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鬣狗的真实战斗力(斑鬣狗是成功的猎手)
斑鬣狗的真实战斗力(斑鬣狗是成功的猎手)斑鬣狗的捕猎时间主要在20:00-6:00之间,进食速度快,有时甚至连角、蹄子都吃掉,几乎没留下“捕猎的证据”。研究人员是通过发现其追逐猎物时留下的足迹、以及脸上的鲜血进行判断后,开始夜间追踪拍摄。3、夜间快速高效的进食,使猎物分毫不剩,捕猎的痕迹不易被人发觉食肉动物基本都食腐(包括猎豹和非洲野犬),唯独鬣狗能把猎物吃的几乎不剩,因为它们有一项特殊的本领——碎骨。鬣狗进食的时候能把骨头咬碎吃掉并全部消化,从而吸收骨骼中的有机物和骨胶原成份,而其他的食肉动物只能吞掉小块儿骨头或是吸些骨髓。换言之,鬣狗能吃的部位,其他动物吃不了。2、对天空盘旋的兀鹫/秃鹫反应灵敏斑鬣狗比其他食肉动物更容易发现天空中的“信号”,白天通常1只或几只组合在外游荡,只要看到天空中出现盘旋的秃鹫(或兀鹫),说明有动物尸体在那里,它们顺着方位很容易找到食物。这是很多人认为“斑鬣狗不会捕猎只会抢食”的重要原因,其实它们的捕
斑鬣狗是非洲陆地第二大食肉动物,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数量在27000-47000只之间,是现存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体重大约50kg-80kg,极限接近90kg。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类错把它们认成食腐动物,经过不断研究证实了此观点是错误的,斑鬣狗是真正的掠食动物。
被误认成食腐动物的原因
1、鬣狗对动物尸体利用率最高
食腐(scavenging)的概念:进食靠捕猎得来以外的食物,不仅仅是捡动物的尸体。
食肉动物基本都食腐(包括猎豹和非洲野犬),唯独鬣狗能把猎物吃的几乎不剩,因为它们有一项特殊的本领——碎骨。鬣狗进食的时候能把骨头咬碎吃掉并全部消化,从而吸收骨骼中的有机物和骨胶原成份,而其他的食肉动物只能吞掉小块儿骨头或是吸些骨髓。换言之,鬣狗能吃的部位,其他动物吃不了。
2、对天空盘旋的兀鹫/秃鹫反应灵敏
斑鬣狗比其他食肉动物更容易发现天空中的“信号”,白天通常1只或几只组合在外游荡,只要看到天空中出现盘旋的秃鹫(或兀鹫),说明有动物尸体在那里,它们顺着方位很容易找到食物。这是很多人认为“斑鬣狗不会捕猎只会抢食”的重要原因,其实它们的捕猎时间主要在夜间。
3、夜间快速高效的进食,使猎物分毫不剩,捕猎的痕迹不易被人发觉
斑鬣狗的捕猎时间主要在20:00-6:00之间,进食速度快,有时甚至连角、蹄子都吃掉,几乎没留下“捕猎的证据”。研究人员是通过发现其追逐猎物时留下的足迹、以及脸上的鲜血进行判断后,开始夜间追踪拍摄。
4、接近人类改变了饮食习惯
如今保护区内人口和家畜的数量不断增加,占用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使动物们不得不靠近人类。斑鬣狗比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更适应人类的活动,能够与人尽量保持和平,可是与人的接触容易改变动物的习性。据调查显示,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有一个鬣狗家族(Airfield hyenas)比其他同类族群都热衷于食腐,78份粪便中有46份是家畜,而在火山口其他的鬣狗348份粪便中,只有1份(0.3%)是家畜。因为Airfield家族领地边界有一座manyatta村庄,村民会丢弃一些剩肉剩骨头,给鬣狗们带来“免费”的一餐,同时也让人对它们产生了错误的印象。
大部分的食物是靠捕猎得来的
汉斯.克鲁克曾经说过,人们高估了斑鬣狗的食腐比例,低估了它们的捕食比例。因为光靠腐肉根本养活不了非洲数万只斑鬣狗。在塞伦盖蒂生态系统跟踪观察和进一步研究后,克鲁克更确定了这一说法,数据显示,塞伦盖蒂的斑鬣狗70%的猎物是捕猎得来的,恩戈罗恩戈罗地区斑鬣狗的捕食率为93%,群体或是单独捕猎都可以。
在东非开阔的草原之上,角马、斑马和汤氏瞪羚被作为主要猎物,塞伦盖蒂的斑鬣狗49%的猎物都是角马;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斑鬣狗则以捕食大捻角羚、水羚、黑斑羚、疣猪为主;西南非纳米比亚东部和中部环境不同,当地的斑鬣狗主要猎物是跳羚、斑马、大捻角羚和剑羚。
综上所述,斑鬣狗作为群居大型食肉动物,严格遵守等级制度,依赖血缘亲疏关系结成“群体小联盟”,一般2-5只合作捕猎或者单独捕猎,捕猎的成员越多,选择的猎物越大,食腐在总的食物比例中占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