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心中的妖猫传(梦枕貘的妖猫传写了17年)
白居易心中的妖猫传(梦枕貘的妖猫传写了17年)又比如,你家的棉花地里,总是传出窸窸窣窣地对话声,预言当朝太子因病扑街的日期,又爬出两个勇不可挡的高大兵俑,还杀了人,这就很毛骨悚然了。比如有人家忽然出现一只说人话的大猫,先是指点你寻找金钱,后是对你的床帏之事情指指点点,后来又要霸占你的妻子,这就不可爱了。空海出身名门,为了追寻佛道,在三十岁左右时跟随遣唐使来到唐朝,师从于青龙寺惠果法师,成为正统密宗第八祖,佛法造诣颇高,对日本佛学有很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空海文采出众,书法也很精妙,有日本的王羲之之称,小说中空海帮助唐宪宗修补王羲之的书卷也却有其事。《妖猫传》的故事背景,正是建立在空海入唐的历史背景下。留学僧空海和好友橘逸势一同入唐,分别寻求唐朝的密宗佛法和儒学之道;彼时唐朝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城市,各色人种都生活在长安,朱门罗绮,胡姬压酒;各种宗教文化也是遍地开花 奇闻逸事也不罕见,但是怪事多了也就引人注目了。
《妖猫传》在国内首次出版的名字只是《沙门空海》,没有妖猫。
这样的改动并非没有缘由,国内读者对空海和尚不一定有认知,而“妖猫”必将是吸睛的一场猎奇。
从故事主线来讲,《沙门空海》这个名字可能更加合适。
空海并不是一个杜撰的人物,空海是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弘法大师”,今天的杭州灵隐寺也还能看到空海的塑像。
空海出身名门,为了追寻佛道,在三十岁左右时跟随遣唐使来到唐朝,师从于青龙寺惠果法师,成为正统密宗第八祖,佛法造诣颇高,对日本佛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空海文采出众,书法也很精妙,有日本的王羲之之称,小说中空海帮助唐宪宗修补王羲之的书卷也却有其事。
《妖猫传》的故事背景,正是建立在空海入唐的历史背景下。留学僧空海和好友橘逸势一同入唐,分别寻求唐朝的密宗佛法和儒学之道;彼时唐朝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城市,各色人种都生活在长安,朱门罗绮,胡姬压酒;各种宗教文化也是遍地开花 奇闻逸事也不罕见,但是怪事多了也就引人注目了。
比如有人家忽然出现一只说人话的大猫,先是指点你寻找金钱,后是对你的床帏之事情指指点点,后来又要霸占你的妻子,这就不可爱了。
又比如,你家的棉花地里,总是传出窸窸窣窣地对话声,预言当朝太子因病扑街的日期,又爬出两个勇不可挡的高大兵俑,还杀了人,这就很毛骨悚然了。
空海和橘逸势,被妖猫事件吸引,逐渐入局。
原来这些看似无关的灵异事件背后,条条线索都指向了五十年前的一场往事——华清夜宴,霓裳羽衣,那是一场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宫廷秘事。
空海、橘逸势联手白居易、柳宗元等人一起探寻秘事,一场牵涉众多,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就此展开了。
正史记载,安史之乱中玄宗避祸蜀地,途中陈玄礼反叛,迫使玄宗缢死杨玉环;但很多民间传说中杨贵妃却是被救了下来,东渡日本,在日本寿终正寝。但是梦枕貘铺开的这个故事却另有结局,脑洞大开,虽然也免不了红颜祸水之嫌,也却十分令人唏嘘。
《妖猫传》的作者梦枕貘,是日本知名的奇幻文学作家。
他最为知名的作品莫过于《阴阳师》系列,主角是日本平安年间的咒术大师安倍晴明,安倍晴明的左右手则是精通乐理的源博雅。
一个智慧强大的法师搭配一个聪慧渊博的贵公子,正好也是空海和橘逸势的人设。
只是,放在空海这里,妖怪少了,人心却多了,也许是因为空海是佛教中人吧,毕竟无论是人还是猫,还是一切情仇,都是众生相,都是空。
中国有一句话是:老而不死是为贼,原本是孔子责骂老却德行不佳的人的话。
然而我却想用来注解《妖猫传》——老而不死是为妖。妖猫惑人引出华清池边的君王美人长恨歌,这长恨歌依旧能往前追溯,最初不过是瓜枣之争。
最初的冲突,最初的人心跌宕,像是一颗种子在几十年间生根发芽,最终变成这一场诡事。
无论是五十年的当事人,还是更早故事里的当事人,都老成一张薄薄的影子,如果他们死了或者愿意就此罢手,只不过留下只言片语供人评说。
