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操与袁绍实力对比: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出现了两次

曹操与袁绍实力对比: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出现了两次同时,由于官渡之战,超乎袁绍预期的作战时间,他的大本营邺城却起了内讧,审配把许攸的家人给抓起来了,理由是许攸家人犯法。许攸大怒——我在前线玩命,你们在后面搞我家人?最可气的是袁绍,还不闻不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沮授提出建议:让蒋奇领人马在淳于琼(乌巢)外侧驻扎,既拱卫乌巢粮仓,也防止曹操孤注一掷偷袭。许攸也跟着补充道:既然手里有粮了,就应再次开启“多线作战”,去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拿下许都,正面硬顶的曹操,就等于插标卖首了!这两条建议,只要有一条被采纳,曹操根本没法翻盘。可袁绍却脑子短路一般,全都否认了!

三、许攸和乌巢

徐晃劫粮,让袁绍意识到了命根所在,启动了“乌巢粮仓”战术。

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这是袁绍的一手妙招,让曹操的反击从此失效。因为当时曹操能做的,就只有骚扰和破坏袁绍的粮道,曹操已经没有任何能力跟袁绍正面作战。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沮授提出建议:让蒋奇领人马在淳于琼(乌巢)外侧驻扎,既拱卫乌巢粮仓,也防止曹操孤注一掷偷袭。

许攸也跟着补充道:既然手里有粮了,就应再次开启“多线作战”,去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拿下许都,正面硬顶的曹操,就等于插标卖首了!

这两条建议,只要有一条被采纳,曹操根本没法翻盘。可袁绍却脑子短路一般,全都否认了!

同时,由于官渡之战,超乎袁绍预期的作战时间,他的大本营邺城却起了内讧,审配把许攸的家人给抓起来了,理由是许攸家人犯法。许攸大怒——我在前线玩命,你们在后面搞我家人?最可气的是袁绍,还不闻不问。

曹操与袁绍实力对比: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出现了两次(1)

于是引发了著名的“许攸投曹”,许攸献计,奇袭乌巢!曹操意识到了这是自己唯一的希望,亲自带队奔向乌巢,过程异常惊险。

淳于琼跟曹操,当年同为汉灵帝的“西园八校尉”之一,能力超强,并非《三国演义》所写的那般是酒囊饭袋。

突闻曹操偷袭,立刻做出正确部署,坚守核心大营,摸清对方情况再说。曹操攻击受阻。如此到了天亮,淳于琼一瞅——呦呵?好你个曹阿瞒,就这么点人马,却敢来打我的乌巢,看我怎么教育你做人,故而出营攻击曹操。(明至,(淳于)琼等望见公(曹操)兵少,出陈门外。

乌巢这里打成一锅粥,袁绍早得到通知了。哪料袁绍却反其道行之,非要攻击曹操大营,只派一队轻骑救援乌巢。

即便这样,这队轻骑兵也差点让曹操灰飞烟灭。曹操正跟淳于琼硬刚呢,有人就喊:“坏啦,后面出现了敌兵!”

曹操与袁绍实力对比: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出现了两次(2)

又一次“最后五分钟”到来!

曹操当即拔剑在手,大喝:“不要管后面!敌兵都在前面,都给老子冲——”

曹操、曹兵,在这最后五分钟内,爆发出了全部潜能,一举击败淳于琼,攻入乌巢大营。

反观袁绍,听闻曹操偷袭乌巢,却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次“最后五分钟”。道理很简单,你既然知道了是曹操亲自出马袭击乌巢,那你袁绍是不是也应亲自出马,带兵决战乌巢?只要能干掉了曹操,官渡就胜了!

就算赶到后,曹操在乌巢得手了,但只要有你袁绍在,是不是就能立刻反攻乌巢,而作战目标也则改为:擒杀曹操!结果袁绍却安坐大营内等消息。而他那队轻骑兵,看到曹操得手后,竟然毫无作为。

须知,当时曹操已经血战乌巢一夜了,还有啥战斗力可言?结果这第二次最后五分钟,袁绍又没有抓住—— 乌巢本能成为曹操的坟墓,却反而变成了袁绍的“绞刑架”。

曹操与袁绍实力对比: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 出现了两次(3)

四、总论分析

这就是“最后五分钟定律”的巨大作用!无论强,还是弱,倘若没有这种“死顶硬抗”的气魄,就无法通过这条定律的考验。

只有能通过“最后五分钟定律”考验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牛人。

就如袁绍败给曹操一样。故而从这层意义上来言,“最后五分钟定律”,就是强者或牛人的试金石!不要因有阻力或困难就放弃,或干脆“躺平”!

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顶一顶,坚持一下,或许你就会发现“最后五分钟定律”的神奇,让我们犹如曹操一样,笑傲于风雪之中,哪怕之前那些吹过的牛皮,也都仿佛成了名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