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VI)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VI)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前五期,我们先谈论了在写卫青、霍去病的时候,如何寻找感情最饱满的切入点。然后又通过王维的《少年行》、《燕支行》、李白的《胡无人》、隋朝军事家杨素的《出塞二首》领略了卫霍二虎将的英雄豪气,以及汉家王朝的盛世气魄。今天,我们来读一读李白《塞下曲》的前两首。由于《塞下曲》共有六首,且首首豪迈壮美,所以,小淇就把六首分到了三期,每一期读两首。
我们先来看看《塞下曲》的第一首吧!
塞下曲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这里,李白在开头描述了边塞寒冷艰苦的环境:五月的天山已经漫天飞雪,这里没有花,只有寒冷。小淇发现,很多的边塞诗,都用开头几句描述了边塞艰苦的环境,烘托出肃杀的气氛。比如,李白《胡无人》中的“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杨素《出塞二首》中的“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所以,当我们在创作边塞诗,或者写边塞相关题材当文章的时候,也可以从环境描写入手,既是写出边塞的特征让读者身临其境,又用边塞的艰苦衬托出将士的勇敢和忠诚,或是用敌军的强大衬托出我军的锐不可当。
祁连山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将士们听见了《折杨柳》的曲子,但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故乡的春光就奔赴的疆场。这里,李白没有直接写战斗的残酷或是边塞的艰苦,但却深深地打动了小淇。故乡的春光是多么美好,多么美丽,但是,将士们为了国家,还没来得及看就到了漫天飞雪的战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一次看到故乡明媚的春光。但是,如果没有战士们的牺牲,没有他们把敌人挡在边塞,故乡也不可能有那么美好的春天。
玉门关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将士们白天在金属乐器和战鼓的指挥下殊死作战,晚上抱着马鞍入睡。这里,李白只是简单地刻画了战士们的作息,却让战士们的幸苦跃然纸上,直叫人心疼。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面写了那么多战士们的艰辛,但是战士们有想过退缩吗?没有!他们只想要让腰间的宝剑击破楼兰的敌人!最后两句立誓,热血沸腾!
读完了第一首,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首。
塞下曲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第二首,李白又一次用环境描写来开头: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漠,胡人的马匹想要下到南边来喝水吃草。这一次的环境描写,尽是战事的一触即发。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战士们横着兵器身经百战,只为了报效祖国的深厚恩德。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在沙漠上,战士们和着冰雪吃饭,在边塞,战士们在沙尘中就寝。“海”指的是瀚海,就是沙漠的意思。“陇头”既陇山,借指边塞。这和第一首中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有些相似,都是通过描述将士们的日常生活,体现出边塞生活的艰苦。读到这里,小淇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在战场上和着冰雪吃冻硬的食物,把敌人挡在了前线,祖国的人民才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祁连山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这里的“月氏”和前文的“楼兰”一样,既是西北少数民族,也可用来指代所有的西北少数民族。这里写的是,什么时候清除了边患,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前文写的都是战事的吃紧,这里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哪天击破贼寇,人民就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
雁门关
下一期,我们就来看看《塞下曲》的其三和其四,看看李白在后面的两首又是如何写边疆战事的?
小淇目前计划每周六上午给大家更新一篇。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哦!大家有任何想法或者建议都欢迎评论或者在后台给小淇和蕙纕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