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郭淮个人简介(两次重病误事又化险为夷)
宋朝郭淮个人简介(两次重病误事又化险为夷)《三国志·郭淮传》载: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征汉中。建安二十年(215),郭淮又被曹操看中,从儿子曹丕府中挖到丞相府担任兵曹议令史,也就是参谋团队成员,从征汉中张鲁。 郭淮(?—255),字伯济。并州太原郡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根据裴松之注记载,郭淮祖父郭全官至大司农,其父郭缊官至雁门太守,所以郭淮是典型的士族子弟。有家庭因素加持,郭淮早年的仕途一帆风顺,先举孝廉,担任平原郡府丞。建安十六年(211),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郭淮因表现突出被曹丕征召为门下贼曹。
三国良将系列之郭淮(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作为曹魏乃至整个三国后期少有的实力与名气兼具的大将之一,郭淮在镇守西部前线数十年的军事生涯中立下汗马功劳。在《三国演义》中郭淮总是与孙礼搭档登场,与蜀汉频繁交手。孙礼笔者不久前已经讲完,今天再来聊聊郭淮。
郭淮重大事件之一——初从曹丕,反被曹操挖角
郭淮(?—255),字伯济。并州太原郡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根据裴松之注记载,郭淮祖父郭全官至大司农,其父郭缊官至雁门太守,所以郭淮是典型的士族子弟。有家庭因素加持,郭淮早年的仕途一帆风顺,先举孝廉,担任平原郡府丞。
建安十六年(211),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郭淮因表现突出被曹丕征召为门下贼曹。
建安二十年(215),郭淮又被曹操看中,从儿子曹丕府中挖到丞相府担任兵曹议令史,也就是参谋团队成员,从征汉中张鲁。
《三国志·郭淮传》载: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征汉中。
这应当是相当罕见而有趣的现象,郭淮作为后起之秀,与曹操之前并无交集,只是通过举孝廉的正常程序担任地方官,因为表现优秀而被曹丕征召。细究起来,郭淮任职在平原郡,与曹丕坐镇的大本营邺城相距不远,算得上近水楼台。不过曹操丞相府人才济济,曹魏的顶尖智囊都在曹操手下,按常理没必要从儿子手里挖墙脚,可见郭淮的智商与谋略一定非同小可,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后来的事实证明,曹操带上郭淮不仅正确,简直就是正确,再多溢美之词都不足以形容。
曹操征张鲁的过程这里且不赘述,虽然稍有波折但算不上大风浪,张鲁稍加抵抗就玩完了,汉中成为曹操的势力范围。作为对抗刘备的战略要地,曹操留征西将军夏侯渊镇守,徐晃、张郃两大名将为其左膀右臂。而此时还是军事新手的郭淮,也被曹操留在汉中,担任夏侯渊的司马。
司马,军司马,一字之差含义却大有不同。司马是具有开府资格的将领属官,大致相当于这位将军的参谋长。军司马则通常带领常规编制以外的一支部队,相当于编外部将。
您看,原来曹操不惜挖儿子墙角得到郭淮,早有明确用途,那就是担任夏侯渊的首席参谋。夏侯渊勇猛善战,缺点就是太喜欢冒险,信奉兵贵神速而不够沉稳。虽然这个时候郭淮还未立过军功,但曹操识人眼光确实独到。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郭淮真有水平的话,怎么还让夏侯渊死了?这个参谋也不过如此嘛。别急,这就讲到。
郭淮重大事件之二——定军山临危举张郃
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汉中之战打得如火如荼,曹刘双方大军互有攻防,主战场也从阳平关转移到定军山。然而在这关键时刻,郭淮却得了重病,只能卧床休养。
夏侯渊自恃勇武,将多半兵力分给张郃在东边的营寨。刘备采用法正计策,全力猛攻张郃,对夏侯渊只是虚张声势,并派人烧毁夏侯渊南营外围的鹿角。结果大家都知道,夏侯渊不顾主帅身份竟然亲自出营修补鹿角,被蹲守在山上许久的黄忠突袭身亡。
《三国志·郭淮传》载: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合为军主,诸营乃定。
战役细节以及夏侯渊之死的影响在夏侯渊、黄忠等人的篇章里均有介绍,这里就不必重复了,只说郭淮。汉中之战从爆发到这时已经超过一年半时间,高强度的精神与身体双重压力相当巨大,有个别将领因此生病也很正常。而且这肯定不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毕竟军国要务责任重大,两军对垒可不是随便称病的时机,“有疾不出”表明郭淮的病相当严重。
郭淮是三国时期出名的病秧子,因为得病而耽误大事不只这一次,后面笔者还会提到。既然郭淮病得不能走出自己营帐,当然更没办法为夏侯渊出谋划策。何况夏侯渊性格轻率急躁,就算郭淮提建议,夏侯渊也未必肯听这个年轻新手的话。
总而言之夏侯渊战死,曹军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然而刘备并没有因为夏侯渊之死而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虽说从此牢牢把握战役主动权,但真正分出胜负还要等定军山之战后的将近半年时间。也就是说曹军以非常快的速度稳定住阵脚,不仅没有溃逃,反而防守非常严密。
