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泌尿系感染鉴别诊断有哪些(单纯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泌尿系感染鉴别诊断有哪些(单纯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三)分类糖尿病患者常见: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这有利于一些细菌的繁殖,进入尿道后易引起尿道感染。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大多较差,身体杀菌能力较弱,故此类患者常并发尿路感染,且容易反复发作。男性和女性泌尿结构不同,女性尿道长约4厘米。男性尿道长约20厘米,女性尿道口短,离肛门口近,细菌容易从肛门进入尿道,因此女性患病率远高于男性。育龄期女性常见:性生活,妊娠绝经后妇女常见:膀胱或子宫脱垂导致膀胱排空不全;雌激素的丧失伴随着阴道菌群的变化,(特别是乳酸杆菌的流失),导致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如大肠杆菌)进行尿道周围定植。
概述
(一)定义
单纯性泌尿系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二)流行病学
男性和女性泌尿结构不同,女性尿道长约4厘米。男性尿道长约20厘米,女性尿道口短,离肛门口近,细菌容易从肛门进入尿道,因此女性患病率远高于男性。
育龄期女性常见:性生活,妊娠
绝经后妇女常见:膀胱或子宫脱垂导致膀胱排空不全;雌激素的丧失伴随着阴道菌群的变化,(特别是乳酸杆菌的流失),导致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如大肠杆菌)进行尿道周围定植。
糖尿病患者常见: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这有利于一些细菌的繁殖,进入尿道后易引起尿道感染。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大多较差,身体杀菌能力较弱,故此类患者常并发尿路感染,且容易反复发作。
(三)分类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会有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低热。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同时有尿路刺激症,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发热。
(四)病因
- 年轻女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性生活活跃或近期有性生活,这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 杀精子膜的使用,无症状菌尿,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首次尿路感染的年龄偏低(小于15岁),以及有尿路感染的家族史,(直系女性亲属)等也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 有多项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降低是绝经后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 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应用避孕药进行节育,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穿紧身内裤,排便后的卫生习惯,使用盆浴以及非分泌型体质等。
(四)病因
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引起70%-95%的上尿路和下尿路泌尿系统感染。
其他常见致病菌:微生物腐生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粪肠球菌、其他肠杆菌科和酵母菌。
年轻女性常见致病菌:腐生葡萄球菌。
(五)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致病菌经尿道逆行进入膀胱,而向输尿管乃至肾脏侵入。常发生于蜜月期,妊娠期,婴幼儿及因尿路梗阻而引起的尿液反流者。
血行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下,致病菌可从体内其他感染病灶,(如皮肤疖、痈、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等),经血行传播到泌尿生殖器官。最常见者为肾皮质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淋巴感染:致病菌从邻近器官的病灶,经淋巴管传播到泌尿生殖器官,如肠道的严重感染或后腹膜脓肿等。
直接感染:外伤或有邻近器官的感染直接蔓延而至。如阑尾脓肿、贫腔化脓性感染等,也可经与外界相通的瘘管等感染而致。
机体防御功能
- 排尿的冲刷作用。
- 尿道和膀胱粘膜的抗菌能力。
- 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
- 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
- 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
- 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儿的功能。
- 女性尿道的乳酸杆菌菌群对限制致病病原体的繁殖有重要作用。
易感因素
- 尿路梗阻
- 膀胱输尿管反流
- 机体免疫力低下
- 神经源性膀胱
- 妊娠
- 性别和性活动
- 医源性因素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 遗传因素
- 宿主的易感性
细菌的致病力
-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 细菌进入膀胱后,是否发病还与其致病力有关。
- 细菌对尿路上皮细胞的吸附能力决定了该菌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力。如大肠杆菌能引起症状性尿路感染的仅是其少数菌株,如O、K和H血清型菌株,它们具有特殊的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