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段盛林表示,全球范围内有关低GI饮食与健康的研究已经有长达40年的历史,中国的低GI市场起步与发展比国际上稍晚了一些,但发展势头是很乐观的。GI即血糖生成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一般而言,高GI食物指的是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的食物,而在55-70之间的称为中GI食物,小于55的则为低GI食物。为此,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就低GI饮食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潜藏机遇等热点话题接受了专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段盛林)国内未有低GI产品标准

慢性疾病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直面的难题,作为中国首家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健康管理”公司,壹健康集团为应对慢病难题不断探索与发展。这次由壹健康邀请到三位不同领域专家进行采访,科普有关低升糖饮食、乳腺、心血管等慢病管理领域的健康知识,帮助您迈向健康生活。

(段盛林专家访谈)

中食院启动医学营养减重和慢病营养干预临床观察 低GI食品写入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1.26亿,高血脂人群1亿,超重肥胖人群2亿,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亚健康。

随着有关低GI饮食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新成果新数据不断加持,体重管理人群对低GI饮食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但要怎样辨别并科学的进行低GI饮食,许多人并没有找到可靠的理论来源与权威依据。

为此,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就低GI饮食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潜藏机遇等热点话题接受了专访。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1)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段盛林)

国内未有低GI产品标准

GI即血糖生成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一般而言,高GI食物指的是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的食物,而在55-70之间的称为中GI食物,小于55的则为低GI食物。

段盛林表示,全球范围内有关低GI饮食与健康的研究已经有长达40年的历史,中国的低GI市场起步与发展比国际上稍晚了一些,但发展势头是很乐观的。

据介绍,2019年国内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出台以来,中国低GI市场在检测、认证和标识以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起步和发展,并初具雏形。

“目前整个行业在食品开发上肯定是有一个好的发展趋势的,当然问题也是肯定存在的。”据段盛林介绍,目前国内低GI食品的品类较为集中且覆盖品类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饼干、代餐粉、奶类产品等,“像面条、大米、坚果及豆类、水果蔬菜及制品类、运动饮料、膨化食品、坚果酱、果酱等食物类别没有或极少关注。”

另外,段盛林认为,在国内低GI食品的营养问题上,目前很多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忽略了全谷杂粮和膳食纤维的使用。“国内尚未有低GI产品标准,这就使得我们的一些产品为了实现低GI或者由于没有营养标准的规范而导致产品出现一些不健康的隐患。比如出现了一些高油、高糖等不太健康的低GI产品,虽然这些产品也实现了低GI,但我们的身体健康不是单靠血糖这一项指标就能保证的。”

成立研究中心设计个性化减重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低GI食品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根据市场上的需求,开发的低GI产品品类覆盖了主食、代餐、饮料、烘焙类等等。”段盛林表示,去年,研究院与壹健康集团·绿瘦品牌成立了“低GI健康食品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以“代餐 正常饮食”作为主要的饮食指导思路,结合“医学营养减重理论”设计出个性化的营养减重解决方案。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2)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壹健康集团·绿瘦品牌成立了“低GI健康食品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

据介绍,“低GI健康食品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去年4月成立,根据规划,研究中心将在研发端为绿瘦推出的“五力合一”服务模式提供科学支持。

段盛林表示,绿瘦“五力合一”服务模式,由体重管理规划师、营养顾问、运动顾问、心理咨询顾问、服务管家五大角色合力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在营养介入方面,研究中心首先从基础理论层面共同设计了一套新的体重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来源于“医学营养减重理论”,并选择将低GI饮食模式作为膳食干预基础。其次,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重点打造营养减重专用的代餐食品,以低GI 高蛋白为基础营养结构,先后开发出不同形态的低GI食品,包括低GI代餐粉、低GI蛋白颗粒棒、低GI八宝粥、低GI坚果肽棒和辅助降GI压片糖果等5种形态,共7款产品。

“我们团队的产品理念其实一直是‘低GI产品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大前提’,因此会充分学习国外低GI产品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饮食特色及习惯来开发产品。”据了解,在专业研究领域,早在2008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GI的权威教授团队首次发表了全球食物GI数据的大型汇编综述,一直都是全球学术研究中GI值所参考的“金标”。时隔12年后的2021年,这个数据汇编综述再次得以更新发表。

