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有隆起性病变是属于异型增生吗(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怎么办)
胃有隆起性病变是属于异型增生吗(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怎么办)胃镜检查只能见到胃粘膜表面的情况。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在胃镜下只能见到胃壁局部隆起,表面粘膜大多完整、光滑。超声内镜是观察粘膜下的病变,明确病变起源于那一层,粘膜下病变的形态、生长方式,以判断其大致性质。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形态改变,泛指起源于胃粘膜层以下组织的病变(胃壁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请问医生:这个严重吗?可能会消失吗?胃镜检查医生说半年复查一次胃镜,你的意见呢?回 复你好,我已详细阅读了你发来的病史资料,你是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患者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胃镜示胃体隆起,起源于固有肌层,0.7×0.5cm,性质待查。这个严重吗?可能会消失吗?怎么办?
病 例
胃镜显示胃体上段前壁见一隆起,约0.8CM,表面光滑色泽同周边,用活检钳触之硬。超声胃镜显示胃体隆起,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0.7×0.5cm,边界清楚,低密度,回声均匀。超声胃镜诊断:胃体隆起,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
请问医生:这个严重吗?可能会消失吗?胃镜检查医生说半年复查一次胃镜,你的意见呢?
回 复
你好,我已详细阅读了你发来的病史资料,你是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
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形态改变,泛指起源于胃粘膜层以下组织的病变(胃壁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
胃镜检查只能见到胃粘膜表面的情况。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在胃镜下只能见到胃壁局部隆起,表面粘膜大多完整、光滑。超声内镜是观察粘膜下的病变,明确病变起源于那一层,粘膜下病变的形态、生长方式,以判断其大致性质。
其实,胃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包括一组病变,分为:囊性病变、实质性病变。
囊性病变包括:囊肿、血管畸形等等,在超声内镜显示粘膜下液性暗区,多属良性病变,一般不需要处理。
实质性病变,超声内镜显示粘膜下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大多数是间质瘤,占85%~90%,少数为平滑肌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等。
脂肪瘤、异位胰腺是良性的,不会恶变,一般不要处理。
平滑肌瘤也是良性病变,少数长大后可以发生恶变,而且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这是恶性的)在胃镜、超声胃镜下单从形态上难以区别,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但一般2cm以下都是良性的。
超声胃镜提示来源于胃壁固有肌层的实质性肿物,大多数是胃间质瘤。确诊只有待病理检查结果,一般需要做免疫组化,有时甚至需要基因测定才能确诊。
目前公认:间质瘤是潜在恶性的病变,其良恶性常常与病变大小密切相关。直径2cm以下的间质瘤,称为小间质瘤。
2cm以上的大的间质瘤,少见,有恶性可能,有的恶性程度较高,可转移复发。
2cm以下的小间质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尤其1cm以下的更是常见。其极大多数是良性的,仅仅表现为非常缓慢的生长,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也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往往呈自限性生长,就是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会再生长,甚至会萎缩变小。
但极少数小的间质瘤随着慢慢长大会出现恶性肿瘤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潜在恶性”。如果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瘤体有以下“不良因素”:边缘不规则、溃疡、强回声、回声不均匀,提示其生长较为活跃,有可能转变为恶性程度比较高的间质瘤,这就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没有“不良因素”的2cm以下的小间质瘤,常规推荐超声胃镜随访,6~12个月一次。如果随访期间肿块快速增长,需要手术切除。但长期超声胃镜随访,一则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二则增加经济费用,毕竟大多数小间质瘤生长极其缓慢,不会变恶性的,因此,临床上常规建议:
1~2cm向消化道腔内生长的胃间质瘤在内镜下摘除,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免去患者长期复查和担心。
<1cm的,可以胃镜复查,一年一次。如果有长大可能,需超声胃镜检查,以观察有无“不良因素”;逐渐长大到1.0cm以上,行胃镜下治疗;如果复查2~3次没有长大,可以延长时间2~3年复查一次即可。
你已经做过超声胃镜,病变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7×5mm,边界清楚,低密度,回声均匀。因此很可能是胃间质瘤,属于微小胃间质瘤,超声内镜下没有“不良因素”,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良性的,生长很缓慢,服药没用,有自然消失的可能,但可能性较小。
目前不需要处理,可以胃镜随访观察,一年一次胃镜检查可以了。如果长大到1.0cm以上,建议进行胃镜下治疗,可在胃镜下把瘤子挖出来,再行病理检查。如果复查2~3次没有长大,可以延长时间2~3年复查一即可。其生长缓慢,但何时突然长大是难以预料的。
当然你也有胃平滑肌瘤可能,这可能性很小,但就算是平滑肌瘤,你现在更是良性的,不用担心,可以按照以上意见处理。
欢
迎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