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张敏州教授温馨提示生活上应避免过度劳累,忌辛辣刺激油腻食品,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心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中医方面以益气活血为治法,可以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使用中药汤剂,(推荐用药及用量:桃仁 12g、人参 9 g、黄芪 9g、红花 9g、当归 9g、生地黄 9g、牛膝 9g、赤芍 6g、枳壳 6g、桔梗 5g、川芎 5g、柴胡 3g、炙甘草 3g、生姜 3g、肉桂 2g)。此外,还推荐用西洋参、丹参、田七及石斛四味中药各8g混合打粉泡茶服用。西洋参补气,丹参活血,田七通血脉,石斛是一味健脾益气的药物。这四种药物混合后,药物的作用相互影响,既可以益气活血,又可以提高精气神。气虚血瘀证表现?2021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气虚血瘀证的表现为胸部刺痛,活动后加重,可伴身体乏力,短气,汗出,心悸等症状,同时在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1)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2)

开栏语:敏于中西,州济患者,关注心脏,健康人生。中西医结合专家张敏州教授与您谈救心、治心及养心,为您健康生活注入“心”动力!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3)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现我国目前有约3.30亿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病。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张敏州教授牵头的“中国冠心病中医证型临床研究”发现,在我国无论南北地区,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在这里为大家科普气虚血瘀证的原因、表现及治疗等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冠心病(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以达到合理用药,呵护心脏的目的。

气虚血瘀证的原因?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源,气具有推动人体血液运行的作用,“气为血帅”是对这种气血关系的高度概括。如果因各种原因(如先天不足、年老虚弱、久病未愈、脾胃虚弱及疲劳过度等)导致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流动减慢导致血瘀,在心脏的血管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会导致冠心病或者心肌梗死。

气虚血瘀证表现?

2021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气虚血瘀证的表现为胸部刺痛,活动后加重,可伴身体乏力,短气,汗出,心悸等症状,同时在四肢皮肤可有瘀斑出现。舌象:舌苔薄白,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可有舌下脉络曲张表现。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4)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应如何治疗?

生活上应避免过度劳累,忌辛辣刺激油腻食品,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心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中医方面以益气活血为治法,可以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使用中药汤剂,(推荐用药及用量:桃仁 12g、人参 9 g、黄芪 9g、红花 9g、当归 9g、生地黄 9g、牛膝 9g、赤芍 6g、枳壳 6g、桔梗 5g、川芎 5g、柴胡 3g、炙甘草 3g、生姜 3g、肉桂 2g)。此外,还推荐用西洋参、丹参、田七及石斛四味中药各8g混合打粉泡茶服用。西洋参补气,丹参活血,田七通血脉,石斛是一味健脾益气的药物。这四种药物混合后,药物的作用相互影响,既可以益气活血,又可以提高精气神。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5)

张敏州教授温馨提示

对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使用广东省中医院的“明星药物”——通冠胶囊。该药结合了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及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血瘀证”理论的精华,以黄芪、丹参、水蛭等中药配伍,结合现代中药药理拟方而成,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得到国医大师的首肯:组方严谨,药简力宏,君臣佐使,配伍搭档。在张敏州教授记忆中,临床上有许多服用10年,甚至20年通冠胶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印证了通冠胶囊长期应用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张敏州教授曾用通冠胶囊治疗104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该患者心脏支架术后因消化道出血停用阿司匹林,改用通冠胶囊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通冠胶囊,未有心疾发作,随访至110岁健康良好,创世界医学奇迹。

目前通冠胶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有抗凝和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有改善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和提高心功能的综合疗效。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6)

敏州谈“心” | 天冷心梗需警惕!

敏州谈“心” | 40岁以上吸烟肥胖男性,注意你的心

敏州谈“心” | 血脂检查怎么看?专家手把手教您

张敏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广东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创新团队负责人,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在全国中医院中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04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访至110岁仍健康,创世界医学奇迹。主持制定并发布我国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构建并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新模式。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7)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 廖鹏达主治医师

执行编辑:宋梦西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8)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敏州谈心)(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