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做学问的礼数也是上一代人风格的,谁提供了参考资料,他毕恭毕敬地在作品旁写上对方的名字;签完名的书,也都整整齐齐列在架子上待人来取。房间里还有几张还没送出去的作品,曾孝濂笑着说,“只有她见过。”妻子总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和观众。他请张赞英找一张画,用的还是植物拉丁文名。张赞英还给我们看了一个小视频,一个在公交站等车的老人,一手拿着速写本,另一手,不断在空气里比划着描摹植物枝桠的动作…….“他总觉得时间越来越宝贵了。”麻栗坡兜兰

最近的新作长果大头茶(右)与实物

还有一次,他兴冲冲跑到植物园里采标本,意外看见野生的长果大头茶开得那么好,于是就坐下来画起了速写……

他比年轻时画得更勤了,跟时间赛跑。

妻子张赞英说,“一天的话,他是最少要画个8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画不动了才会停止。”

张赞英还给我们看了一个小视频,一个在公交站等车的老人,一手拿着速写本,另一手,不断在空气里比划着描摹植物枝桠的动作…….“他总觉得时间越来越宝贵了。”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1)

麻栗坡兜兰

房间里还有几张还没送出去的作品,曾孝濂笑着说,“只有她见过。”妻子总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和观众。他请张赞英找一张画,用的还是植物拉丁文名。

做学问的礼数也是上一代人风格的,谁提供了参考资料,他毕恭毕敬地在作品旁写上对方的名字;签完名的书,也都整整齐齐列在架子上待人来取。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2)

曾老为一条拍摄新作的画稿

凡是答应下来的活,他也都尽力配合。为了拍摄,曾孝濂在我们抵达前两天,从头起一幅新画的稿。头一天早上四点起来构思,八九点开始动笔,一直画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五点多又起来画。为了我们一来,就能拍到一些色彩。

在我们的摄影机打开前,他已经完全进入了自然的世界,头戴着放大镜,坐在窗前,以毛笔透澈的笔画,一遍遍地叠加。房间里寂静无声,就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

忘了多久之后,我们出了门,蓦然发现,公寓的大堂里赫然悬着一幅字: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3)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4)

部分图片由曾孝濂、昆明当代美术馆提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