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w氮化镓可以开野兽模式么(希望与氮化镓发生关系)
130w氮化镓可以开野兽模式么(希望与氮化镓发生关系)至于金属镓在其他领域上的建树如何,此处暂且不展开描述(主要是随着查阅得越多,发现知识的海洋也更大,我不会游泳,还是保命先……)。本文只介绍镓的表亲——氮化镓。即使当年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展期,镓元素也没有扮演什么重要角色——甚至连配角都不算,仅仅是填补元素周期表上一处空白。他也不曾想到这个偶然发现的元素,在一百多年后的充电领域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成为电粉的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喜忧参半。此前从来没有思考过小小充电设备也会别有洞天,PD、FCP、SCP、QC系列等非常专业的充电协议暂且不谈,就连常用的快充线材TypeC-TypeC甚至我都没听说过!!!好在我是一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主义者,在已近不惑的年纪,毅然翻身冲入年轻人居多的电粉圈。1875年,法国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新元素。在分析闪锌矿时发现了一个新元素并命名为镓(Ga),正好填补门捷列夫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
创作立场声明:此文章为充电头网《我和氮化镓快充的故事》征稿活动获奖作品。充电头网与今日头条均可转载。
一、【关于“触电”】:
成为电粉的时间较晚,那已经是2019年年底,由贵人“永盛移门”大佬牵手入门。第一次看到GaN这三个字母,一脸懵逼:为什么gàn充电器?这么污么?原谅我的邪心歪念,作为纯化工专业理科生,真心没有把这仨字母往元素周期表方面去联想。即使如此,我也并未对充电设备有何期盼。
【这一个小logo,仿佛是武侠小说门派的令牌一般让人着迷。】
知识之所以可敬,就是因为了解得越多,看事情越是谨慎。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过数年。期间用过充电器若干,过眼云烟闪过,不禁唏嘘不已,感叹社会的发展速度,更惊叹于科技的潮流推进进度。
成为电粉的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喜忧参半。此前从来没有思考过小小充电设备也会别有洞天,PD、FCP、SCP、QC系列等非常专业的充电协议暂且不谈,就连常用的快充线材TypeC-TypeC甚至我都没听说过!!!
好在我是一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主义者,在已近不惑的年纪,毅然翻身冲入年轻人居多的电粉圈。
二、关于氮化镓:
1875年,法国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新元素。在分析闪锌矿时发现了一个新元素并命名为镓(Ga),正好填补门捷列夫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个空缺。
即使当年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展期,镓元素也没有扮演什么重要角色——甚至连配角都不算,仅仅是填补元素周期表上一处空白。他也不曾想到这个偶然发现的元素,在一百多年后的充电领域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
至于金属镓在其他领域上的建树如何,此处暂且不展开描述(主要是随着查阅得越多,发现知识的海洋也更大,我不会游泳,还是保命先……)。本文只介绍镓的表亲——氮化镓。
1、氮化镓是什么?
【来自百度百科】氮化镓,化学式GaN,英文名称Gallium nitride,是氮和镓的化合物,是一种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导体,自1990年起常用在发光二极管中。此化合物结构类似纤锌矿,硬度很高。氮化镓的能隙很宽,为3.4电子伏特,可以用在高功率、高速的光电元件中,例如氮化镓可以用在紫光的激光二极管,可以在不使用非线性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的条件下,产生紫光(405nm)激光。
2、氮化镓能干什么?
氮化镓技术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开发了一种氮化镓工艺来制造LED。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基于GaN的LED大放异彩,目前已是LED的主流。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很多LED就是使用蓝宝石衬底的氮化镓技术。
除了LED,氮化镓也被使用到了功率半导体与射频器件上。基于氮化镓的功率芯片正在市场站稳脚跟。
2010年,第一个GaN功率器件由IR投入市场,2014年以后,600V GaN HEMT已经成为GaN器件主流。
典型应用:快充电源
GaN由于其尺寸小、效率高和功率密度大的特点,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典型应用市场是电源设备。由于结构中包含可以实现高速性能的异质结二维电子气,GaN器件相比于SiC器件拥有更高的工作频率,加之可承受电压要低于SiC器件,所以GaN电力电子器件更适合高频率、小体积、成本敏感、功率要求低的电源领域,如轻量化的消费电子电源适配器、无人机用超轻电源、无线充电设备等。
GaN电力电子器件增速最快的是快充市场。2018年,世界第一家GaNIC厂商Navitas和Exagan推出了带有集成GaN解决方案(GaNFast)的45W快速充电电源适配器,此45W充电器与AppleUSB-C充电器相比,两者功率相差不大,但是体积上完全是不同的级别,内置GaN充电器比苹果充电器体积减少40%。目前来看,采用GaN材料的快速充电器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已成为行业主流。
作为氮化镓小白,有必要在边查阅边学习的过程中充实自己。赠人玫瑰,指染余香。并不是每一位用户都想在网络上专程查阅过氮化镓的信息,我恰好搬运而已。
查阅一些资料,发现一篇关于GaN的干货,安利强文给大家:http://news.mydrivers.com/1/624/624798.htm
三、眼中的充电头:
莎士比亚的神作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心灵印痕,唯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一句话让我决定二刷著作去重新细致感悟。诚然,哈姆雷特也好,克劳狄斯也罢,每个人的人设站立得极其稳定。
关于移动设备的充电头也是众说纷纭,百花齐放。
随机“采访”几位朋友、家人、同事,就充电头的日常使用情况做个简单咨询。一共“采访”6人,3男3女。按照男性别进行小分组对比、总结。
一)男性用户眼中的充电头:
其中用户A对于数码产品相对了解,也仅仅对氮化镓了解皮毛;用户B和用户C完全小白,似乎让我对男性用户天然的数码产品认知基础印象产生了动摇……
三位采访对象基础情况对比,三位均对氮化镓产品缺乏明显的了解,甚至认知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
二)女性用户眼中的充电头:
作为充电头网“电粉”亲属,对于我家女王大人的采访自然是要进行的。
女王大人的回复让我直接无语,实在没有想到,我也是半年以上的电粉了,每天连叨叨带评测充电设备,想来耳濡目染的枕边人应该非常了解充电头了,然而事实就是要狠狠给我一巴掌——女人还是以颜值为先的“颜值控”!!!
