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
80岁奶奶学编程(82岁爷爷每天沉浸工作9小时)为一条摄制组讲解画圆柏的故事案头堆满了画笔和参考资料,像年轻人一样,大开“多任务”模式,要画诗经植物,要给植物学家发现的新物种作科学画,要设计邮票……现在他觉得,“我们国家生物绘画的春天,现在开始。”曾孝濂头戴放大镜 ,在家中作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半年前,曾孝濂又回到了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得到了所里领导的支持,住进了植物所青年骨干人才公寓。不过一间30平的屋子,两张床,一张桌子一搁,也就占了七七八八。倒是有个宽大的卫生间,可以方便他调颜料。
蓝孔雀(国画) 2012年
落叶 2021年
曾孝濂也曾怀疑过,“中国的生物绘画,何去何从?”那是2004年《植物志》出版后,昆明绘图组的编制没了,所里的年轻人纷纷改行。
但他没有停下画笔,在实践里摸索那个答案:只要表现物种的特征,不用拘泥于形式,油画、水彩、丙烯、水粉,中国画,什么都可以,可以画大画小,画更多色彩……
现在他觉得,“我们国家生物绘画的春天,现在开始。”
曾孝濂头戴放大镜 ,在家中作画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半年前,曾孝濂又回到了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得到了所里领导的支持,住进了植物所青年骨干人才公寓。不过一间30平的屋子,两张床,一张桌子一搁,也就占了七七八八。倒是有个宽大的卫生间,可以方便他调颜料。
案头堆满了画笔和参考资料,像年轻人一样,大开“多任务”模式,要画诗经植物,要给植物学家发现的新物种作科学画,要设计邮票……
为一条摄制组讲解画圆柏的故事
甚至常常禁不住“植物的诱惑”而画。
前些天他和妻子张赞英去散步,牵手相伴,走到针叶林下,“蹦哒——”一颗干枯的果枝就掉到跟前,曾孝濂捡起来一看,觉得它“铁骨铮铮”,“就认为它要我画它”。
在昆明植物所扶荔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