而在新版数据中,还包含了逾30条来自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与悉尼大学医学院等国外权威学术机构共建的血糖生成指数(GI)国际联合研究与测试实验室,该实验室也是中国国内唯一入选汇编的数据测试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经过国际认证的GI测试实验室。壹健康集团也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提供了旗下产品的测试数据并被纳入全球汇编数据。

将启动医学营养减重和慢病营养干预临床观察

段盛林称,在提出和设计完成基础理论体系后,在产品研发的同时,集中中食院相关研发团队,着手成立了营养科普培训讲师团,包括低GI食品测试和研究专家、营养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澳洲注册营养师、注册营养师以及专业的产品研发工程师等,从功能成分解读、产品解读和应用、基础营养学、医学营养减重基本方法等角度,为企业开展专业的知识讲座与技能培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具备医学营养减重理念的营养师和体重管理专业人士,等到新产品体系开发完成之后,可以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体重管理工作当中,让更多的超重肥胖人群受益。”

段盛林透露,未来研究中心还将计划启动正式的医学营养减重和慢病营养干预的临床观察,“我们培训出来的专业人员是重要的临床试验参与者,我们会更有信心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数据,探索出更成熟的可复制的个性化体重管理模式。”

对话:目前我国低GI团体标准正在制定

记者:慢性疾病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面对解决的难题,为解决这一痛点,近几年人们的饮食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多样化。您认为,这样的时代背景会为低GI饮食带来怎样的潜藏机遇?

段盛林:全球范围内有关低GI饮食与健康的研究已经有长达40年的历史,证明了其在全生命周期当中的有益作用。现阶段低GI饮食明确写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相关标准等,同时随着有关低GI饮食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新成果新数据的不断加持,我国低GI饮食的发展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记者:随着科学研究对低GI饮食的加持,是否有望成为应对多种慢性疾病、值得一试的良药?

段盛林:低GI饮食是日常血糖管理非常好的选择。目前很多糖尿病人开始用低GI饮食替代日常饮食,血糖控制效果很好,甚至有人干预一段时间后实现了停药的效果。整个大健康行业对低GI饮食以及低GI产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但是,低GI饮食不能等同于药物。我们国家的大健康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呼吁将营养治疗提升到一线治疗的地位,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营养和饮食的重要性,但是仍要理性和辩证地看待营养功能食品的作用。比如不能把低GI饮食当作治疗肥胖或糖尿病等相关基础疾病的“灵药”,它是整个慢病干预和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替代所有的治疗手段,也不能轻信市场上的夸大宣传。

记者: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中国低GI市场虽然已暂露头角,但缺失标准化和规范化。在规范化方面是否已经有相关部门在进行操作?

段盛林:在食物GI测试方面,2019年发布了WS/T 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目前是国内通用的食物GI测试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呢,与早在2000年国际上出台的ISO标准在测定方法是基本一致的,但个别的细节略有不同。我们中食院在测试时,会尽可能地采用同时满足两个标准的测试方法,当然也可以依据及企业的需求去选择相应的标准,满足企业国内及国际市场化需求。

国内有了测试标准之后,检测机构也就有了测试的依据,这大大促进了检测机构的发展和壮大。但目前我国尚未有低GI的产品标准,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标准规定哪些食物可以有GI值,有GI值食物的基本营养成分组成是否可以满足健康食品特性,这非常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市场上的低GI产品鱼龙混杂。

目前我国低GI的团体标准正在制定,我们也参与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希望这个产品标准的颁布能够在现阶段对整个市场进行一个导向性的正确把控。

(王坤专家访谈)

体检发现的乳腺结节要不要治疗?医生真相了

体检后,很多女性看到体检报告上“乳腺结节”的字样,心里难免咯噔一下。根据国内一家大型体检中心报道,大约60%的人体检出来乳腺结节,说明乳腺结节是非常普遍的。

那么乳腺结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问题大吗?结节离“癌”又有多远呢?乳腺结节可以吃药消掉吗?为解答疑惑,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肿瘤科王坤主任来跟大家聊聊乳腺相关的问题。

专家简介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3)

