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世纪公园战疫我们是认真的(宅男和两条狗苦中作乐的日常)
游走世纪公园战疫我们是认真的(宅男和两条狗苦中作乐的日常)1月22日,看到新闻说卫健委提示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我想起来初三初四还要带一家人去河北,还是温泉度假村,人群聚集地,我决定尝试着去劝了我妈一句,并且拿当时自己还在感冒、免疫力低说事,就为了不让他们集体行动了,结果得到的回复是……1月21日,同事凌晨5点到达了武汉火车站,在朋友圈晒了张图,空无一人,我一想,这不对啊,现在不春运吗,早上5点不应该人挤人、人挨人嘛,怎么都没人了。这一件事给我敲响了第一声警钟,我开始时时关注疫情的最新信息。而现在,一切都被疫情打破了。说好听叫惜命,说不好听叫怂从1月20日开始,我陆续看到疫情相关的新闻,感觉不严重,就是该上班上班,该遛狗遛狗,该去超市去超市,但是还是有意识戴着口罩的。我从小就爱得病,别人感冒能扛着不吃药,我直接扁桃体发炎去医院打点滴,家里人老调侃说我可惜命了,摔个跟头都得去医院照个片子。
新上线语音版,享受小哥哥的朗诵吧~
我是一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父母离异,跟姥姥长大的,所以每到过年就是我最发愁的时候。
小时候吧,自己不用多想,一般都去奶奶家过年,长大点为了能除夕夜打游戏,就在姥姥家过了几次年。后来大学毕业了,奶奶身体不太好了,所以除夕都是中午去姥姥家吃个午饭,晚上去奶奶家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再回姥姥家。后来,还有除夕夜打游戏的念头,因为爸爸一句“奶奶都80了,过一年少一年了,你还不多陪陪”而打消。
2017年,奶奶去世了,之后的两年我就是除夕中午去爸爸那,晚上去陪姥姥,因为姥姥也快80了,所以每到过年,我是最忙碌的,采购年货,走亲访友,除夕一天得跑两家,现在有了女朋友,去年除夕一天跑了三家,也马上30了,感觉自己成熟稳重了不少。
而现在,一切都被疫情打破了。
说好听叫惜命,说不好听叫怂
从1月20日开始,我陆续看到疫情相关的新闻,感觉不严重,就是该上班上班,该遛狗遛狗,该去超市去超市,但是还是有意识戴着口罩的。我从小就爱得病,别人感冒能扛着不吃药,我直接扁桃体发炎去医院打点滴,家里人老调侃说我可惜命了,摔个跟头都得去医院照个片子。
1月21日,同事凌晨5点到达了武汉火车站,在朋友圈晒了张图,空无一人,我一想,这不对啊,现在不春运吗,早上5点不应该人挤人、人挨人嘛,怎么都没人了。这一件事给我敲响了第一声警钟,我开始时时关注疫情的最新信息。
1月22日,看到新闻说卫健委提示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我想起来初三初四还要带一家人去河北,还是温泉度假村,人群聚集地,我决定尝试着去劝了我妈一句,并且拿当时自己还在感冒、免疫力低说事,就为了不让他们集体行动了,结果得到的回复是……
1月22日上午,劝说妈妈不组织聚会。
于是乎,我被定义为,说好听叫惜命,说不好听叫怂,并且心理素质差。算了,自己的妈,骂就骂了,你们能不去就行啊。结果说了一上午,就咬死了必须去,认为我是为了偷懒才不去的。然后我发了一天的消息给妈妈,到最后直接不理我了,打电话不接,发微信不回,弹语音不理。我心想,算了,明天再继续,然后断断续续给妈妈发了一些最新消息,依旧没有回复。
1月22日,随后的一天都没理我。
真正的警惕是从1月23日开始的,一大早8点,武汉封城了,我赶紧去问回武汉的同事那边情况怎么样了。他说他已经跑回武汉边上的黄冈老家了,说情况不太好,不太敢出门了。结果,傍晚5点,黄冈封了……我再一次去慰问了一下同事,他说,有点后悔,今年不应该回家过年了,哪都不能去了,连院门都不让出,但是也不后悔回来,起码这个关键的时候,在爸妈身边。而这时,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妈妈的微信,说聚会取消,不去了。
1月23日上午,确定不组织聚会了。
这一刻,真的是有一种革命胜利般的感觉。
今年这个年,一切计划都取消了
说回正题,我原本的安排是腊月二十九去爸爸那里,除夕中午去女朋友家,晚上去姥姥家吃年夜饭,初一陪女朋友去平谷庙会,初三初四带妈妈姥姥一家十余人去河北的温泉度假村聚会,初五去二伯家拜年,初六休息,初七上班,完美而充实的春节安排,而且不是太忙叨,挺好。结果……闹疫情了。
腊月二十七,爸爸打来电话,问我感冒怎么样了,我说:“还在感冒,倒是一直不发烧不咳嗽,不过可能无法看您去了,您这刚做完支架,病不得。”于是提前给爸爸拜了个年,腊月二十九的安排告吹了。
趁着有了个空挡,我赶紧去理了个发,顺便跟超市采购了最后一批年货,不得不说,虽然这时候北京疫情还没有很严重,但在超市,大家还是很有意识地选择了戴口罩。
1月21日,赶紧去理了个发。
1月21日,理完发顺便去采购年货。
接着,我就接到哥哥的电话,他跟我侄子都发烧咳嗽了,让我也别串门了,他跟侄子自己在家隔离了,连二伯都不让过去看他们了。
一切安排都要取消了,腊月二十九去看爸爸的事取消了,初一的平谷庙会取消了,初三初四的家庭聚会取消了,二伯家的哥哥和侄子俩人都病了,索性也是打电话拜年了。一下子安排全取消了。更严峻的是,疫情有一个小阶段的爆发,北京很多地方包括超市、商场都不开了。于是,我迎来了一个“自闭”的春节。
这个假期,我就花了200元
作为一个会做饭,但是又独居的男士来说,我的粮食储备是真的不够的,但是,我跟家里人说,我的粮食特别足!!!实际上,只是因为新年没有快递配送,所以提前半个月买了一大包狗粮……狗粮很充足!
