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了?盗汗是因为身体
盗汗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了?盗汗是因为身体如果是重型盗汗的人,建议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有可能是甲状腺、结核、糖尿病等病症,需要及时治疗。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大量汗液涌出,出汗后,人可能会被惊醒,醒后汗液即霎时收敛,再入睡再次出汗。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混有汗臭,甚至使床单被子浸湿,晚上需要替换衣服多次,否则无法安睡,更严重的是,床板上也印出汗迹。中型盗汗的人入睡后不久汗液即泄出,甚至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也不再出汗。这种类型是属于热作汗出,常有烘热感,睡醒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重型盗汗的人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然而出汗“过了头”就要重视了。
在《黄帝内经》有一个词叫“寝汗”,“寝”是指睡觉,“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症状。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
轻型盗汗的人
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睡醒前1~2小时,汗液易出并且出汗量较少,仅在睡醒后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没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人
入睡后不久汗液即泄出,甚至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也不再出汗。这种类型是属于热作汗出,常有烘热感,睡醒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人
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大量汗液涌出,出汗后,人可能会被惊醒,醒后汗液即霎时收敛,再入睡再次出汗。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混有汗臭,甚至使床单被子浸湿,晚上需要替换衣服多次,否则无法安睡,更严重的是,床板上也印出汗迹。
如果是重型盗汗的人,建议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有可能是甲状腺、结核、糖尿病等病症,需要及时治疗。
是不是盗汗,还要考虑睡眠的环境温度,如果是因为房间温度太高或被子盖得太多,则不算盗汗。
常见的导致盗汗的原因:更年期
伴随更年期的潮热在晚上可能发生,就会导致人体出汗。这个是女性盗汗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
特发性多汗
特发性多汗属于一种身体长期产生太多的汗水而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身体原因。
感染
肺结核导致的盗汗是感染类最常见的。但细菌感染 如心内膜炎的炎症心阀门) 骨髓炎(骨头炎症) 脓肿可引起盗汗。盗汗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种症状。
癌症
盗汗是某些癌症的早期症状。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是淋巴瘤引发盗汗。然而,有一个确诊癌症的人经常有其他症状,如无法解释消瘦和发烧。
药物
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盗汗。抗抑郁药药物是一种常见的药物 会导致盗汗。从8%到22%的人服用抗抑郁药药物有盗汗的情况。其他抗精神病药也伴随着盗汗。药物采取降低发烧 如阿斯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 有时会导致出汗。许多其他药物可以引起盗汗。
低血糖
低血糖会导致出汗。人正在胰岛素或口服糖尿病药物可能伴有出汗的夜间低血糖。
激素紊乱
出汗或潮红可能是几个激素紊乱 包括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
神经系统的情况
罕见,包括自主神经条件反射失调,创伤后脊髓空洞症,中风,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出汗增加,可能导致盗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 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