然而他们心中的火不熄灭,不老不死,就会永远困在这一场悲哀中。而空海追寻的正是用佛法解开这悲哀。
书中不少情节着墨于空海与人论道佛法。
我印象最深的是,橘逸势正式答应和空海一起探寻这场宫廷秘史时的对答。
对于参与这种诡谲危险的探秘之旅,逸势内心是害怕的又是兴奋的,害怕是这件事毕竟诡谲,毕竟有生命危险,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惨死。兴奋的是,身为儒者,为君王所用是理所当然;况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国家秘事中来。
逸势面对空海又十分赧然,觉得以往的自己太大言不惭,毕竟深入危险核心的是空海。
而空海对答:不论是大言不惭的逸势,或是惊恐的逸势…在我面前忘了我的你,全都是橘逸势。无论是哪个,都是你,不是吗?每一个逸势的存在,都是必要的。任何人都不决定,那个逸势该留下来,哪个又该舍弃,我和你都不能决定。因为那些全部整合在一起,才正是橘逸势。
“所谓敬爱密法,就是敬爱宇宙间所有的一切。”在空海眼里,路边盛开的桃花和脚下的小石子,它们的存在并无区别。橘逸势的缺点和优点也并无区别。
正是所谓“密法教义的首要之事,便是向自己的灵魂大喊,这天地间的所有一切都是对的。也就是说,必须双手环抱着宇宙间存在的万事万物。”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是否是空海大师谈论过的理论,或许只是作者的杜撰,又或者通过译制,我读到的和原文已有偏差。在我的理解里,这一种近乎“存在即合理”的理论,正是这本书贯彻始终的态度,也是空海贯彻始终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会有一种看待爱恨情仇一如平常事的淡然和悲悯。
梦枕貘对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以及历史的认知也令我叹为观止。
比如灞桥别柳送别的习俗,唐朝坊市以及宵禁制度,五坊小儿的“宫市”。
很久之前读过一本有趣唐朝历史科普书叫做《唐朝穿越指南》便讲到唐朝的宵禁和梦枕貘提到的相仿,坊市分离,坊是居住处,市是做买卖的地方。暮鼓鸣毕关城门,之后就是各坊逐渐关门,不在关门前赶回去被巡防官兵发现,这是要被惩罚的。空海和橘逸势在外游玩,也要十分注意关门时间。
至于,灞桥折柳送别更是细腻,古人长安送别到灞桥,折柳表示留意。第一次去西安游玩,火车经过灞桥,我内心涌动着就是这个典故,等看到空海送别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在灞桥,不禁为之击节。
作为奇幻作家,梦枕貘笔下的很多故事,都依托于“咒术”,光怪陆离,怪力乱神,可谓融合了中日两方特点。
最具有日本特色便是厨房怪手事件,经空海破解,那怪手不过是用旧的勺子所化。器物用久了便有灵,这在日本的传说中十分常见。
而空海初到大唐遇见丹翁当家表演种瓜,一粒种子从破土到结瓜不过须臾。这个故事正好记载在干宝的《搜神记》中;而后白龙又表演一根绳子爬往天空,正是《聊斋志异》里的“偷桃”故事。这些幻术的根基,都曾白纸黑字的记录在中国的典籍上。
不过,这个故事也并非没有缺点。
至少读起来,会觉得故事开展太慢,《妖猫传》共四卷,第一卷完结的时候故事也才开个头,空海只顾着和别人论道和观赏长安了。
再说,故事始终有白居易的身影,白居易被塑造成一个追寻文学,尚且怀才未遇的年轻人,而有人考证说,白居易恐怕和空海交集不大。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我们熟悉的唐宋八大家人物,在书中也对空海毕恭毕敬,礼遇有加,虽然有主角光环加持,但是也不免觉得作者光环加的太过。
梦枕貘把这本书看做自己一项杰作。
这本《妖猫传》前前后后写了十七年,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沉淀太久,也为此查阅过大量资料。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细节详实的大唐长安,看到这似真似幻的牵扯前尘。
他说,他要不停地写,直到踏进棺材的那一刻。
那么,祝福作者福寿延绵,多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