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要跟着刘备(诸葛亮为何没能像刘邦一样暗度陈仓)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要跟着刘备(诸葛亮为何没能像刘邦一样暗度陈仓)古汉水的这一次改道,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发生于此地的军事战略部署。震后的水系图。图源网络。在此之前,“古汉水”原本是从包括嶓冢山(今天水市西南)、漾水(今嘉陵江上游支流青泥河),以及陈仓(今宝鸡)在内的多地区发源,共同汇入略阳的附近一个名为“天池大泽”的湖泊,之后向东流入汉中,并称作“汉水”的。《尚书》中所记载的“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指的也正是这样的流势。汉代以前的古汉水地形图。注意陈仓(宝鸡)方向。结果这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将这条“古汉水”拦腰截断,一分为二——向南的一支改称“西汉水”,并成为了嘉陵江的上游;向东的一支先是称“东汉水”,后又恢复“汉水”之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汉水。同时,原来那个“天池大泽”也逐渐消失了。
引子——地震公元前186年,即西汉吕后二年,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地震:
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至。——《汉书》
这就是著名的“武都道大地震”。这场地震的震中大概位于今天的陕西略阳附近,从“死亡七百六十人”,以及“余震一直持续到八月”这两点看来,震级应该也不低,据专家估计大概在7级左右。但这次地震除了致几百人的死亡之外,更大的影响在于永久性地改变了当地的水文环境。
我们知道,今天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水,发源于陕西汉中西南方的宁强县。但在以前并不是这样。
在此之前,“古汉水”原本是从包括嶓冢山(今天水市西南)、漾水(今嘉陵江上游支流青泥河),以及陈仓(今宝鸡)在内的多地区发源,共同汇入略阳的附近一个名为“天池大泽”的湖泊,之后向东流入汉中,并称作“汉水”的。《尚书》中所记载的“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指的也正是这样的流势。
汉代以前的古汉水地形图。注意陈仓(宝鸡)方向。
结果这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将这条“古汉水”拦腰截断,一分为二——向南的一支改称“西汉水”,并成为了嘉陵江的上游;向东的一支先是称“东汉水”,后又恢复“汉水”之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汉水。同时,原来那个“天池大泽”也逐渐消失了。
震后的水系图。图源网络。
古汉水的这一次改道,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发生于此地的军事战略部署。
比如诸葛亮的北伐。
公元234年,在距离长安仅一百多公里的五丈原,诸葛亮在他人生中第五次北伐的途中去世。这时距离“隆中对”的提出已过去了27年。那一年他初出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的时候,也是27岁,刚好是他人生的中间点。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隆中对"战略破产之后的北伐路公元206年冬天,刘备一行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后者随即提出了堪称“史上最牛PPT”的隆中对。其中关于具体战略的部分,他是这么说的: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也就是说,待同时占据荆州和四川之后,双路同时北上,以双臂之力夹击曹操。
中国的地形决定了荆州方向是主攻
后来我们知道,承担“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一重任的是关羽。但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
此后,蜀汉只剩下了四川—汉中方向这一臂,北伐的难度瞬间以几何级别上升。
“单臂出击”的无奈“单臂北伐”的难度主要在哪里呢?
在隆中对原本的战略中,汉中方向只是作为策应,而荆襄方向才是主攻;而在荆州丢失之后,再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要面对的就不只是占据九州之众的曹魏了,还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而后者的困难丝毫不亚于前者。曹操在回忆自己进攻汉中的时候,就曾发出“南郑(即汉中)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的感慨,意思就是说:那里的地形简直就是五百里的石头监狱。
为什么说四川是个适合偏安一隅的“守成之地”?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外人不好打进来,自己也很难打出去。
古金牛道,位于四川广元,从成都通向汉中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依然坚守着“兴复汉室”的信念,坚持北伐。
从汉中到长安一共有五条路可供选择,从东到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也叫故道)、以及最西面的祁山道。
看似选择很多,但哪条路都不好走。魏延曾提出带领一万人以闪电战的打法直接杀到长安城下的“子午谷奇谋”,但倾向于稳扎稳打的诸葛亮没有采纳,而最终选择了从祁山方向绕道天水,再从陇山东插的祁山道——从地图可以看到,这是五条道路里最远的一条。
为什么人们总用“出祁山”来指代诸葛亮的北伐行动?就是在于诸葛亮的战略重心在这里——5次北伐中,诸葛亮2次出祁山,而且还是规模较大的2次(分别是第一次和第四次,其中第一次由于马谡丢了街亭而被迫撤军,第四次则大败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放着几条近路不走,而舍近求远呢?
