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孩子如何学习更智慧更高效(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孩子)

孩子如何学习更智慧更高效(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孩子)《南方工报》记者:您认为,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什么作用?优秀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上都有哪些共性?如果说大富大贵出人头地才叫成才,那么他跟家境,跟父母的财富地位可能有关系。如果是我上述说的成才的概念,我不认为这之间存在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南方工报》记者:黄老师,从您的教育经历来看,孩子的成才是否与家境有必然关系?是否大城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越容易成才?家庭的财富与地位是不是子女出人头地的必要条件?黄德初:我还是从一个现实的故事说起吧。最近家里搞装修,请来了一家装修公司。领头的是两个小伙子,一个是来自湛江农村的,负责整个装修的设计,一个是来自湖南农村的,负责装修的施工。湛江小伙子,20来岁,高职高专毕业的,我看他做的设计很专业。负责施工的这个湖南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出来打工的,精明能干,动手能力很强,设计师跟他讲到施工的方案的时候,他很专心,不懂就问。他从一个普通的装修工人,做到了装修公

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孩子

——答《南方工报》记者问

孩子如何学习更智慧更高效(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孩子)(1)

访谈背景:2017年高考结束,澎湃新闻对全国高考状元发出了一份“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调查显示,40名高考状元中仅6位来自农村,其余均是城镇户口。不少人据此指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特别是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席话更是对上述看法加了注脚,他说“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实事求是地讲,每个社会中,上一代具有的资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下一代。但对个体而言,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个人、家庭“奋斗”的故事。近日,《南方工报》记者走进那些培养出优秀学子的普通甚至贫困家庭,看看这些家庭如何教育孩子,也了解这些“输在起点上”的孩子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拿到打破阶层固化的“钥匙”。

该报记者也就此问题,书面采访了本人,以下是访谈记录。

《南方工报》记者:黄老师,从您的教育经历来看,孩子的成才是否与家境有必然关系?是否大城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越容易成才?家庭的财富与地位是不是子女出人头地的必要条件?

黄德初:我还是从一个现实的故事说起吧。最近家里搞装修,请来了一家装修公司。领头的是两个小伙子,一个是来自湛江农村的,负责整个装修的设计,一个是来自湖南农村的,负责装修的施工。湛江小伙子,20来岁,高职高专毕业的,我看他做的设计很专业。负责施工的这个湖南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出来打工的,精明能干,动手能力很强,设计师跟他讲到施工的方案的时候,他很专心,不懂就问。他从一个普通的装修工人,做到了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他们促使我思考,怎样才叫做成才?是不是一定要大富大贵出人头地才叫成才吗?像这两个小伙子,积极向上,为工作为生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就不叫成才吗?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专家,企业家,杰出的领导者,同样还需要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不管是各种专家还是能工巧匠,没有谁是全都准备好了才进入社会的,他们总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的。当下的社会,瞬息万变,如果一个人,他有健康的身体,他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他还要主动适应社会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我相信,这样的人一定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奉公守法,自食其力,为社会,家庭做贡献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我觉得,这就可以称之为成才了。

把这个的问题搞清楚了,我们也就能够回答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

如果说大富大贵出人头地才叫成才,那么他跟家境,跟父母的财富地位可能有关系。如果是我上述说的成才的概念,我不认为这之间存在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南方工报》记者:您认为,家长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什么作用?优秀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上都有哪些共性?

黄德初:对于优秀的孩子成长,家庭教育的因素还是有一些共性的。我个人认为,信任和沟通,是家庭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信任和交流,就谈不上教育。你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想法,都影响不到孩子。优秀的孩子,往往身处在一个被信任的、交流畅通的、安全的家庭环境里,这种被信任,给孩子的成长成才,独立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让孩子更自信,让孩子敢于梦想,敢于为梦想付出。这样的家庭环境往往会造就孩子成才的三大特征: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健康,第三、自我驱动的持续的学习能力。

《南方工报》记者:对于那些普通家庭甚至是贫寒家庭的家长,没有钱去砸孩子的童年,您认为应该怎样培训孩子?

