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龙其实压得过地头蛇(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强龙其实压得过地头蛇(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一日,魏元忠去监狱检查,突然看到一人,人高马大,虽然带着枷锁,但仍然神采奕奕,与常人决然不同,于是他就命人把此人带到了自己的后堂。监察御史魏元忠临危受命,自不怠慢,就赶紧找人商量巡视路线以及调集人马,检查各种车辆与后勤保障等诸事,但隐隐之中,心里总还是觉得不妥,始终放不下心来。唐高宗李治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很是尴尬,主要是他的父亲唐太宗,以及他的夫人武则天太过耀眼,说起李治本人的形象反倒是模糊不清了。记得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在《百家讲坛》曾有专门精彩讲述“唐高宗真相”的视频,有兴趣的可以找来去看下。有一年,唐高宗李治想去巡视东都洛阳,正好这一年关中地区饥荒严重,路上很多的强盗与小偷,杀人越货者不计其数,很是不安定。众位大臣都提心吊胆,不光担忧皇帝的安危,更重要的也担忧自身的安全。于是,唐高宗就找来了时任监察御史的魏元忠,此人后来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兼具政治和军
有一种行之有效且充满智慧的方法,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他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反击他,因为出其不意,使之猝不及防,往往使他吃亏上当,败下阵来。
在我们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首先就会想起一句话,叫做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地头蛇”因为熟悉本地情况,可供利用的本地资源全面而又缘缘不断,往往很难使其臣服,所以对地头蛇的加以利用,是每一个“强龙”的必然之策。
在“地头蛇”中难免有很多鸡鸣狗盗之徒,“鸡鸣狗盗”虽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也为人所不屑,但在特殊的关键时候,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往往能发挥特长,使其转危为安,让事情得到顺利地实施。
鸡鸣狗盗的故事,是战国时代齐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与手下食客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在此不多絮叨,只说一下这位唐朝大盗的故事。
唐高宗李治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很是尴尬,主要是他的父亲唐太宗,以及他的夫人武则天太过耀眼,说起李治本人的形象反倒是模糊不清了。记得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在《百家讲坛》曾有专门精彩讲述“唐高宗真相”的视频,有兴趣的可以找来去看下。
有一年,唐高宗李治想去巡视东都洛阳,正好这一年关中地区饥荒严重,路上很多的强盗与小偷,杀人越货者不计其数,很是不安定。众位大臣都提心吊胆,不光担忧皇帝的安危,更重要的也担忧自身的安全。
于是,唐高宗就找来了时任监察御史的魏元忠,此人后来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兼具政治和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整个唐代诸位宰相之中颇有作为的一位。
监察御史魏元忠临危受命,自不怠慢,就赶紧找人商量巡视路线以及调集人马,检查各种车辆与后勤保障等诸事,但隐隐之中,心里总还是觉得不妥,始终放不下心来。
一日,魏元忠去监狱检查,突然看到一人,人高马大,虽然带着枷锁,但仍然神采奕奕,与常人决然不同,于是他就命人把此人带到了自己的后堂。
在后堂之上,魏元忠仔细询问了此人所犯的罪行,以及家庭出身等等,才知道此人出身大户,饱读诗书,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只因天灾人祸,最后家中无以为继,才带领家人以及家丁铤而走险,仅仅是为了讨口饭吃,并未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魏元忠问明真相,赶紧走下大堂,亲自为此人打开手铐、脚镣,又命人给他换上整齐的衣帽,征得此人的同意后,就做了魏元忠的亲密随同。
在唐高宗李治去巡视东都洛阳的一路上,魏元忠都与这位随同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并时时请教关于防治盗匪的办法,这位随同也是竭尽全力的来帮助魏元忠,及早提出自己的建议,加以防范。
故此,唐高宗与众臣巡视东都洛阳的一路上,并未有任何的危险,事事顺利,这让唐高宗对魏元忠刮目相看,在以后的日子里,魏元忠升至宰相,并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人物。
魏元忠在此事上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从狱中解救的这位随同,并因才任能,让他助了自己一臂之力而已。
后人有评语:
“因材任能,盗皆作使。俗儒以鸡鸣狗盗之雄笑田文,不知尔时舍鸡鸣狗盗都用不着也。”
就是说,要量才而用,强盗都可以成为使者。世俗的那些儒士老是耻笑奚落孟尝君手下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却不知在当时除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其他人并没有派上什么真正的用场。
历史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不要以个人的好恶而妄断历史,更不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而历史的启示就是你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