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亲情是我最大软肋(亲情的通病弟弟还小)

亲情是我最大软肋(亲情的通病弟弟还小)但是弟弟比较霸道,想要两包,我妈,毫不犹豫地,把我手里的豆子给我弟了,嘴里说着“弟弟还小,让着弟弟”。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妈妈买了两包小豆子,我和弟弟一人一包。我父亲还在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年纪小,没什么感受到不公的待遇。但,父亲去世了,整个世界就变了。我和弟弟在一起,被骂被打的都是我,即使错的不是我。

01.

有人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是,也别忘了:有好东西都是手心攥着的,手背却什么都没有。

这句话用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也是同样成立的。

我父亲还在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年纪小,没什么感受到不公的待遇。

但,父亲去世了,整个世界就变了。

我和弟弟在一起,被骂被打的都是我,即使错的不是我。

亲情是我最大软肋(亲情的通病弟弟还小)(1)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妈妈买了两包小豆子,我和弟弟一人一包。

但是弟弟比较霸道,想要两包,我妈,毫不犹豫地,把我手里的豆子给我弟了,嘴里说着“弟弟还小,让着弟弟”。

我弟就比我小一岁,而这一让,就让了十几年。

印象最深的,是妈妈买给弟弟吃的小星星囗服液。

我当时嘴馋,也想吃,我妈就把弟喝剩下的小半盒(里面还剩四支)甩给我,我拿了一支小吸管刺进口服液,吱吱地吸。

还没吸完,我妈就开骂了,弟弟也跟着骂!

我含着泪把剩下那三支连盒子一块还给弟弟,自己晚上躺床上偷偷地抹眼泪,哭得很伤心。

现在回想成长以来的这一切,终于明白自己现在为什么跟母亲一点都不亲了,甚至,我连话不愿和她多说。

因为,我在家庭中没有感受过被爱的感觉。

我不知道别人口中所说的“母爱伟大”是什么样的概念。

02.

亲情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不讲道理。

父母越是偏心的、拼命想疼爱的孩子,反而越不孝顺,反倒是那个从小不受父母待见的,才是会给他们养老送终的。

我身边有好多这种例子,搞不懂父母为什么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比如我闺蜜,她的爸妈都偏心,偏心她姐姐。

她爸生病,都是她和老公天天去医院看护照顾,钱也是她出的。

亲情是我最大软肋(亲情的通病弟弟还小)(2)

但是,老爷子可不是一碗水端平的人,单位一发东西,他就给他姐家送去。

闺蜜说:“其实,我并不在乎爸爸的这点东西,但这种态度,我老公看了也心寒。”

她妈更不用提了,可能心里有一杆称,全部重心都指向她姐姐了。

她姐有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她妈妈都有经常去看,并且照顾姐姐的月子,给姐姐炖各种汤滋补身体。

闺蜜的儿子出生一年,她妈妈也就过来瞄了一眼,然后就回去了,继续照顾姐姐的孩子。

她妈妈生病,也是闺蜜两口子跑前跑后的。

对妈妈这么好,妈妈就一定懂得知足常乐吗?

亲情是我最大软肋(亲情的通病弟弟还小)(3)

呵呵!病一好,立马回去她姐姐家继续帮忙带孩子,打理家务,照顾孩子比较费心思,老人家腰病就容易犯,然后还是闺蜜两口子跑前跑后的给老人家排队挂号看病。

有一次闺蜜真的被妈妈气哭了,直接说,“再去带孩子犯病不要来我家了,有事找我姐去,我也不想管了。”

偏心,是父母伤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

而那些不被父母偏爱的孩子,长期处在无法平衡的精神痛苦之中,身心疲惫,心里充满了哀伤,很难信任父母和同胞手足,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越长大,越需要一点勇气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断绝开来,你无法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压榨,但你得慢慢积攒出拒绝的魄力!学会说不!

亲情是我最大软肋(亲情的通病弟弟还小)(4)

03.

想起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分类就是讲父母偏心的。

比如父母制定的游戏规则有这么毫无章法的一条:

“大的要让着小的,不管是大一岁还是十岁”

因为在父母的意识里,大一点就得无条件让步。

一个女孩子比她妹妹大了一岁,小时候打架,无论对错挨骂的都是她。

她被打压的理由总是:妹妹还小,就算她到100岁都比你小!

当你质问父母为什么这么厚此薄彼时,父母的解释永远都理直气壮:“我没少你吃,没少你穿,还供你上了大学,哪里偏心了?”

有人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我想说:有些人,根本不配当父母!

这句话正确的说法是: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拒绝承担责任的父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