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的喝牛奶(最神奇一次春晚)
国宝大熊猫的喝牛奶(最神奇一次春晚)事实上,通过电话点播,还真的促成了春晚一个经典的诞生。李谷一的代表作《乡恋》从1979年开始就传唱一时,但在春晚前曾被批评为靡靡之音导致销声匿迹。一、真实的互动促成经典春晚直播刚开始,赵忠祥老师就做了长篇说明,告诉观众可以点播节目。这种现在看来很笨拙的互动方式在当年却非常时髦,毕竟家里有电话的也没多少人。
2009年,《北京青年报》举办了一次“建国60周年百姓最喜爱春晚”投票,让人有些意外的是,1983年的首届春晚成为投票榜首。
有人说这是因为1983年春晚沾了“首届”的光,毕竟这种象征意义非常重大,就像许海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一样。这个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用现在的眼光看,1983年春晚很多地方都有欠缺,播出时各种画面切换的小毛病也不断出现,舞美更是没法和现在比。
但在笔者看来,1983年的春晚除了象征意义之外,其中还颇有神奇之处,这些“神奇”不仅真实,还非常有时代意义和特色。
一、真实的互动促成经典
春晚直播刚开始,赵忠祥老师就做了长篇说明,告诉观众可以点播节目。这种现在看来很笨拙的互动方式在当年却非常时髦,毕竟家里有电话的也没多少人。
事实上,通过电话点播,还真的促成了春晚一个经典的诞生。李谷一的代表作《乡恋》从1979年开始就传唱一时,但在春晚前曾被批评为靡靡之音导致销声匿迹。
在春晚的点播电话中,先后有无数观众指名道姓请李谷一唱《乡恋》。春晚导演黄一鹤不敢造次,而是将观众们雪片般的电话记录端到现场坐镇的广电部部长吴冷西跟前。吴冷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拍板:播!
于是,在主持人姜昆播报了一长串点播观众名单后,曾经因为《乡恋》承受重大压力的李谷一现场演唱了这首歌。
二、李谷一唱了九首歌,并非七首
现在很多回忆春晚的文章都说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上唱了七首歌,事实上准确的说法是她一共唱了九首,其中有七首歌是独唱。
春晚刚开场,李谷一唱了《拜年歌》,零点以后李谷一连续唱了六首歌《春之歌》《问声祖国好》《一根竹竿》《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知音》《乡恋》,紧接着又和姜昆袁世海合唱了《刘三姐》,然后是和袁世海合作京剧对唱《牛皋招亲》。
也就是说,李谷一唱了七首独唱,一首对唱和一段京剧对唱,如果将京剧对唱也计算入内的话,那就是九首。不管是九首还是七首,这几乎就是春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了。
《难忘今宵》是1984年春晚开始唱的,1983年还没有。
三、相声占据晚会半壁江山
八十年代是相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从春晚上就能看出来。
四位主持人有两位是相声演员,马季和姜昆。侯宝林则是晚会的首席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侯宝林现场向全国观众介绍马季时强调了马季是他的徒弟,姜昆则是马季的徒弟。这大概是相声历史上最权威的“摆知”仪式。
春晚整场演出时间不到五个小时,光相声节目就占了近两个小时,马季和赵炎合作了三段相声,姜昆和李文华也是三段。
侯耀文和石富宽一段相声说了半个小时,再加上马季姜昆合作的半段以及侯宝林郭全宝的录像《戏剧杂谈》,还有马季姜昆王景愚设计的一系列妙趣横生的串场词。说相声直接占据春晚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不过中间也出现了一次演出“事故”,马季和姜昆在合作那段没有名字的相声时,正赶上零点整。
当零点来到的时候,这段相声被拦腰斩断,直接换成了马季、姜昆、王景愚、严顺开四个人敲钟的画面。
敲钟结束后,王昆上台讲话,马季姜昆的相声随之不了了之。这也是当年很多演出小事故中最大的一起,不过现在看来不仅不尴尬甚至还非常有趣。
四、大熊猫喝茅台,给电影做“广告”
现在的春晚在直播时都有备播带,准备在出现问题时无缝对接,而在1983年的春晚上,播放录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直接告诉观众即可。
于是我们从春晚上看到了好几段录像,有猴子扣篮,还有大熊猫喝茅台。当然,这个录像也是在上海拍摄的,而大熊猫并没有真的喝酒,只是做做样子。大熊猫和茅台,还有点般配哦。
而在晚会进行当中还穿插了两部电影的“广告”。
可能因为主持人里有刘晓庆,因此在春晚中插入了刘晓庆拍摄《火烧圆明园》以及《垂帘听政》两部电影的花絮,从她的化妆开始一直播到电影片段。
其中让人惊讶的是,在《火烧圆明园》的拍摄花絮中,饰演咸丰帝的梁家辉居然被动出镜了,他也算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事实上,梁家辉正式到春晚演出还要到三十年以后,2014年的春晚上他和陈慧琳合唱了一首《最好的夜晚》。
如果说《火烧圆明园》是大制作而且有李翰祥、刘晓庆名气加成才得以登上春晚的话,那1983年春晚上播放的另一段电影录像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老实说,《武林志》这部电影真的相当不错,武打动作硬桥硬马,一看就是真功夫,但能登上春晚舞台而且主角东方旭也没亮相,还是让人非常惊讶的。
五、《吃鸡》背后的故事
1983年春晚上主持人之一的王景愚表演了拿手好戏哑剧《吃鸡》。这个哑剧设计的桥段颇费心思。
在斯琴高娃和严顺开表演《逛厂甸》时,王景愚就端着烧鸡上场,结果被“虎妞”不小心撞翻,烧鸡掉在地上。
可能是觉得铺垫还不够,在哑剧开场前,姜昆牺牲形象将烧鸡拿在手里大啃起来,不仅自己啃还塞到师父马季嘴里一块,于是王景愚只能端着空盘子进行无实物表演《吃鸡》。
事实上,《吃鸡》是一个老节目,早在二十年前的1962年《笑的晚会》上王景愚就表演了这个节目。但是在特殊时期,这个节目被上纲上线批判,王景愚险些落难。
在1983年春晚前夕,经过导演黄一鹤、邓在军以及马季和姜昆的鼓励,王景愚终于放下担心再次将《吃鸡》搬上了春晚舞台。
总体说来,1983年春晚是一届略显草莽又充满热情的晚会,它不仅是一个象征,也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