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三项检查可及时发现它的端倪)
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三项检查可及时发现它的端倪)所以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周福德医生说,不论尿常规检查是否有问题,都要进一步查血。因为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尿常规没问题,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多见于血管类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肾脏损害,以及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周福德医生发现,肾脏疾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慢性肾炎的患者当中70%-80%都有高血压。如果是尿毒症的患者,几乎100%都有高血压。儿童如果出现高血压的情况,90%都是肾脏病引起。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血压高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肾炎。所以测量血压是排查肾脏疾病的第一步。“来,先给你测个血压。”无论去体检还是去医院看病,这都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袖子往上一撸,血压数值轻松测得。可是医生通过血压计上这高高低低的数值能看出什么问题您知道吗?其实,血压的数值不仅反应出血压的问题,还能反应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肾脏疾病。很多患者来第一次来门诊的时候,就是通过血压数值初步发现了肾脏疾病
文/子琳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周福德
每次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只懂得找化验单上有没有箭头,可是您知道箭头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吗?关于肾脏的检查,出现了箭头确实有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指标也可能没事。今天北大医院肾内科周福德教授就教您轻松读懂肾病化验单。
测血压能够发现肾脏病端倪
“来,先给你测个血压。”
无论去体检还是去医院看病,这都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袖子往上一撸,血压数值轻松测得。可是医生通过血压计上这高高低低的数值能看出什么问题您知道吗?其实,血压的数值不仅反应出血压的问题,还能反应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肾脏疾病。很多患者来第一次来门诊的时候,就是通过血压数值初步发现了肾脏疾病的端倪。这一点很多人都忽视了。
具体来说血压数值都能反映出来哪些肾脏疾病呢?说出来真是吓一跳!
周福德医生发现,肾脏疾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慢性肾炎的患者当中70%-80%都有高血压。如果是尿毒症的患者,几乎100%都有高血压。儿童如果出现高血压的情况,90%都是肾脏病引起。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血压高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肾炎。所以测量血压是排查肾脏疾病的第一步。
所以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周福德医生说,不论尿常规检查是否有问题,都要进一步查血。因为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尿常规没问题,但血肌酐升高的情况。多见于血管类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肾脏损害,以及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
抽血结果那些高高低低的箭头什么意思?
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有啥区别?
血肌酐:血肌酐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指标。它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是通过肌肉当中一种酸(肌酸)在体内发生反应后形成的一种物质,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
我们还听说过肌酐分为外源性肌酐和内源性肌酐,外源性就是指吃进去瘦肉多了影响肌酐数值,周福德医生说,肌酐主要还是体内肌肉产生的,不会有外源性影响。所以肌酐值升高到底有没有问题要因人而异。不能光靠数值判断,还要全面考虑。比如营养不良、偏瘦人群或者老年人,老年人肌肉都会萎缩,体内的肌肉含量比较少,测得的肌酐数值也不会很高。所以肌酐数值往往不能正常反映出来。虽然血肌酐正常,但实际上很有可能他们的血肌酐已经有问题了。相比之下如果体型庞大,营养状况良好的人,肌酐数值偏高,不一定说明肾功能存在异常。怎么避免这样的问题呢?这时就要靠肌酐清除率来判断了。
肌酐清除率:同样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主要反映的是肾脏清除毒物(肌酐)的能力。肌酐是我们身体肌肉代谢出来的废物,也是一种毒物。这项指标是血液检查当中最关键的一个指标,因为它能在肾脏出现早期轻度损伤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
在肾病早期,肌酐清除率会首先出现下降的情况。而那时血肌酐通常都是正常的。当肌酐清除率下降到50%的时候,血肌酐数值往往才会反映出现异常。所以对于血肌酐正常的肾脏病患者,需要定期查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常规体检只包括一项血肌酐,而不包括肌酐清除率。因此,由肾脏病的患者体检时建议您提醒医生给开一个。
尿素氮升高肾脏就一定生病了吗?
血红蛋白:周福德医生说,这项指标如果偏低,常常提示肾衰竭患者有贫血。这个指标还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如果肌酐高,但血红蛋白不低,则可能是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有希望恢复正常。如果患者肌酐很高,血红蛋白很低,那就可能是慢性肾衰竭。
血尿酸高记得查肿瘤标记物
血尿酸:血尿酸单独升高,我们都会想到痛风。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独的血尿酸升高,还需要关注有没有肿瘤,这里说的肿瘤不光是肾脏的,而是全身任何一个部位长了肿瘤,尿酸都可能升高。周福德医生说,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活跃,致使核苷酸(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代谢增速、嘌呤合成增加,从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
本文为子琳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公众子琳为您读健康(ID:zilin_heal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