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三厘米处有肿物是痔疮吗?肿物自肛门脱出就是痔疮
肛门三厘米处有肿物是痔疮吗?肿物自肛门脱出就是痔疮2.痔疮脱垂由于各痔核间多有明显分界,痔核黏膜常充血,且由于痔核区黏膜为移行上皮(直肠黏膜柱状上皮与肛管皮肤鳞状上皮之间过渡区),颜色多紫红;又因脱出的痔核内有曲张的血管团,故其表面有时呈桑椹状。1、痔疮脱垂体积相对小,有时仅为某个部位的痔核脱出,即使痔核全部脱出时,其体积也不及直肠脱垂,尤其是后者伴有肌层脱垂时,脱出物的体积相对更大,有时脱出物长度可达400px,甚至更长。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如何区分***其实这两种疾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以下三步可以帮你判断自己到底是哪种:
先讲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这样相似却不同的疾病也存在于我们的菊花深处:虽然摸上去都是肛门外的一坨软软的肉,然而它们确实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这就是痔疮和直肠脱垂。
***病因***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
***如何区分***
其实这两种疾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以下三步可以帮你判断自己到底是哪种:
1、痔疮脱垂体积相对小,有时仅为某个部位的痔核脱出,即使痔核全部脱出时,其体积也不及直肠脱垂,尤其是后者伴有肌层脱垂时,脱出物的体积相对更大,有时脱出物长度可达400px,甚至更长。
2.痔疮脱垂由于各痔核间多有明显分界,痔核黏膜常充血,且由于痔核区黏膜为移行上皮(直肠黏膜柱状上皮与肛管皮肤鳞状上皮之间过渡区),颜色多紫红;又因脱出的痔核内有曲张的血管团,故其表面有时呈桑椹状。
而直肠脱垂在早期多为直肠黏膜脱出,或半环或全周,肿物无明显界限,表面呈粉红色,有时出现环状皱褶。到后期如为直肠全层(包括肌层)脱出时,很难看到肿物出现皱褶,而是呈锥状或柱状的肿物脱出。
3.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痔核脱出常导致肛门紧缩或狭窄,直肠脱垂反复脱出反而肛门松弛。痔核脱出仅是黏膜下的肌腱断裂,不伴有肌层脱出。反复的痔核脱出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原痔核组织出现纤维化,且常年的痔核脱出、水肿、炎症刺激,可导致肛门疼痛,肛门括约肌反复痉挛,最终在括约肌表层出现了纤维化增生,出现肛门变小,排便困难,增加腹压排便的时候更容易导致痔核的向外脱出,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未曾手术也会出现肛门轻度狭窄的原因。直肠脱垂刚好相反,由于直肠全层的脱垂,经年累月,最终将整个肛门括约肌群彻底“撑松”,这就好比弹簧反复牵拉,终有一天弹性也会大大减弱。当然,直肠脱出也有恶性循环,即直肠脱垂导致了肛门括约肌松弛,而肛门括约肌松弛,张力减弱,肛管压力明显减小,不能对抗来自直肠的垂直压力,又导致了直肠脱垂的惯性脱出,所以手术应恢复肛门直肠的压力平衡,才能治愈本病。
文章来源:公众号姚劲斌工作室
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姚劲斌医生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