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不会特别好(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世界不会特别好(这个世界会好吗)父亲的死将他从过往的生活中唤醒,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福贵从一个吃喝嫖赌、挥霍无度的少爷浪荡子变成把家产败尽、一无所有的佃农,从父亲口中的败家子到妻儿口中的顶梁柱,从山峰跌落到谷底,从蜜罐迫进糟糠,这种种遭遇让人旁观却又不得不旁观。读完余华的『活着』后,怎么说呢,心情很沉重。面对无奈的遭遇,似乎每一句话对于活着而言都显得苍白而又无力。但活着是一种状态,是我们的进行时,我们又无从逃避。读完故事,对福贵的一生有种说不出的痛与无奈,但仿佛又让我更淡然了许多。
昨天微博出了一个热搜——2019能过则过,2019年接近尾声,但这一年的网络环境被负能量覆盖了太多,“抑郁症”“XX家暴”“XX道歉”“心源性猝死”等热词甚嚣尘上...
这让我联想到了2017年刚读完余华的《活着》时码的文章,有点应景,在此分享给大家。
你想过死吗?
本来我敲出的是"你想过去死吗?",但思量后决定把"去"删掉。
读完余华的『活着』后,怎么说呢,心情很沉重。面对无奈的遭遇,似乎每一句话对于活着而言都显得苍白而又无力。
但活着是一种状态,是我们的进行时,我们又无从逃避。
读完故事,对福贵的一生有种说不出的痛与无奈,但仿佛又让我更淡然了许多。
福贵从一个吃喝嫖赌、挥霍无度的少爷浪荡子变成把家产败尽、一无所有的佃农,从父亲口中的败家子到妻儿口中的顶梁柱,从山峰跌落到谷底,从蜜罐迫进糟糠,这种种遭遇让人旁观却又不得不旁观。
父亲的死将他从过往的生活中唤醒,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
老全以及伤员们的死让他了解到战争和生活的残酷,更加怀念家的温暖;
就在他与家人团聚之时,母亲的死又引发了他对自己深深的自责,让他刚刚品尝到亲情的心跌落谷底;
就在一切趋于平静时,儿子有庆的死再次给了这个家庭以沉重的打击;
好在还有妻女,看着凤霞嫁予二喜幸福的模样,老两口也欣慰不已;
而凤霞在生苦根时却因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也在三个月后撒手人寰;
之后二喜又意外身亡,同一所医院同一间病房,夺去了几乎一家人的性命;
一家六口转眼只剩爷孙;
暮年时,就连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苦根也离他而去,死因竟是撑死的,多么荒谬。
余华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段艰辛的历程,用这朴实的故事借福贵之口折射出当代生活的荒诞与无奈。
生活的疾苦、亲人的离去,一次次让他体会着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撕心裂肺。
每次都是在为幸福的到来而欢喜时,灾难似晴天霹雳一样就直插进这欢喜,将幸福撕的粉粹,多么残忍又巧妙的写作手法。
本来应该在昨晚读完后就马上写这篇后感,但面对漆黑的夜晚,我不愿去陷入迷失的黑暗,所以在今早醒来后,看着旭日东升,我敲出了这些文字。
本来歌曲我想用逼哥的『这个世界会好吗』,但还是用了老郑的『回到拉萨』,因为每次听它内心都会稍作平静,纯净,纯碎,仿佛真的到了布达拉....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故事以这样优美却又深沉的文字结尾,仿佛是作者在为自己这残忍的文字而不忍,让人们在尝尽苦难后看到希望的曙光。
福贵平静的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让旁人还以为他是在诉说他人的故事。真是应了"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句民间歌谣。
许多时候,以为幸福触手可及,可它却在天就要蒙蒙亮的时候迎来了阴天甚至雨淋。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人生路很长,前行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同行者,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他们中途上了车,在某个站点又下车, 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你走到终点,但无论如何请你相信,总会有人在终点等你。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只是时间不是药,但药却在时间里。时间左右了我们太多,但解药还需我们自己去寻找。
这个世界会好吗?无论答案如何,我希望我们都愿意去热爱这个世界,最后、愿:
每个人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