王坤,“国之名医”获奖者,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于全国著名肿瘤学专家吴一龙教授。美国ASCO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世界乳腺癌大会获得KBCF Scholarship,广东壹健康健康产业集团学术委员会顾问。

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率不足20%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估计值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然而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率不足20%,通过筛查发现的乳腺癌比例不足5%,不少女性对于乳房的变化不够了解,从而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广州是女性乳腺癌高发城市,王坤从1994年从事乳腺肿瘤学临床工作以来,曾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乳腺癌患者。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单侧乳房比另一侧大出一倍,一查发现全是肿瘤。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医院,她说以为是乳腺增生,时间长了会自然缓解。”

王坤说,这其实是非常愚昧的想法,即便现在乳腺癌筛查手段非常先进,还是有很多人活活把早期乳腺癌拖成晚期。

那么乳腺癌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它其实是一种富贵病,高发于大城市,且呈年轻化趋势。”王坤表示,乳腺癌指乳房的腺体或导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出现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高居榜首。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4)

(王坤在手术台上)

体检发现的乳腺结节要不要治疗?

有些女性在体检报告中看到“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就心中一凉,将两者和肿瘤、癌症划上等号,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观念。

王坤指出,首先要明确一点,在我们体检报告单上的“乳腺结节”并不是疾病名称,而是一种影像描述。B超、X线、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乳腺小肿块,在性质不明确时,都可以被叫做乳腺结节。

体检发现的乳腺结节要不要治疗,这是王坤被问最多的问题。他建议大家可以查看体检报告中,提示乳腺结节的BI-RADS等级——评价乳腺结节良性、恶性的统一分级标准,用0~6进行表示,级数越高,恶性程度越高。0-3级通常为良性病变,4级以上,提示有恶性的病变。

“一般对良性乳腺结节或BI-RADS分级2级/3级的结节健康管理是常规随访,只有在肿块体积迅速增长时才需要手术或活检。”王坤提醒,大家可以比照今年和去年体检报告的结节等级,如果逐年增长就要引起注意。当诊断结果在BI-RADS-4类以上,考虑有较高的恶变几率,应尽快前往乳腺外科就诊,请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因为孕期女性的雌、孕激素水平会升高,乳腺结节生长速度有所加快。王坤建议有备孕计划的女性,发现BI-RADS分级3级、肿块大于1公分时,应孕前尽早手术切除,以免为自己的孕期埋下不定时“炸弹”。

不育晚育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

虽然乳腺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乳腺癌也是可以预防的:

➊ 健康饮食:少吃红肉,远离烟酒,多吃蔬菜、水果、豆类;

➋ 未生育、生育年龄晚、生育后不哺乳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坚持母乳喂养,可降低10%的妊娠期乳腺癌的发病率;

➌ 学会自我调整情绪和压力;

➍ 坚持体育锻炼,每周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可使发病风险降低30%。

➎ 最重要的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筛查乳腺癌。一般女性40岁前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彩超检查;建议40岁以上每年一次彩超 钼靶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应该每年做乳腺核磁共振,抽血查遗传基因。

虽然近年乳腺癌等恶性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生存率已有大幅提升,将大量患者带入慢病管理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也因此面临新的问题——急病治疗阶段的副作用,以及患者自身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与慢病治疗期内分泌等治疗手段叠加,而可能出现的血脂异常、骨安全事件、心理抑郁等伴随疾病,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挑战。

而不少大健康企业,也开始布局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慢病管理服务,壹健康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健康管理” 公司,壹健康集团积累了100多位医学、营养学、食品学、心理健康等各类学科专家,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慢病管理服务。

针对慢病人群,壹健康始终秉持“科学定制、全面关怀”的理念,联动体检中心等线下门店,搭配专研健康产品,通过3个健康调理阶段,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定制个性化的慢病管理方案和动态健康跟踪,为中国家庭提供更专业、优质、精准的一站式慢病管理服务。

热点关注

问:乳腺结节可以吃药消掉吗?

王坤:部分乳腺结节可以靠吃中成药消掉。但绝大部分乳腺结节为良性乳腺结节,比较常见的是乳腺增生结节或乳腺囊肿,是不需要吃药的,定期复查就可以。对于良性肿瘤相关性结节,比如乳腺纤维瘤吃药无效,最确切的方式是手术,但是并不是所有都需要手术。

问:得了乳腺癌,还能怀孕、生子、喂奶吗?

