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如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如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高水平配师资。健心俱乐部共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兼职心理教师8名,学校的33名教师持有成都市教育局学校心理辅导员B证,39名教师持有成都市教育局学校心理辅导员C证,班主任100%持证上岗。高标准建阵地。学校按全国心理健康一类学校标准投入建设了功能齐全、温馨美丽的健心俱乐部。成都市行知小学校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确立了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坚持“育人健心”“三个五年”发展目标,以行政主导、专业指导、家校共育“三轮”驱动方式纵深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化。三大条件,积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力量
蓉城西,花照壁,有一所呵护孩子成长的乐园——成都市行知小学。学校追寻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成效显著。
三步规划,
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成都市行知小学校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确立了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坚持“育人健心”“三个五年”发展目标,以行政主导、专业指导、家校共育“三轮”驱动方式纵深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化。
三大条件,
积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力量
高标准建阵地。学校按全国心理健康一类学校标准投入建设了功能齐全、温馨美丽的健心俱乐部。
高水平配师资。健心俱乐部共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兼职心理教师8名,学校的33名教师持有成都市教育局学校心理辅导员B证,39名教师持有成都市教育局学校心理辅导员C证,班主任100%持证上岗。
高要求提素养。学校以“人人都是心理健康营养师,人人都是家庭教育指导师,人人都是生命成长设计师”为目标,把心理学、儿童心理诊疗技术引进学校,教师培训面达100%,专兼职教师每年培训均超过24学时。
三种方式,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全员参与,形成“金字塔”式参与机制。“塔颈”为10名“健心俱乐部”成员,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实施、活动组织、心理疏导等。“塔腰”为39名班主任,按照健心俱乐部列出的年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并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每期至少安排两次班级心育专题活动。“塔基”为全体科任教师,以学科渗透、加入项目组等方式参与。
完善关心关爱工作机制。以班级为最小网格,构建“部门——年级——班级”三级工作网络,集结“社会、学校、家长”三方力量成立家校专班,积极制定关心关爱工作方案,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
由应急干预向“三预”机制转型。积极构建“预防、预警、危机干预”的“三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校坚持对每届新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进行动态跟踪,构建了“积极心理教育——早期心理预防——早期心理预警——早期心理干预——严重心理问题干预处置”五级心理教育与预防机制。
“三维”课程,
创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发展
行知小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体系,打造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维度的心育课程。
“学生心育课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制定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研发校本教材《心灵智慧》,融合了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分为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篇章。
创新“心理班会课”模式。以班主任为执教主体,以班会课为载体,结合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建设的实际,先由各学段班主任主动提出各年龄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班级共性和典型性的心理问题,再由我校两名心理老师进行专业指导,通过班队课活动来推动开展,最后形成可借鉴的心理班会课案。
拓展“心理综合实践课”。积极探索“心理综合实践课”外延,比如:指导学生将身边故事或绘本故事编写成心理剧;用绘画疗法开展了“我的情绪需要你看见”“心视界”“缺失的一角”;以园艺活动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学校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入课程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理综合实践课程。
三类活动,
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实效
传统心理健康活动。心理活动周:每年的5月20日前后为学校的心理活动周,围绕主题开展丰富的心育活动。心理运动会:每年运用心理团辅技术设计教师心理运动会,让全体教师身心在活动中放松,促进其健康发展。别样的关怀:建立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针对不同类别心理特质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团辅活动,为需要特殊关怀的学生设计个性化活动。
打造“德心结合”心理活动。从学校到班级,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每周升旗仪式的“红领巾颂祖国”班级风采展示,融合了“唱响家国情 共筑行知梦”红歌会、“花照绿道行最忆是初心”绿道活动、心理疏导活动操《你笑起来真好看》等。
探索“信息化 心理健康教育”线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营造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路径。通过网上问卷星进行了全校师生小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在疫情初期、线上教学阶段、复课前、开学后四个阶段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积极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发布了护“心”战“疫”系列、“心理能量加油站”系列、“转危为机”系列、“妙音呵护我的心”系列、“时间都去哪里了”系列文章。
我们有一个共同愿景:让所有的孩子都拥有追求幸福的能力,拥有一段激动人心、硕果累累的成长历程,有智慧、有能力去体验生命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