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肝病不用治不要自己吓自己(这3种肝病90都不用治)
这三种肝病不用治不要自己吓自己(这3种肝病90都不用治)2、肝血管瘤所以,如果钙化灶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之一,建议进一步检查辨别。肝脏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这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而形成瘢痕。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刘畅医生介绍,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也很少继续发展,一般没有症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无需治疗。不过,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而直径超过3cm的钙化灶,不排除是转移到肝区的癌组织。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肝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很多人十分关注肝脏健康。
血液化验、B超等多种检查肝脏的手段都被列入了体检单,然而,不尽如人意的是,当检查单上出现一些“吓人”的名词时,我们却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肝病”不用怕
1、肝脏钙化灶
肝脏钙化灶在肝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这可能与先天发育、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而形成瘢痕。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刘畅医生介绍,肝脏钙化灶既不会自行消退,也很少继续发展,一般没有症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所以无需治疗。
不过,有的钙化灶靠近肝内胆管,超声检查时容易和肝内胆管结石混淆;而直径超过3cm的钙化灶,不排除是转移到肝区的癌组织。
所以,如果钙化灶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之一,建议进一步检查辨别。
2、肝血管瘤
血管瘤在全身各个部分均可产生(包括皮肤),它是指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临床病例中以肝脏最为多见。
但它并非肿瘤!
血管瘤较小且无症状时,一般无需治疗,也不需要用任何药物。
当血管瘤超过5厘米或多发总面积超过5厘米,以及靠近肝脏边缘、生长速度较快时能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即可,通常可以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或介入微创等治疗方法解决。
3、肝囊肿
囊肿一般指的是有液体存在的肿泡,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其危险程度也不一样。
发生在肝脏的囊肿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仅为4.5%~7.0%,其中约95%的人不需要治疗!
肝囊肿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前者较为危险,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而后者更加常见,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这些指标要当心
除了上述不用太过担心的疾病名词,我们平时更应该重视哪些肝脏指标呢?
1、转氨酶升高
很多人都知道“转氨酶升高”不是什么好事情。
不过,我们平时看肝功能化验单时,往往很难直接找到“转氨酶”三个字。
其实啊,有可能是它们换了个名字藏起来了,比如,谷丙转氨酶(ALT)在化验单上可能叫做“快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则被叫做“快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如果您记不住这一长串的字符,那么,记住“ALT”和“AST”这两个简单的英文名字也可以,它们代表的就是转氨酶。
在医学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都属于转氨酶,尤其是前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中,它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一旦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它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水平应在0~40U/L之间,如果超过40U/L,就要小心肝脏疾病了。
不过,正常人在剧烈运动、过于劳累、食用大量油腻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也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所以,发现自己转氨酶升高了,及时找医生检查、答疑解惑,才是最好的“让心中石头落地”的方法。
2、甲胎蛋白升高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是目前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简单又实用。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5年时间,这个过程中,X光片、B超等普通的手段并不能发现。
但是,甲胎蛋白(AFP)却能够更早、更好地反映癌变的真实情况。
一般成年人的这个指标不应超过20μg/L,超过400μg/L则怀疑是肿瘤。
需要注意的事,普通肝病也可能引起AFP升高,但多会在2~3周后消失。
3、大小三阳
乙肝五项可以反映人体是否感染乙肝的具体情况,是平时肝脏检查中的重要项目。
毕竟病毒性肝炎不注意控制,很容易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这张化验单上一般有这5项内容——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e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b:乙肝病毒e抗体
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那么,这张单子上的“ ”和“-”都意味着什么呢?您可以拿着自己的检查单,对照下面这个表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判断:
未感染乙肝病毒。
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既往感染,并产生抗体或急性感染已恢复。
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
「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相对较弱。
「大三阳」,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强。
4、脂肪肝
好多人体检中查出轻度脂肪肝,就觉得是小病不用重视,但事实不然。
所谓脂肪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肝细胞“变胖了”,而B超提示脂肪肝的“轻、中、重”度更多指肝细胞“变胖”的程度。
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不论哪种程度的脂肪肝,都有肝细胞破裂坏死的风险。
而一旦这种损害出现,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状态就叫做脂肪性肝炎。
要知道,任何肝炎如不及时治疗,都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发生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患有脂肪肝,不管什么程度,最好都及时找医生问问清楚,咨询如何解决。
4、肝脾肿大
肝脏与脾脏位置相近,发生细菌感染时,可能同时引起肝脾炎症,出现肝脾肿大的现象。
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容易在超声、CT、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时,查出肝脾肿大。
5、肝实质增粗
B超、CT、核磁共振等都能检查肝脏的实质密度,如果肝密度过低、肝组织细胞及血管增粗,提示可能有肝脏疾病,比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结节、肝脏肿瘤等。
保护肝脏,这7件事别做
1、肝脏怕油腻
油腻食物难以消化,容易诱发肝炎。
2、肝脏怕生气
在五脏之中,肝主怒。
怒伤肝,易引起肝气上逆、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耗伤肝的阴血。
3、肝脏怕抑郁
情绪低落、寝食不安,会使已有的肝病加重,保持心情舒畅,反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肝脏怕熬夜
成年人每天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一般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凌晨1-3点钟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
5、肝脏怕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而绝大多数的药物都需经过肝脏来代谢,由此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很高。
所以,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最好遵照医嘱服用药物。
6、肝脏怕酗酒
摄入的酒精量过多,无形中给肝脏增加了工作负担,肝脏无法及时解毒,就容易出现病变。
7、肝脏怕疏忽
如同机器需要养护一样,人体需要定期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体检一次,如果有疾病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