原因或许有很多:如曹魏在陇西地区势力薄弱,而且这里有少数民族可以拉拢;又如占据陇西之后,可以利用较高的地势居高临下,与汉中方向双臂夹击······等等。
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可忽视的——粮草运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绝非将军有多勇猛,而是后勤补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图源网络。
司马懿为什么在面对诸葛亮时选择坚守不出?就是因为他知道蜀国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而我们平时津津乐道的“木牛流马”,其实也是诸葛亮专门为了在山路上运粮而设计的——所谓“木牛”就是独轮车,两个扶手像牛的犄角一样而得名,而所谓“流马”,是一种可拆卸的简易船只。可以看出,这两者都是为了在艰苦的地形中运粮,无奈之下的发明。
而诸葛亮北伐所用的粮草,除了小部分来自汉中的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大后方,四川盆地。
在古代,运送粮食的方式无外乎两种:陆路、水路。而相比于纯靠人力、畜力的陆路,借助水力的水路有更大的优势——首先当然是摩擦力小,即便是逆流,也比车要快;其二是运量大,一条船运的量抵得上几十辆车。
而在祁山方向的崇山峻岭之中,就有这么一条堪称“运粮高速公路”的河——西汉水。
嗯,就是那场地震之后,残留在西侧的那一支。
基本是从汉中附近直达天水。把下面的嘉陵江一块利用的话,甚至能从益州直达
可以看到,西汉水从天水市南部发源,到离汉中不远的略阳——基本与祁山道重合。所以,诸葛亮从祁山方向出兵,就是为了要利用西汉水的运力来保障后勤供应(而西汉水在略阳附近汇入嘉陵江之后,还延伸到了四川广元,能直接从大后方运送物资,可以说这条水路对于人力缺乏的蜀汉来说堪称雪中送炭)。
诸葛亮对于这条珍贵的水路极度重视,他的第三次北伐收复了西汉水西南方的武都、阴平,就是为了保证这条粮草命脉能够畅通无虞(所以第三次其实严格说来不能算“北”伐)。
但尽管如此,面对国力强于蜀汉的曹魏,诸葛亮还是多次因粮草问题而撤兵。直到最后一次北伐才选择了较近的褒斜道,因为他开始采用屯田政策,但那时诸葛亮已时日无多。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由唐国强饰演
所以说,西汉年间那场引起汉水改道的地震,在无形之中让诸葛亮北伐的难度增长了数倍——粮草辎重都要沿西汉水绕远而行,连带着整个进军路线都呈现着“西重东轻”的态势。
那假如没有那场地震呢?
何以“暗度陈仓”?
早在诸葛亮北伐的四百年多前,就有一个人面临着和他同样的目标——从巴蜀、汉中等地进攻关中,继而夺取天下,那就是刘邦。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刘邦,由陈道明饰演
公元前206年,在被项羽分封到巴蜀、汉中之后,刘邦从这里开启了他的帝王之路。
他拜韩信为大将军,行“暗度陈仓”之计,再加上之前就在关中地区积累的声望,很快便拿下了关中(有一点需要注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直到元代才在艺人的说唱中出现,此前任何历史文献都不见记载,因此到底有没有修栈道是很可疑的,但韩信走的是陈仓道是一定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韩信,由段奕宏饰演
应该说,刘邦当年所面对的政治环境与诸葛亮是截然不同的:那时的关中由三个各自为战的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分别镇守,而且东方的项羽还在忙着打齐地,无暇西顾。这些都为刘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相比之下,诸葛亮面对的可是一个统一的魏国(而且魏明帝动不动还亲自坐镇长安)。
但除此之外,韩信能成功“暗度陈仓”还有一个关键的前提——
古汉水当时还存在。
逆流而上,直捣陈仓。图源网络。
要知道,古汉水的发源地就在陈仓南面不远,这对于战争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在帮刘邦走上帝王之路的20年后,古汉水便因地震消失了。从此陈仓道的运力大打折扣,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也越发下降。换句话说,不论是政治环境,还是地理环境,诸葛亮都要比当年的刘邦要困难许多。也因此,诸葛亮没能像当年的刘邦一样,从巴蜀、汉中夺取天下。
结语
诸葛亮死后,葬在了汉中的定军山,希望能从这里继续看着浩荡的北伐队伍出征、凯旋。而四百年前,刘邦同样是从这里出发,建立了诸葛亮一心想要光复的那个汉朝。
必须承认,就算陈仓道能够有地震之前那样的运力,也不能保证诸葛亮的北伐就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会为他增加许多辗转腾挪的空间。但历史没有假设,如今这也只能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了。不过,即便在那样困难的环境下,诸葛亮依然坚守了他“兴复汉室”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更体现了他的智慧、忠诚与气节。
参考资料:
《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周宏伟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韩茂莉
《嘉陵夺汉:汉朝初年,武都大地震导致汉江上游改道,并入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