我不爱吃零食,所以没零食储备。怕犯懒导致不做饭,所以从来不囤绿叶菜,怕放坏了,只有两份油菜和两份菠菜。自然而然,冻肉、罐头、冻海鲜是都没有的,倒是翻出来两袋冻的鸡块,剩下的就是除夕从姥姥家和女朋友家带回来的一些肉食、豆制品了。最后,在狗粮的小仓库里翻出来七包泡面,心想,不会又要回到大学时代吧。
我在大年初一这天,翻遍了所有的采购app,某盒、某东、某团、某到家、某点,都是一句,“配送小哥的预约时间已满,请您明天再试”。
于是我收拾好衣装戴上口罩和帽子,杀向超市,刚下楼,迎面碰上邻居叔叔,问我做什么去,我说去超市买点菜,然后邻居叔叔晃了晃手里的两包方便面说,今天先别去了,超市都被大妈们搬空了,菜、方便面,连大米都给搬空了,我这几包方便面是最后几包散的了,超市说仓库没货了,得等送货了,估计初三才能有货。
我都傻了,中国大妈这么厉害么,就听说过年买金子,什么时候连米都能买没了啊。只能打道回府,“自闭”的第一顿饭,以16个饺子和爆炒剩的几根香菜开始。
1月25日,简单解决一顿饭。
发现自己仓库面临断粮之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买泡面,放得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网上,方便面断货,大面积的断货,根本买不到,我最后凑来凑去,凑了6包各种奇奇怪怪味道的泡面,112元,然后系统告诉我,两天后送到……那也得买!不然饿死了。
而两天后泡面送到的时候,快递小哥一个电话我才知道,我的小区封了,三个出入口,只开一个大门,不让任何快递进,取快递要去大门口,到小区门口,才知道,进出要登记了,还要测体温,真的是事情不到身边,不知道严重性。我匆匆取了快递,连箱子都不敢抱进屋,在楼道拆了箱子,抱着面就窜进屋子里了。
1月26日,方便面到了,狗子们以为给他们买零食了。
在连续吃了几顿泡面后,我心想,这不是事儿,想着是不是能预定送菜,果然,发现一个app能送,但是……也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售罄、断货,随处可见。蔬菜一类全部“今日售完”,最后买了仅剩的三斤菜,33元,等着送货上门,一看送货时间,1月29日,两天后,那也得买,于是我就过上了每天都订菜,隔天收前两天的订单的生活。
总的来说,不是我不想在春节花钱,在不出门购物的情况下,在家买菜很盲目,看不见实物,你也不知道你自己想吃什么,最后一犹豫,就售罄了。
“自闭”的初一到初七,总共开销145元。不过好消息是,在初六的时候,小区里的小卖铺开门了,也上菜了,算是救命了~
宅男的“苦中作乐”
一天到晚吃泡面,连着六天不出门打游戏,我想,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宅男了吧。
看上面的图片,心想,我也是宅男吧。不!我在“自闭”的生活中,自有苦中作乐的活动。
每天早上6点,天还蒙蒙亮,趁着小区里没人,去遛一发开心愉快的狗子。
在年前新入手的健身环,每天下午锻炼30分钟,出一身汗,保证体能充沛。
发挥一下厨艺,做一顿大肉犒劳一下在家辛苦战疫的自己。
辛苦劳作,耕种自己的“科学实验田”(其实就是加了俩补光灯,感觉高大上了不少)。
家里人、女朋友家里,春节都没出门,也没有发烧感冒的,小区里也没有疑似病例,哥哥打来电话,他跟侄子病都好了,我也成功地胖了3斤,连我种的小番茄也开花了。
春节假期过去一个多星期了,我继续宅在家里远程办公。这段日子,感觉自己和两条狗宅得都快要长草了。但我相信,再难熬的日子也会有熬出头的一天,经历了这一切,我终于懂得,原本我所抱怨的那些琐碎和日常,竟是这般的珍贵。
编辑丨肖玲燕 陈录宁 设计丨刘岩
文、图丨刘岩
主播丨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