本人身处服务行业,这个行业女性从业者较多——哎你别走!不是你想的那种……
嗯嗯,有必要好好解释一番:女性工作仔细认真,服务态度更好,亲和性上佳,是我们家庭装修行业电话客服人员的首选!
艾玛,终于解释清楚,不然40米大砍刀就要来了!
带着深深的挫败感,午休吃饭时随机询问办公室两位小姐姐,得知的答复相对统一:氮化镓,没听过!
有了男性采访结果的心理准备,三位女性受访对象的答复让我的心中毫无涟漪。对氮化镓几乎异口同声的“不了解”会不会是目前社会中比较主流的声音呢?
细思极恐,悚然发觉自己如果不是电粉身份,恐怕也有大概率加入“不知道”大军罢!
四、充电进化之旅:
自从成为电粉后,陆续入手很多充电头,多协议快充也基本都支持,充电功率也是从18W涵盖到到65W。而随便一个家庭,都能随便凑起充电头大军。
“沙场秋点兵”,结合家中现有充电头,简单阐述我对于充电头的分类认知:
一)普通充电头:
最具代表的是曾经伴随苹果手机多年的5V-1A小方头充电器,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结构设计都堪称艺术品,然而在支持PD快充协议的iphone8盒中,标配的仍然是可怜的5V-1A,欠缺诚意。即使近年来陆续标配支持PD快充的充电头,但也预留商业运营的小心思——本来可以一步到位配置支持额定功率的充电头,往往实现低功率的“简配”操作,以此来收割更多的外设利润。
二)大电流充电头:
苹果2.4A所谓的快充,实际上就是加大电流而强制充电。虽然产品品控到位,但ipad硕大的标配头用来充手机,总是觉得怪怪的。手机用这个大方头充电会明显发热,即使目前还没有出现因为这种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这种方法也不值得推广。
三)快充充电头:
翻出3年前华为P10标配的支持SCP/FCP的快充头,22.5W的额定功率对比同期的iphone充电效率,风头尽显。扳指算来,这是我手中第一个支持快充技术的充电头。
虽然不买华为不见得不爱国,但买华为一定是爱国的体现。
四)大功率快充充电头:
感谢充电头网,让我拥有了第一个通吃笔记本电脑、ipad、手机、充电宝、其他数码设备充电的全功率代表——联想Yoga 65W充电头。
大功率快充充电头,支持主流的快充技术,为设备提供更多止血支持。
五)GaN充电头:
关于氮化镓在半导体的发展前景自不必多说,“黑科技”由于其良好的控温能力、体积小、硬度高等诸多优点,应用在充电头内,在保证充电效率明显提升的基准条件外,还能大大降低重量、减小体积,把便携性拿捏得死死的。
现今,支持PD3.0、SCP/FCP、AFC、QC3.0等主流快充的氮化镓充电头已经成为充电头市场新宠,诸多厂商争先恐后积极开发。
科技发展就是这样,突破技术壁垒的良性土壤形成,氮化镓半导体多元化应用的新技术自当会引领充电头行业发展。
PS:以上部分图片摘自我以前的拙作:【每个家都是充电头的“博物馆”,简述充电头的发展之路】https://post.smzdm.com/p/a07o24w8/
五、“舔狗”心路:
一)”舔狗“望天:
关于氮化镓,洋洋洒洒介绍许多,即使一个氮化镓小白应该也能简略了解氮化镓的前世今生、对于氮化镓有充分的拥有欲了吧?嗯嗯,没错,作为码字的始作俑者,看众多电粉氮化镓充电速度起飞。我走着走着,以与氮化镓无联系的电粉身份,深思拥之入怀的强烈欲望,也有比他人更早近距离窥其貌的颇多满足。
李嘉诚地产界空手夺刃,马云IT业白手起家,GaN和我越来越近。
二)氮化镓推广:
如上文所述,氮化镓暂时并未得到普及化应用,究其原因,不妨仔细分析影响产品销量的主要因素,以国人买东西物美价廉的参考标准为例,“物美”和“价廉”二者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物美】:氮化镓充电头便携、充电快、发热小等特点,成为其尖刀优势,对于普通的快充头而言,几乎可以做到摧枯拉朽;
【价廉】:想要乘胜追击,却在价格因素上放缓脚步。氮化镓充电头的价格比其他快充头略贵,真正影响销量的应该不是产品真的贵,而是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一个充电头加上“氮化镓”三个字后为什么会那么贵,剖析根本,还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
市场上比较贵的产品比比皆是,很多产品销量可观,是因为消费者对于其品牌、质量、性价比已经经过多人验证可行。
所以个人觉得,氮化镓目前还没有被大幅推广成为市场弄潮儿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其产品本身技术的问题,由于氮化镓并没有被更多人熟知,在信息已经几乎完全透明的今天,充电设备行业本就小众,各黑科技环伺的快速市场环境,也让真正的好产品不易推广。
“真香定律”是存在的,是一定长期存在的。没有人能够在历史车轮下螳臂挡车。在石墨烯电池组没有投入市场应用之前,氮化镓应该是保障移动设备电力供应的最大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