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辨证三十二条(六经辨证-太阳病--太阳病类似证)
太阳病辨证三十二条(六经辨证-太阳病--太阳病类似证)痰实壅塞胸膈满,十枣甘遂效果好。风留关节寒湿入,甘草附子疗效高。悬饮水停在胸胁,
太阳类似风湿着,
留肌关节饮膈条。
风留肌肉邪在表,
桂枝附子汤服疗。
风留关节寒湿入,
甘草附子疗效高。
悬饮水停在胸胁,
十枣甘遂效果好。
痰实壅塞胸膈满,
催吐瓜蒂散记牢。
[注释]
在太阳病类似证的辨证中:有风湿留着肌肉证、风留关节证、悬饮水停胸胁证、痰实壅塞胸膈证。风留肌肉是邪在表,方用桂枝桂枝附子汤;风留关节是寒湿侵入,方用甘草附子汤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悬饮水停在胸胁者,用十枣汤效果好;痰实壅塞胸膈证,采用催吐法,方用瓜蒂散,应详细记牢。
(一) 风湿留着肌肉证
风湿留着肌肉条,
风寒湿邪留于表。
身体疼烦不得转,
脉浮虚涩湿阻道。
温经散寒风湿祛,
桂枝附子不可少。
[注释]
风湿留着肌肉这一条是风寒湿邪留着肌表所致,以身体疼痛而烦,脉浮虚涩为主,此脉是由于湿阻脉道所致。治则应温经散寒,祛风湿。方用桂枝附子汤。
[按语]
本证的临床表现是:身体疼痛而烦,转侧困难,汗出恶风,不呕,不渴,大便溏,小便不利,脉浮虚而涩。
本证的病机是:本证属于卫阳不足,又感风寒湿邪留着所致。风寒湿邪留着肌肉、气血运行不畅,则周身疼痛而烦,转侧困难。表阳不足,卫外不固,所以汗出恶风。湿盛阳微,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脉浮虚而涩,属卫阳不足,风寒湿邪阻滞脉道之故。不呕、不渴为病邪尚未入里之征。
本证的治疗原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本证的常用方药:桂枝附子汤:桂枝、熟附子、生姜、大枣、炙甘草。
(二) 风湿留着关节证
表里俱虚寒湿侵,
骨节烦疼不能伸。
痛处拒按溲不利,
汗出恶风表虚云。
温经散寒止疼痛,
甘草附子倍如神。
[注释]
本证是由于表里俱虚,寒湿之邪侵犯机体而引起骨节烦疼,屈伸不利,脉浮虚而涩,痛处拒按,小便不利,汗出恶风是表虚之见证。治则应温经散寒止痛。方用甘草附子汤。
[按语]
本证的临床表现是:骨节疼痛,屈伸不利,痛处拒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
本证的病机是:本证属风寒湿痹。由于风寒湿邪留着关节,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全身关节疼痛而烦,拘挛不得屈伸,甚则痛不可近。风盛于表,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湿盛于里,三焦不利,气化失常。所以上则呼吸短气,下则小便不利,甚则水湿泛滥肌肤而为肿。
本证的治疗原则: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本证的常用方药:甘草附子汤:炙甘草、熟附子、白术、桂枝。
(三) 水饮证
水饮停胁悬饮证,
饮结胸胁需分明。
汗出恶风兼气短,
心下痞硬胸胁痛。
立法攻逐祛水饮,
十枣甘遂戟芫供。
[注释]
本证是水饮停留在胸胁而致的悬饮证,痰饮在胸胁需要分明。其证见:汗出恶风,气短,心下痞硬,胸胁疼痛。本证的治疗原则是攻逐水饮,方用十枣汤,故用“十枣甘遂戟芫供”代之。
[按语]
本证的临床表现是:心下痞硬而胀满,咳唾引胸胁痛,干呕,短气,头痛,微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脉沉弦。
本证的病机是:因水饮内停、结于胸胁,胸阳不宣,气机壅滞,故心下痞硬而胀满,咳唾痛引胸胁。水饮内结,肺气不利,故见气短。肺合皮毛,因肺气不利,腠理开合失常,故见汗出。水饮犯胃则呕,上逆蒙蔽清阳则头痛。
本证的治疗原则是:攻逐水饮。
本证的常用方药是:十枣汤:芫花、大戟、甘遂、大枣。
(四) 痰实壅塞胸膈证
涎阻胸膈痰实证,
痞硬部位在胸中。
胸中痞硬气上冲,
寸脉微浮表证同。
涌吐痰实祛痰邪,
瓜蒂催吐力无穷。
[注释]
痰实壅阻胸膈为实证,痞硬部位是在胸中,以胸中痞满,气上冲咽,寸脉微浮为主要症状,其寸脉微浮是表证的表现,本证治则应用吐痰实,用瓜蒂散,催吐力量无穷。
[按语]
本证的临床表现是:胸中痞塞胀满,恶心欲吐复不能吐,气上冲胸,呼吸不利,或手足不温,或发热恶风汗出,寸脉微浮。
本证的病机是:因痰实壅阻胸膈,阳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胸中痞塞胀满,呼吸不利。因痰浊上逆,故气上冲咽,恶心欲吐复不能吐。阳郁不能达四末,故有时可见手足不温。发热恶风汗出,虽类似桂枝汤症状,但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知非桂枝汤证,而是邪实于上,胸阳不宣的表现。
本证的治疗原则是:涌吐痰实。
本证的常用方药是:瓜蒂散:瓜蒂、赤小豆各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