主将阵亡,大军却稳如泰山,没有使损失进一步扩大。曹军能够如此迅速恢复镇定,郭淮功不可没。主帅夏侯渊身亡,郭淮拖着病体与众将商议对策。正是在郭淮力主之下,众人同意推举张郃临时接替夏侯渊指挥全军。
《三国志·张郃传》载: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阵,诸将皆受合节度,众心乃定。
如果说郭淮本传有溢美传主的可能,那张郃传里的这段记载足以证明,危难时刻正是身患重病的郭淮挺身而出,号召大家共同支持张郃。因为曹军闪电般速度完成新主帅的推举,所以军心很快稳定下来,撤退到汉水北岸。从夏侯渊死在定军山脚下,到张郃、郭淮率军撤回汉水北岸,全部发生在一夜之间。
再说刘备获得大胜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第二天便准备乘胜渡河追击魏军。曹军众将开会商议对策,大多认为刘备军士气正盛,如果要战,必须在河岸边布置阵地,严防刘备军踏上陆地,否则不好抵挡。
郭淮却说:“这么做正好暴露出我们信心不足的状态,以目前我军的士气,在岸边很难挡住敌人。不如我们后撤一些,离河岸保持较远距离扎营,使对方麻痹大意,趁他们渡河时来个半渡而击,必能击破刘备。”
刘备这时有法正辅佐,向来是法正算计别人,哪有被人算计之理。不知观察到何种异样,总之刘备察觉到魏军意图,并未渡河。这样一来,曹军就得到宝贵的喘息之机,在张郃坐镇、郭淮等人协力辅佐的情况下,没有让刘备扩大战果,并撑到曹操亲自前来。
曹操接到前线报告,立即授予张郃假节,正式确认张郃的指挥权,并以郭淮为张郃的司马。
郭淮重大事件之三——妙语对曹丕,化险为夷
延康元年(220)曹丕继位后,曹真被任命为镇西将军,督雍凉诸军事。而郭淮则转为镇西长史,继续辅佐西部战区新一任主帅。
曹操去世之初,有些人觉得天下又将大乱,于是蠢蠢欲动。其中雍凉地区的山贼郑甘以及卢水胡人为祸一方,闹得比较凶。于是郭淮临时行使征羌护军职权,跟随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前往征讨,全部顺利平定,将卢水胡人驱离关中地区。
卢水胡转年再次发动叛乱,而且规模远超前次,但迅速被曹真镇压,而且一战把卢水胡打得近乎销声匿迹。当然,这与郭淮关系不大,这里就不细说了。
黄初元年(220)十月,曹丕称帝。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汉献帝改元延康,是为延康元年,十月底曹丕称帝改元黄初。即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黄初元年指的都是公元220年。
曹丕称帝当然是魏国第一等重要的大喜事,各地方主要官员都得进京朝贺。正在郭淮赶往洛阳的途中,又生病了。
《三国志·郭淮传》载: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
这时距离定军山之战郭淮患病已有将近两年时间,按理说上次的病早就已经痊愈,不曾想再次因病耽误要事。这次同样病得不轻,实在无法按时进京,于是郭淮干脆先找个地方修养了几天,感觉有所恢复才再次出发。
等郭淮赶到洛阳,在群臣欢庆的宴席上,曹丕当众责备郭淮道:“从前大禹在涂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因为迟到,被大禹处死了。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候,你却最后一个到,该怎么处置?”
曹丕当着群臣责问郭淮,这可是生死一念之间。虽说曹丕因为新晋登基心情大好,但郭淮如果回答得不好,小命就难保。毕竟庆祝皇帝登基、新王朝诞生这种天大的事情都敢迟到,皇帝怎么惩罚都不为过。
郭淮并不慌忙,没有上来就以病情做理由,而是镇定地答道:“臣听说,上古的五帝乃是以德行教导百姓,然而夏朝开始,人们不再遵守德行,导致仁政之道衰微,刑罚才开始被使用。臣如今正处在尧舜那样的盛世,所以臣相信不会遭受防风氏一样的惩罚。”
郭淮的回答,把曹丕比作尧舜,这马屁拍得曹丕很受用,一高兴不仅没处罚郭淮,还给郭淮升了官,担任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郭淮虽然生病是实情,却没有以此为理由来求情,而是直接把曹丕抬到上古圣贤的高度,称尧舜时代的人都讲道德,言外之意就是曹丕更是道德楷模,这样你总不好意思杀我郭淮了吧?既拍了皇帝马屁,又保护了自己,还没有找任何借口,郭淮实在够聪明。
有人可能觉得,这曹丕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威胁要杀人,转眼就加官进爵,太随心所欲,不靠谱。这样想就低估曹丕了,别忘记文章开头笔者介绍过,郭淮可是曹丕提拔起来的嫡系,只是因为表现太突出反被曹操挖走,安排在夏侯渊身边。郭淮在西部几年来立下的功劳曹丕当然一清二楚,特别是定军山战败后稳定军心的大功。所以曹丕虽然责备几句,心里还是很欣赏郭淮的。新皇帝新班底,当然要用自己熟悉的人,郭淮这种人才肯定要重用,只是皇帝的面子也很重要嘛。
本期为您讲述了曹魏名将郭淮的早期历史事迹,关于郭淮的重头戏,与蜀汉的多次交锋,下期继续为您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