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患者郭某辗转多家医院为此手术时还极易伤及神经导致所切神经以下肢体功能瘫痪很少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无论是神经纤维瘤

还是神经鞘瘤

由于它多发于周围神经的各个部位

不仅手术难以切除

手术时还极易伤及神经

导致所切神经以下肢体功能瘫痪

很少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1)

为此

患者郭某辗转多家医院

直到他来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原来,这位患者左下肢生长了一连串小包块,在一家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是由神经鞘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两种主要成份组成的良性肿瘤,分单发及多发两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纤维瘤病,可发生于周围神经的任何部位。对于这种病症,一是手术难以切除干净,二是手术中极易伤及神经,造成所切神经以下肢体功能瘫痪。为此,很少有医师冒此风险。

在辗转多家医院后,经朋友介绍,患者郭某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靳松教授,靳松教授在详细询问及检查病人后,将其收住入院,并向科主任陈铿教授汇报情况。

陈铿教授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著名骨科专家沈慧勇教授团队的骨干成员,去年底才跟随沈慧勇教授从广州调至深圳。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2)

患者核磁共振片

在陈铿教授精心主刀和靳松教授配合下,患者的肿瘤慢慢被完整剥离,结果像羊肉串样,正常神经没有丝毫损伤。手术第二天,患者就下地活动,效果令人非常满意。随后,病理结果出来:不是神经纤维瘤,而是神经鞘瘤。

陈铿教授认为,像这种多发性串珠样神经鞘瘤比较少见,其手术本身难度不大,但是需要精心,并在放大镜下进行。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3)

手术中的陈铿教授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4)

手术后切下的肿瘤好像“烤肉串”

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有啥不同?

神经纤维瘤病是显性遗传引起的一种神经外胚叶异常。软纤维瘤儿童发病,躯干及四肢近端为主多发性数毫米至数厘米的半球状或带蒂的肿瘤,柔软,皮色、粉红色或褐色,随年龄增多增大,成年发展较慢。像皮病样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皮损常沿神经干分布,多发,为皮内及皮下软性结节、斑块。约10%患者产生恶变,特别是生长快、较大的损害,损害发展成神经纤维肉瘤。咖啡斑,常见于躯干,特别在腰背部,数公分大小的褐色斑片,卵园形,境界清楚。少数患者口腔出现乳头状瘤,巨舌。近半数者智力发育不良,颅内肿瘤及癫痫发作。成年病情发展较快及皮损较大者因恶性变预后不良。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肿瘤为散在柔软肿块,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时伴有疼痛及压痛。如肿瘤累及神经组织时,则可发生感觉障碍,特别是在相应的部位发生疼痛与麻木。运动障碍很少见到,最多在受累部位表现力量微弱。此肿瘤生长缓慢,属良性病变,外科切除后很少再发。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骨肿瘤科是以外科手术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和骨病的专业科室。学科带头人沈慧勇院长为中大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

沈慧勇院长带领陈铿副主任团队,对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进行快速、精准诊断和标准化、个体化治疗,团队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临床研究,使得脊柱肿瘤的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团队完成微创术中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系列研究,使得骨肿瘤的手术得以逐步微创化。

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团队已独立完成世界公认的几大高难手术:高位颈椎经后路肿瘤切除术、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术,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重建手术以及全骶骨切除重建手术,在恶性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术中放疗以及靶向药物应用方面均有深入研究。

专家团队主要成员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5)

沈慧勇教授 陈铿教授 靳松教授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6)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7)

中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骨结核误诊为骨肿瘤,这可不是烤肉串(8)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靳松/文图

编 辑:党政办宣传科

初 审:文志烽

审 核:张清华

审核发布:伍贵富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