普通家庭的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当下孩子们的这一代,与我们以及我们的上一代,在成长的环境就不一样了。我们及我们上一代人的奋斗,可能更多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而我们孩子这一代人,不管家庭有多么的“普通”,绝大数人生存和温饱是没有问题的。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孩子们,对未来社会的企盼,对个人成长的诉求,更多的是求发展,是实现自己个人的梦想。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到了今天,为我们孩子们这一代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实现个人梦想机会。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种发展的前景,这种个人的梦想,不管是我们还是他们,都是没有办法具体描绘的,因为社会发展得太快了,你今天描绘的图景明天就落后了,今天学到的东西后天就可能过时了。这就是学术界经常说的,由于社会高速发展,今天孩子将要面对“尚未出现的职业、尚未出现的工作、尚未出现的问题、尚未出现的技术”。那么什么是能够面对未来而不落后不过时的呢?那就是我反复强调的“自我驱动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因此,不管是什么家庭,一定要特别重视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无穷尽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一定要培养好(尤其要言传身教)孩子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倘若具备了这些特征,我相信孩子们在未来社会一定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附:《南方工报》2017年8月11日第5版

江门恩平理科状元江俊杰:

“留守”出租屋的日子

书是他最好的“伙伴”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吴忠达 吴少少

语文116分,数学131分,英语132分,综合238分,在今年的高考中,恩平实验中学考生江俊杰考出了总分617分的好成绩,斩获恩平市理科最高分。

7月25日,身在老家的江俊杰收到了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9月,他将成为这所华南百年学府信息管理专业的一名新生,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18岁的高考状元竟是一名外来工子女,从小家境贫寒,父亲体弱多病,母亲长年在恩平一家电子厂打工,每月收入不过两三千元。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对母子,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9岁离乡背井随妈妈到打工地上学

江俊杰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父亲就患上了糖尿病,身体孱弱,一直无法干重体力活。为了生计,母亲邓良清十几年前就来到江门恩平打工,父亲则留在老家一边照顾一双子女,一边拖着病体打些零工。2008年,在江俊杰上完小学三年级时,邓良清决定将儿子带到了自己打工所在地恩平就读,以方便照料。

尽管没有沦为留守儿童,但事实上,江俊杰和留守儿童几乎没什么差别。自从江俊杰来到恩平后,邓良清陪伴照顾儿子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由于没技术没文化,多年来邓良清只能在工厂做普工,每月收入微薄,还得经常加班。刚来时,由于没有本地户口,进不了公办小学,江俊杰只能入读一般的民办小学,每日校车来往接送,周末遇到妈妈加班,江俊杰就一个人被关在家里玩耍。

在江俊杰的童年记忆中,在没有人陪伴的日子里,他总喜欢去出租屋附近的一家书店看书。阅读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也排解了他在异地生活的孤独和寂寞。

2011年,江俊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恩平实验中学初中部,是恩平实验中学招收的少数几个免收学费的外省籍优秀学生之一。从那时起,江俊杰开始了住校生活。江俊杰说,自己上初中时成绩并不拔尖,直到升入高中后发现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是尖子生,因为有了竞争的压力才开始发愤苦读。

为孩子能在异地高考买房入户

“OK”“alright”,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江俊杰不善言辞,对于简单的是非提问,他喜欢用简短的英语单词来回答。这些年来,为了弥补自己在英语上的“先天不足”,江俊杰下了很大苦功,也动了很多脑筋,他向记者介绍了一种省钱又省力的学习方法,就是经常上网看英文版电影,“我的听力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在今年的高考中,江俊杰的英语成绩取得了131分的高分,不过他仍谦虚表示这一门没考好。

“你儿子考了全市第一名。”当6月中旬从媒体记者的口中得知儿子获得恩平市理科状元的消息时,邓良清简直不敢相信,“他总说考得不好,很生气,我还安慰他,只要自己努力过就没什么可遗憾的。考得好坏都无所谓,毕竟学无止境,只要考上大学用心学习就还有机会。”邓良清向记者说道。

江俊杰也表示,自己平时成绩包括每次模拟考均能拿第一,查到分数后有些失望,甚至绝望,“想上的大学上不了,读中大都有点困难。”“但没想到还是能拿第一。”

