劳累,即便是休息的时候头脑也在不停地思考问题,这使得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夫人卓琳都非常担心他的健康。1986年他会见日本自民党最高顾问二阶堂进的时候就说,他检验自己的身体就靠两条,一是能不能下海,二是能不能打桥牌。前者证明他的体力还不错,后者证明他的智力还不错。当时社会上已经流传了一些有关他健康的谣言,他用这两条给予了反击。图|1984年,小平同志正在北京中南海打桥牌
图|叶剑英
然而作为神经性的疾病,帕金森病很难治愈,而且很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早期的帕金森症会出现“静止性震颤”,也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脚抖动,到了晚期,行动方面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在生病之后,小平同志被迫放弃了自己晚年最大的爱好——打桥牌和游泳。
1986年他会见日本自民党最高顾问二阶堂进的时候就说,他检验自己的身体就靠两条,一是能不能下海,二是能不能打桥牌。
前者证明他的体力还不错,后者证明他的智力还不错。当时社会上已经流传了一些有关他健康的谣言,他用这两条给予了反击。
图|1984年,小平同志正在北京中南海打桥牌
桥牌是一种智力性很强的游戏,最初大家积极鼓动小平同志打桥牌,还是因为他平时太过劳累,即便是休息的时候头脑也在不停地思考问题,这使得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夫人卓琳都非常担心他的健康。
因而,卓琳专门叮嘱过和小平同志打牌的人:只有在打桥牌的时候,他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此后,和小平同志打牌的人也越来越认真了。
在打桥牌的过程中,小平同志本人喜欢追根究底、弄清原委的性格也展露无遗。
有一次和女儿打牌的时候,女儿在收局时说了一句:“刚才您那张牌不该那么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平同志回去之后想了很久,第二天再打牌时就复盘了昨天的牌型,问大家:“你们说谁对谁错?”于是一家人就此推敲了很久。
图|1983年,小平同志和夫人卓琳(左)、女儿邓楠(中)在大连棒槌岛
女儿邓楠后来回忆,关于出哪张牌的问题,他们经常发生争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小平同志因为打牌结识了许多中外桥牌高手。他自己常说:“打牌要和高手打,输了也有味道。”
1981年有“桥牌女皇”之称的杨小燕曾经到北京和邓小平等人打桥牌,几人连续对阵了四五个小时。
这一次打牌给杨小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曾经称赞过:“邓先生打牌思路清晰,牌风稳健,在80岁的老人中是十分令人吃惊的。”
小平同志为桥牌在中国的推广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图|小平同志参加老干部"运筹与健康"桥牌比赛
早在1978年,我国几位桥牌元老就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推广和发展桥牌运动,小平同志批复道:“请体委考虑。”
1980年中国桥牌协会应运成立。1984年开始,中国桥牌协会举办了“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赛,小平同志亲自率队参赛,从第一届到第十届他的队基本都是冠军,只有一次拿了第二名。
游泳更是小平同志十分热爱的运动,这与他的故乡有关。
他出生于四川广安,家门口就有一条河。小平同志自己也经常回忆,小时候每年夏天的时候,一群孩子就会脱光了衣服在这条河里痛痛快快游泳一整天。
这些童年趣事,直到晚年他仍旧经常向身边的同志讲起。可惜15岁的时候,他就因为革命离开了广安,而且直到去世也没能找到时机再回家一次。
图|1992年,小平同志和卓琳全家在北戴河海滨浴场
据小平同志的长女邓林回忆,父亲很不喜欢在游泳池里游泳,因为游泳池太小了,水也是“死水”。大海则有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的时候,有一种搏击的感觉。
每一年全家人去到北戴河的时候,小平同志就一定要下海游泳。即便是天再冷、浪再大都不舍得放弃。
有一次游到一半下起了大雨,岸边的同志摇了小红旗示意大家上岸,小平同志还说了一句:“他们摇早了。”
1992年,88岁的邓小平在深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显示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魄。考虑到当时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医疗小组的人不建议他下海游泳。
然而小平同志自己非常坚持,多次询问身边人天气如何、水况如何等。医疗小组最后经过研究,还是同意了他下海。邓林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时候的爸爸真像个任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