王坤:我曾经诊治过一位患乳腺癌的大学生,痊愈两年后,接连生了一胎、二胎,而且坚持母乳喂养,宝宝一直很健康。这说明乳腺癌患者是可以正常怀孕哺乳的。现代循证医学的资料表明,乳腺癌治愈后怀孕并不增加复发的风险,可能甚至还有保护作用。

问:得了乳腺癌,就一定会切除乳房吗?

王坤: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患者必须切除乳房”的观念已经得到极大扭转。如果乳腺癌发现得早,基本是可以保乳治疗的,随后根据病理结果进行放疗及其它后续的治疗,以降低复发率。如果肿块偏大,也可以通过术前药物治疗缩小肿块再进行手术。对于实在必须切除乳房的患者,也还有“乳房重建”的选项,保住乳房甚至保住外形都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

(郑朝阳专家访谈)

省中医院专家呼吁关注肥胖、高血压等危险信号

互联网慢病管理一站“搞掂”科技赋能为心脑血管“排雷”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以及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的“头号炸弹”。据报告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世卫组织报告也显示,中国慢病过早死亡率达到了15.9%。

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三高”广泛流行……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一科主任郑朝阳看来,这些不健康行为和危险因素,都是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近年来,心血管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在心源性猝死人群中的占比有所增加。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5)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一科主任郑朝阳)

心血管病要如何防患于未然?怎样控制危险因素?慢病管理在防治心血管病中究竟有多重要?且看专家一一解析。

控制危险因素,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

心血管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包括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和吸烟等,也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息息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郑朝阳主任表示,由于身体活动大幅下降,成人、青少年群体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有所增加,据统计,全国有近3亿成人腹型肥胖。同时,高盐饮食、坚果类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减少、水果摄入不足等饮食习惯,也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埋下了隐患。

“虽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很高,但心血管疾病实际上是可控可防的。”郑朝阳主任建议,一方面,居民应定期体检,出现“三高”等基础病应积极治疗;另一方面,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肥胖、吸烟和高盐饮食等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就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需从膳食和运动方面入手。郑朝阳主任提醒,在膳食方面要保证谷物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同时控制盐的摄入,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每周要有3-5天进行有氧运动;还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谈到心血管的危险信号,郑朝阳主任认为,国内目前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症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他举例称:“50%左右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很多是通过大规模的流调才发现,即使知道有高血压,他们的服药率也很低。”

线上联动线下,慢病管理有新招

慢性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无法治愈、病因复杂等特点。因此,致力于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和延长寿命的慢病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郑朝阳主任观察,当前慢病管理的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基层医疗机构,仅仅依靠患者的自觉性并非长久之计,如此长期和密切的监护及管理也不适宜由大医院来提供。“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业务水平相对比较薄弱,手头上要同时管理很多病人,基层医生工作压力也非常大。”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无论是就诊、处方、自我监测和管理,慢病患者都需要适应新的形势,为互联网慢病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在郑朝阳主任看来,互联网慢病管理通过智能设备、AI、大数据等新兴科技,能连接各类医疗器械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等,实时将测量数值上传至平台,还能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为患者提供定制化服务。

线上联动线下,也成了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布局慢病管理赛道的重要思路。作为一家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健康管理”公司,壹健康集团在健康管理领域已深耕十余年,在慢病管理、体重管理、美丽管理、心理健康和技能培训等业务板块积极布局。

在慢病管理方面,壹健康集团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构建用户电子档案,从线上的基因检测,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陪伴式服务,在线健康咨询等联动线下体检中心,形体美学中心,减肥训练营等,从健康检测用户健康,多维度数字健康管理,再深入慢病管理,构建一站式健康管理生态闭环。

高端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生活从慢病管理开始)(6)

(壹健康集团营养师分享营养知识)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0 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的兴起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推波助澜,据统计,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为268亿元,渗透率为11%。郑朝阳主任强调:“互联网慢病管理近年来发展迅猛,行业仍有待于技术和模式创新,需要不断摸索老百姓更易于接受的慢病管理方法。”

猜您喜欢: