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慢性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详细分析了这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情)
如何判断慢性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详细分析了这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情)他的疼痛问题有两个原因:3、腺体上的病变导致了腺体的弹性改变,排尿阀门功能受损,导致阀门开关不利,所以出现尿频、尿不尽、尿无力、尿分叉、夜尿频多等排尿问题;我研究了唐某的病历后,让唐某完成了前列腺B超检查后,给他把了脉。1、唐某的脉象显示他不仅有前列腺功能减弱,还有器质性改变;2、B超显示他的腺体体积大小接近正常尺寸,有多处纤维化病灶形成;可以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纤维化。
大约在2014年,唐某开始出现尿不尽、尿频、小腹坠胀、阴囊潮湿;之后还出现了腰酸、睾丸胀痛、包皮瘙痒伴性功能减退的情况。
不仅有排尿问题和性功能问题,还有疼痛问题和亚健康症状,这标志着他的病情进入到了疾病的中后程。由此我判断之前的治疗虽然改善了他的症状,但没有深入到病灶内部,所以没能改善病灶。之后他的病灶一直在变大变硬,可能因为这些症状出现之前他的身体比较好,比较年轻,腺体功能受损不严重,他也就没有感觉到症状。等到症状出现,已经是病灶对腺体功能影响较大。
2014年唐某前列腺的问题出现后,开始了治疗。在当地医院接受过尿道插管和灌药治疗,还接受过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中成药等治疗。完成了一系列治疗后,唐某的包皮瘙痒症状消除,但其他症状无改善。
2017年,唐某因各方面症状加重治疗无效后,接受了包皮环切手术,之后接受了静脉滴注抗生素、肛门导入热疗等治疗。完成了这些治疗,唐某发现他的问题依旧没有任何改善,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进行中医治疗。
我研究了唐某的病历后,让唐某完成了前列腺B超检查后,给他把了脉。
1、唐某的脉象显示他不仅有前列腺功能减弱,还有器质性改变;
2、B超显示他的腺体体积大小接近正常尺寸,有多处纤维化病灶形成;可以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并前列腺纤维化。
3、腺体上的病变导致了腺体的弹性改变,排尿阀门功能受损,导致阀门开关不利,所以出现尿频、尿不尽、尿无力、尿分叉、夜尿频多等排尿问题;
他的疼痛问题有两个原因:
①久坐后出现小腹胀痛、两侧腹股沟酸胀,是腺体病灶的僵死硬化组织压迫刺激周围组织神经引起的前列腺放射区炎症刺激症状;
②睾丸胀痛、小腿肚酸胀和腰酸,则是腺体出现病变后,局部的代谢不良,导致代谢废物大量囤积在人体内引发的放射区疼痛症状;
4、前列腺内部存在丰富的神经节,其神经分支和末梢延伸到阴茎、睾丸、会阴、小腹、大腿根部等与前列腺相毗邻的部位,就像树根和枝叶的关系,腺体局部病变是腺体局部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僵死硬化后形成,神经末梢坏死就导致了腺体局部的神经传导出现问题,毛细血管的坏死不仅影响了营养传输和正常的代谢,还影响了正常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所以调节阴茎的勃起的功能也受损;
腺体局部病变后,导致腺体的性刺激传导枢纽功能障碍,而且还影响性中枢和性神经末梢,让整个性传导系统功能紊乱;在临床上就体现为勃起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形成阳痿;同时腺体的雄性激素转换功能下降,雄性激素的缺乏会导致患者出现亚健康症状,并出现全面性的性功能减退。
唐某之前的两次治疗,都采用了消炎最常见的抗生素注射治疗,这属于治不对症。
他的炎症症状是腺体病灶对腺体形成刺激引发的无菌性炎症,而不是细菌感染引发的细菌性炎症,所以两次治疗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他的问题,这也是他的病情一直发展下来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治疗对唐某病发初期的炎症症状还是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所以他那时完成治疗后症状消除。但他的腺体病变也就是僵死硬化病灶依旧存在,只不过疾病进程缓慢,一直没有显现出来。到了后来出现症状,腺体病变已经不轻,病灶对腺体的刺激严重,还让功能严重受损。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