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邓稼先简介(邓稼先62岁因病逝世)
两弹一星邓稼先简介(邓稼先62岁因病逝世)文/史海观复邓稼先一家几世精英,始终秉承着学者之风,在国家艰难时挺身而出、竭尽心力,在国家辉煌后或出力助威,或功成身退。邓家先的辉煌成就和卓著贡献刻在新中国的丰碑之上,永远供人朝拜和仰望。他以身许国,就注定不能多陪伴家人,好在他的子女们不辱先辈遗志,不染世俗恶习,不乘前人余荫、坐享富贵,而选择摆脱父亲的光环,各自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中国终于拥有了威慑世界的核武器,邓稼先却因常年的艰苦生活、疲劳工作和核辐射耗尽了身体,不仅患上了重度营养不良病,还诊断出了癌症。1986年7月,年仅62岁的邓稼先于北京辞世。痛失英雄,全民哀悼。为纪念他对中国核事业的卓著贡献,国家在邓稼先逝世后多次为其颁发奖项,代领人是他的儿子邓志平。那么在这位“两弹一星”元勋逝世33年后,他的子女们生活如何了呢?邓志平1956年4月出生,年轻时做过基层工人,198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重庆大学,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邓志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1982年我国第一颗核弹试验成功时,科研人员兴奋写下豪迈诗篇,成为祖国兴盛的赞歌与号角。从此,中国备受列强欺侮的时代一去不返,崛起的征程一路扬帆。而这场辉煌背后,是科学巨人三十年如一日的孤寂生活,是废寝忘食、身心俱付的忘我付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尤其不会忘记这首动人诗篇的作者——邓稼先——我国核武器拓荒者、两弹一星元勋、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的英雄院士。
邓稼先生于1924年6月25日,祖籍安徽怀德,父亲邓以蛰是著名哲学家,曾在清华大学等学校教授哲学。邓稼先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从小敏而好学,但他的志向不在哲学,而在物理。邓稼先对物理有着浓厚兴趣和傲人天赋。1939年从崇德中学毕业后,邓稼先进入西南联大专研物理,之后留美深造。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以惊人才能在两年之内完成了硕士和博士课程,并顺利毕业,当时他只有26岁,被戏称作“娃娃博士”。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终于在黑暗中迎来了曙光,无数心系祖国的海外学子心潮澎湃、立志报国。邓稼先的心情尤为急切,对美国的优越环境丝毫没有留恋,毕业后9天就回到了中国,接受了研发原子弹计划的委任。这项工作必须在环境艰苦的黄沙大漠中秘密进行,过隐姓埋名、清苦枯燥、日夜操劳的生活,对学者们的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
但邓稼先毫不犹豫便应允了,随研发团队扎根沙漠,一住便是28年,靠最落后的设施配备相继研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红云一次次绽放在无人旷野,这支团队创造了近代中国史上最辉煌的奇迹。
中国终于拥有了威慑世界的核武器,邓稼先却因常年的艰苦生活、疲劳工作和核辐射耗尽了身体,不仅患上了重度营养不良病,还诊断出了癌症。1986年7月,年仅62岁的邓稼先于北京辞世。痛失英雄,全民哀悼。为纪念他对中国核事业的卓著贡献,国家在邓稼先逝世后多次为其颁发奖项,代领人是他的儿子邓志平。那么在这位“两弹一星”元勋逝世33年后,他的子女们生活如何了呢?
邓稼先之子——邓志平邓志平1956年4月出生,年轻时做过基层工人,198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重庆大学,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邓志平一直从事工程机械方面的工作,参与多个机械研究与机械生产项目,主导了达县华兴机械厂的490Q柴油机项目,因出色的专业才能入职四川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并且参与《现代制造工程》的编著,出版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加工编程》等大学专业教材。邓志平继承父亲遗志,作为一名工程学者为中国工业强国之路添砖加瓦。
邓稼先之女——邓志典邓志典1954年出生,成长在上山下乡时期,15岁参加内蒙古建设兵团,做了4年艰苦拓荒工作。19岁时回到北京,做了一名工人。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之后转去美国功读研。当时邓稼先已经因核弹研究声名远播,为了防止女儿出国后被人利用,邓稼先嘱咐女儿不能受人蛊惑,不能背弃祖国。邓志典遵从父亲嘱托,在美生活低调,并将这种生活方式延续至今,从未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邓稼先一家几世精英,始终秉承着学者之风,在国家艰难时挺身而出、竭尽心力,在国家辉煌后或出力助威,或功成身退。邓家先的辉煌成就和卓著贡献刻在新中国的丰碑之上,永远供人朝拜和仰望。他以身许国,就注定不能多陪伴家人,好在他的子女们不辱先辈遗志,不染世俗恶习,不乘前人余荫、坐享富贵,而选择摆脱父亲的光环,各自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