去年,为了让江俊杰安心在恩平高考,全家拿出省吃俭用多年的10多万元,在恩平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把户口迁到恩平后,江俊杰今年才顺利在恩平进行了高考。根据恩平奖励政策,江俊杰将获得由企业赞助的恩平城区一套130平方米的楼房。

2014年,恩平两家企业恩平金港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康盛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了专项高考奖励基金。2015年至2019年,这两家企业每年提供高考奖金100万元、扶困助学金20万元。根据奖励和扶助办法,最受瞩目的一项便是,奖励楼房一套。

“现在还没接到通知,希望不是一场炒作。”电话中,江俊杰的语气有些担忧又有些期待,“如果是真的,也算是自己给家里真真正正做了一件有贡献的事了”,对于家人为他的默默付出,他一直铭记于心。

不攀比只过实实在在的生活

与多数外来工家庭一样,平日里邓良清和江俊杰之间的沟通很少,邓良清工作忙碌,话不多,江俊杰由于长期住校,对母亲的工作也并不了解。可以说,邓良清平时对江俊杰几乎是放养,“不会给儿子压力,他也非常听话,对自己的事都很有主见。”邓良清欣慰地表示,江俊杰在学习上一直表现优秀,很让她省心。唯一一次补习经历,还是小升初时江俊杰成绩不佳,在老师的建议下,她二话不说省出钱来请老师对儿子语数英三门课程全都进行了补习。

工作再繁忙,每年暑假,邓良清都会请一个月假带儿子回老家全家团聚,每次江俊杰都是和妈妈坐硬座回去。即使在获得高考第一名后,邓良清还是如往年一般带着儿子坐了33个小时的火车硬座。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谈起这些,邓良清显得很淡定。外出打工十几年,邓良清一直在同一家工厂打工,她说自己不喜欢跳来跳去,因为这样很难赚到钱。这些年来,尽管孩子的成绩一直优异,但由于生活所迫,自己也从未给他任何奖励,回到家了也没打算请客,一切还如平常一样,“不需要攀比,面子没什么值钱的,自己过得好,过得实实在在就行了。”这名打工多年的母亲如是表示。

由于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微信,只有一个四年前申请在用的QQ号,以至江俊杰成为恩平状元的消息在学校、班级微信群内被刷屏,同学们纷纷留言时,主角江俊杰却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好在得知弟弟考上大学后,已在一家医院工作的姐姐特意给江俊杰买了部新手机以作鼓励,但还没有装上电话卡。江俊杰说电话卡等到上大学时再买。

“自己的路自己走,什么都要靠他自己去创造,他有本事我们就跟着享福。”对于儿子将来的生活,邓良清坦然道。

专家点评

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师附中老师黄德初:

看了江俊杰和父母亲的故事,感触良多。作为同是“寒门”出来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他们的故事里,我梳理出了一份关于“寒门与贵子”的清单,与大家分享与共勉。

  1. 相信“寒门出贵子”这一条自古以来的事实与道理。这里不再罗列古今中外榜样,邓良清和江俊杰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再次印证这一事实与道理。
  2. 不轻信“寒门难出贵子”。这话可能既是我们自己不拼搏的借口,也很容易成孩子不努力的借口。邓良清不以此为借口,江俊杰也没有。
  3. 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类大概率事件,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这类小概率事件。知识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千千万万的“江俊杰”,也将改变千千万万“邓良清”的家庭。
  4. 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我们的“寒门”家长常常因为眼前利益扼杀了“贵子”的梦想;更不是“读书无法改变命运”,而是我们的“寒门之子”读书还不够多不够精,还不足以扼住命运的喉咙。向邓良清学习,以自己最大的能力支撑孩子的梦想,向江俊杰学习,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5. 你在孩子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要重要120倍。作为外来工的邓良清,不气馁不放弃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就是江俊杰最好的学习榜样,这是邓良清成功的秘诀,也是江俊杰优秀的秘诀。
  6. 不要再对孩子说类似的话:你爹妈这辈子算完了,你要争气;你要努力,不然你就只能扫大街。认真赚钱(工作),认真花钱(生活),努力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的孩子也更容易实现他的梦想。邓良清就是这么做,她在恩平就实现了她自己的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