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表达了什么爱情(薛定谔的猫让我对)
薛定谔的猫表达了什么爱情(薛定谔的猫让我对)1926年,玻尔的学生海森堡进一步提出,我们不可能知道一个原子或者一个电子在什么位置上,同时又知道它在如何运动。你不仅不可能知道,而且,具有确定的位置和运动的原子这一概念,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你可以问原子在哪里,并得到一个答案,也可以问原子如何运动,并得到一个答案,但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二者的答案。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基本理论:测不准原理。 1913年,一个叫尼尔斯.玻尔的丹麦年轻人突然提出一个理论,认为物质会突然间从无到有,又会倏忽从有到无。所有已知的微观粒子,无论是电子,还是原子,我们都不可能知道其具体的运动规律,仿佛是不可捉摸、随处乱窜的幽灵。这个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就是著名的“量子跃迁”。 就是因为他违背了我们的常识认识。对于物质、对于客观世界,我们总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它由各种物体(比如桌子、椅三行星、原子等)组成。无论我们是否去观察它们,这些物体一直都那儿存在着
王阳明最受诟病的一件事——被指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重要证据之一,就是“岩中花树”这件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卷下)
之所以王阳明的这句话:——当一朵花在山中寂寞开无主、没有被任何人观察到之前,它是处于一种“潜隐”(寂)的状态,直到有人来看它,它的形状和颜色才会“一时明白起来”,也就是瞬间从“叠加态”变成了“现实态” ——饱受人非议,
就是因为他违背了我们的常识认识。对于物质、对于客观世界,我们总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它由各种物体(比如桌子、椅三行星、原子等)组成。无论我们是否去观察它们,这些物体一直都那儿存在着。
不过,这只是人类在牛顿力学的常识认识;一张桌子的长短、形状和量是桌子本身的固有属性,决不会因为我们看不看它、是站着看它是跑着看它而改变。
人类的认识很快就随着探索而深入:
1913年,一个叫尼尔斯.玻尔的丹麦年轻人突然提出一个理论,认为物质会突然间从无到有,又会倏忽从有到无。所有已知的微观粒子,无论是电子,还是原子,我们都不可能知道其具体的运动规律,仿佛是不可捉摸、随处乱窜的幽灵。这个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就是著名的“量子跃迁”。
1926年,玻尔的学生海森堡进一步提出,我们不可能知道一个原子或者一个电子在什么位置上,同时又知道它在如何运动。你不仅不可能知道,而且,具有确定的位置和运动的原子这一概念,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你可以问原子在哪里,并得到一个答案,也可以问原子如何运动,并得到一个答案,但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二者的答案。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基本理论:测不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波粒二象性”:一个电子或光子,有时候会表现得像一个粒子,有时候则表现得像一个波。它是粒子还是波,取决于实验和观察。当它表现为粒子时,就是一小块浓缩的物质,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咯咯碰撞的小球;当它表现为波时,就是一种不定形的运动,能够扩散和消失。
简单地说:一个东西怎么会既是粒子又是波。
量子力学意义上, 岩中花树平时的状态,就是“既是粒子又是波”的状态。两者叠加在一起是整体的 不过,对于量子力学的认识,人类很快有了新认知,
1935年,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薛定谔,设计了一个有点残忍的实验(当然只是思想实验):一只猫被关在一个盒子里,盒中还有一个装毒剂的瓶子瓶子受控于一个粒子衰变的装置。在观察者进行观察之前,粒子是否发生衰变是无法确定的,所以毒剂被释放与否的概率就是1:1。这也就意味着,这只悲惨的猫随时处于一种非死非活、又死又活的“叠加态”中。非得等到一个观察者出现,才能搞定这只猫的死活你一看它。它要么就全死,要么就全活。
“岩中花树”和量子力学是相通的。
五百年前,王阳明来看花树时,相当于一个观察者出现了。
这个观察者,广义上不是王阳明这一个人,而是有意识的人——在这个星球上只有人,才是有意识存在的动物。
意识即心,王阳明的观察是人的有意识心的观察,这心最重要的特征,是尝脱离事物而单独存在。正如他所说的:“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传习录》卷中)
恰恰是由于人的自由意识和创造意识的介入,岩中花树,以及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不管是事君(在职场尽责)、事亲(在家庭尽心)、仁民(关爱他人)、爱物(珍爱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看似琐屑的视听言动,都有了得存在的价值,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